不同地域的羊肉湯所代表的迥異鄉情

民間有“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的說法。其中羊肉湯在滋補湯類中更是湯中之首。

羊肉湯甘溫,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強壯身體,經常燉服,療效可與參茸媲美。羊肉湯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鈣、鉀、鐵、磷等,營養價值遠在其它湯類之上。羊肉湯中鐵、磷等物質含量非常高,適於各類貧血者服用。婦女、老人氣血不足、身體瘦弱、病後體虛等,可以多吃羊肉湯,滋養氣血、補元陽、益氣、療虛安神、健脾胃、健體魄。

不同地域的羊肉湯所代表的迥異鄉情

羊肉湯還對婦人陰冷等對於心脾氣虛所致的心悸、氣短、乏力、失眠,血虛寒凝所致的脈管炎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還能增強肌體的抵抗力,對病後體弱、貧血、產後氣血兩虛都有很大好處。 羊湯其性溫味首,溫中散寒,化滯,對治療虛勞贏瘦,乳汁不下有一定功效。另外它味苦酸,性平,有強筋骨,活血通經作用。如果在羊湯中配上些中藥的話還有有健胸作用,對女性胸部平坦、乳房凹幹者都有益處。

山東單縣羊湯

不同地域的羊肉湯所代表的迥異鄉情

單縣羊肉湯已有數千年曆史。原始社會末期,舜的老師單卷(亦寫作善卷、亶卷)及其部落就生活在單縣一帶,他們過著半耕半漁半牧的生活。遠古時期這一地區就飼養青山羊,經過幾千年的選育和改良,現在的魯西南青山羊品質優良,熬出的羊肉湯呈白色乳狀,味道鮮美,不羶不膩。

江蘇蘇州藏書羊肉湯

不同地域的羊肉湯所代表的迥異鄉情

藏書鎮地處蘇州西郊丘陵地帶,境內群山綿延,植被豐富,有得天獨厚適宜養羊的自然生態環境。早在明清時代,穹窿山麓農民就有從事殺羊、燒羊肉、賣羊肉的副業,一般都以擔賣或攤賣為經營方式。光緒年間,藏書鄉周孝泉到蘇州醋坊橋畔開設了城內第一家堂吃的“升美齋”羊肉店,之後每逢秋冬之交,古城內外羊肉店便紛紛開張,店堂一般沿街而設,不講排場,鍋灶立於店面,香氣散至街坊,吸引眾多食客。 藏書羊肉選兩歲左右的山羊,肉不算老但風味已足,放蔥薑桂皮等香料,有些為了熬出乳白乾淨的羊湯,也會什麼都不加。肉熟後撈起,一碟蒜和鹽,一碟辣醬,再一碟甜麵醬簡直美味極了。

四川簡陽羊肉湯

不同地域的羊肉湯所代表的迥異鄉情

簡陽羊體態豐腴,特別是一對碩大的耳朵相當突出,四川當地稱其為大耳朵羊。難能可貴而是,簡陽山羊居然不像其他山羊一樣羶味濃重。簡陽羊體型高大,肉質好,是製作羊肉湯的首選原料。簡陽羊肉湯會加鯽魚一起熬製,魚羊同烹,大概這就是“鮮”的味道吧。有時他們會在湯中再加幾根豬棒骨,熬至湯變濃變白,出鍋後還能撈起一條完整的鯽魚。 轉自老風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