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財政收入減緩不一定是壞事

在上一篇《中國經濟下半年該怎麼走?》裡,我們就提到了,多個省份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比其經濟增速還要快。

地方財政收入減緩不一定是壞事

這就意味著,不少地方的稅負似乎還上漲了,這對於實體經濟來說並不是好消息。

但這不意味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就是好消息,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特別是現在高效的減稅方案還沒有出臺,有些省級行政區的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可能另有隱情。

很多省級行政區披露了其2018年上半年經濟情況,觀潮君因此得到了一些省級行政區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數據,挑選出天津、湖南、重慶、廣西、內蒙古和黑龍江六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較為突出的例子,

地方財政收入減緩不一定是壞事

上半年,天津公共預算收入負增長20.9%,湖南增長0.17%,重慶增長2.7%,廣西增長3.8%,內蒙古增長4.5%,黑龍江增長5.3%。

根據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的不同原因,我們把這幾個省級行政區分為了以下三類:數據摻水類、固定資產投資拉動類和原因複雜類。

數據摻水類

前些年,部分省級行政區的經濟數據摻水比較嚴重,這幾年嚴厲控制這一現象,導致不少省級行政區的經濟數據都露了原形,相當不好看。

內蒙古自治區是較為主動擠水分的一個省級行政區,看看其2017年的經濟情況就知道了。2017年內蒙古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03.2億元,比2016年增長4.0%,明顯是因為前些年的數據有水分,所以2016年數據保守得多。再仔細考察其2016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這一結果更明顯了:2017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3.4億元,比上年下降14.4%,如果剔除2016年虛增因素,比上年增長14.6%。也就是說,2016年公共預算收入虛報太多,完全包不住了,不得不補充一句“剔除2016年虛增因素”。

作為對比,我們發現2016年內蒙古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632.6億元,比2015年增長7.2%。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16.5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7.0%。

也就是說,至少內蒙古2016年虛報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三百多億元!這個水分可不小。

這麼大的水分可不好擠完,所以內蒙古的公共預算收入今年上半年繼續擠水分,只增長4.5%。

提到擠水分,怎麼能不提天津呢?去年天津濱海新區主動擠GDP水分,將2016年GDP從萬億調整為6654億,縮水約33.5%。一時間,濱海新區變“賓每新區”。

地方財政收入減緩不一定是壞事

體現在今年上半年,則是慘無人道的數據回調。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9927.60億元,同比增長3.4%,公共預算收入負增長20.9%。

固定資產投資拉動類

其實天津公共預算收入滑坡的另一大原因是,其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的,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就發生了大滑坡,導致經濟增長也減緩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會受到連累。2017年,天津生產總值18595.38億元,比上年增長3.6%,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1274.69億元,增長僅有0.5%,這還是擠過水分的結果。如果按照2016年未擠水分的數據計算,天津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則是下滑了22.93%。

地方財政收入減緩不一定是壞事

與之相似的還有重慶,觀潮君曾經在《天津的今天就是重慶的明天》裡說過重慶對固定資產投資的依賴,與天津不同的是,重慶的固定資產投資不是一兩年突然增加的,而是循序漸進逐漸增長的,其強大在於持久,能夠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去年增速卻縮減到了0.46%

地方財政收入減緩不一定是壞事

在穩槓桿的今天,重慶不可能像以前一樣繼續大規模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在這種情況下重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21.09億元,同比增長6.5%,只能說表現差強人意。而考察其上半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速度,只有2.7%也就不足為奇了。

廣西壯族自治區也是類似的情況,多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很高。

只不過廣西基礎設施建設仍落後於重慶,還需要大量固定資產投資,但這種拉動經濟的辦法顯然不能提供強有力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支持。今年上半年,廣西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然很高,達到11.5%,但是經濟增速也只有6.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也就只有3.8%。

原因複雜類

還有些省級行政區的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減緩是因為複雜的或還沒有披露的原因導致的。

比如黑龍江,早在2016年經濟數據就曾經擠水分,2017年能夠做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99.9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公共財政收入1243.2億元,比上年增長11.0%,似乎已經不再擠水分,而且其公共財政收入增長有點太快了。

等到今年上半年,黑龍江數據一下子慫下來了——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只有5.5%,公共財政收入增長只有5.3%。有可能又開始擠水分了?這才沒多久啊。在有進一步新聞之前,不敢對黑龍江的財政收入增長減緩下一個明確的判斷。

另一位則是湖南,在《中國哪些中心城市GDP數字比較真實?》一文裡,觀潮君就曾提到過,長沙的經濟數據有摻水的可能,但至今也沒有擠水分的跡象。2017年湖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4590.6億元,比2016年增長8.0%,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65.7億元,比2016年增長7.4%。

不過無論是去年,還是2016年,湖南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速度都是低於經濟增長速度的,2016年湖南地區生產總值31244.7億元,比2015年增長7.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52.1億元,比2015年增長6.0%。按照湖南省財政廳廳長石建輝的說法,地方收入中非稅佔比33.9%,比上年同期下降9.7個百分點,主要是各地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下大力氣規範財政管理,狠抓收入質量改善,成效明顯。

如果因為減少非稅收入,導致湖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速度只有0.17%,也是有可能的,這是規範財政管理的好事,應當值得表揚。

然而,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速度超過10%的省級行政區就有十五個,在《中國經濟下半年該怎麼走?》裡面,觀潮君就提到了,不少省份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速度遠超過其經濟增長速度。

地方財政收入減緩不一定是壞事

這就意味著,不少地方的稅負似乎還上漲了,這對於實體經濟來說並不是好消息。

要知道,去年上半年湖南地方收入中非稅收入佔到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值的43.6%,顯然這麼高比例的非稅收入是不合理的。嚴格壓縮非稅收入,就能降下不少的負擔。

另一方面,減稅也應該提上日程了,不然如果不減稅降幅,任由某些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飛漲,最後的結果必然是中小企業不堪重負,經濟發展失速,未來公共預算收入也會受到拖累,變成天津、湖南、重慶、廣西、內蒙古和黑龍江目前的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