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長廊」三線人 三線情

「文史长廊」三线人 三线情

“讓毛主席放心”

1964年5月,中央作出加快三線建設的指示,發出支援貴州三線建設的號召。

當年,130名棗莊礦務局幹部懷揣著對黨的忠誠,帶著奉獻、期許,奔赴三線建設戰場——水城。棗莊市委書記劉文理親自將“好人好馬”送到火車站。歡送隊伍一直排到站臺下,親人、朋友、同事等齊聚,有握手的,有祝願的,有悲傷的,有哭泣的,依依惜別的場面令人難忘,記憶猶新。

火車經過一天一夜的行駛,傍晚駛進了上海火車站。領隊的書記王允庭和隊長婁振中令隊伍排列整齊,有序前進在南京路上。絕大多數幹部是第一次到上海。上海不愧是中國第一大都市,高樓大廈林立,霓虹燈交替閃爍,行人絡繹不絕,車水馬龍……

繁華的街景強烈地吸引著大家,不知不覺間隊伍散亂了。隊長婁振中見情形不對,趕緊喊道,“老徐(副礦長,當時副大隊長)快站到隊中去,你走出隊了,大隊都要注意整齊……”當晚,我們住進了早已聯繫好的國際飯店。

次日,以小隊為單位,組織大家到街上或風景點參觀。有了前一天的經驗,領隊對參觀“約法三章”:不許走散,更不許單獨行動。我們整整在街上逛了一天,時間依然很緊,身體有些勞累,但的確大開眼界,心情格外舒暢。上海的繁榮,使每個人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由衷地為祖國感到驕傲,為身為中華兒女感到無限光榮。

第三天早晨,繼續乘火車前進。帶著大家還未消失的亢奮,火車漸漸駛入雲貴高原的崇山峻嶺,天空陰雨綿綿,路邊鮮見人家,外界環境的陡然變化,使我們的情緒不由自主地低落下來。眼前的一切,甚至讓一些年齡大的人感到莫名的失望,悲傷之情溢於言表,一天總是躺在車上睡覺,不發一言。

帶隊領導洞察到大家情緒的變化,立即展開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學習毛主席語錄,高唱戰歌。“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大海航行靠航手,萬物生長靠太陽,雨露滋潤禾苗壯,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

思想工作效果明顯,立竿見影。大家在激情的學習和激昂的歌聲中,低迷消沉的情緒得到極大緩解,情緒很快恢復正常。

晚上在貴陽換車,暫住貴陽。大家不顧兩天的勞累,仍然三三兩兩地去逛貴陽的大街。當時的貴陽遠沒有現在繁榮,更沒有高樓大廈,最好的地方就數中華路了。從車站到朝陽橋路程很長,道路兩邊滿目荒蕪……

一對戀人靜靜地走在路上,情不自禁地竊竊私語:“這個窮地方真偏僻,我們努力工作,攢夠錢就買車票往回跑……”

這可能就是每個人的真心話,但是誰也不敢公開說話,朋友之間也不妥,只有戀人之間敢吐露真言。因為涉及政治生命,毛主席最關心的地方誰敢反對!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失去政治生命,便失去了生命的價值。

這對戀人很幸運,當時沒有人檢舉他們,或是沒人注意,或是感同身受,現在的他們身體健康,幸福地過著晚年生活。

火車行程經過五天的漫長“奔波”,於晚上到達了水城西站。後來聽人介紹,水城這地方,被歷代封建統治者稱為“瘴蠻之地,不毛之地”,但地下卻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煤質優良。

下了火車,我們又被幾輛大卡車拉到了汪家寨西山生產部駐地。按照預先安排好的宿舍,大家對號入座找到了雙層鋪中自己的位置,迅速將極度疲勞的身體拋到床上,美美地睡了一宿。

第二天清晨,眼前的汪家寨,是山連山,山外還有山,壩子上種著稻穀。東山西山,到處都是工地,到處是不同的施工單位,特區、指揮部、生產部、四十二處、洗煤廠、斜井平硐……到處寫著“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儘快加快三線建設的進度”……廣播喇叭播放著革命讚歌和生產喜訊……

置身其中,時時刻刻看到的是一片片沸騰的勞動場面,一陣陣熱火朝天的景象,完全不覺得孤單,反而像加入了革命隊伍大家庭一樣,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

開座談會時,大家都發言,說出了自己的感想。有的說,遠離家鄉思念親人,對新環境還不適應;有的說,這個地方再窮也是革命先烈流著鮮血獻出生命解放出來的土地,等等。最後匯成一句話,我們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工人階級有責任建設好大三線,“讓偉大領袖毛主席放心”。

(未完待續)

文/原水城礦務局勞動工資處處長 杜振桐

總值班:楊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