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羊毛黨都盯上的土耳其里拉,是否會帶來新的「東南亞危機」?

小新按:

目前,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出現了金融危機的徵兆。“脆弱五國”(Fragile Five,包含南非、巴西、土耳其、印度和印尼)中兩國的匯率——土耳其里拉、南非蘭特近期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土耳其里拉近五日跌幅超過30%,而南非蘭特近五日跌幅超過15%。恐慌情緒也蔓延至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馬來西亞林吉特、印尼盾等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也受到拖累,俄羅斯盧布兌美元也跌至兩年低點。

由於土耳其里拉下跌造成匯率差價,有網友稱,“羊毛黨”從里拉匯率暴跌中發現巨大“商機”。8月13日,網傳有用戶在攜程上使用土耳其里拉支付購買南航機票,再從南航微信渠道退票,從土耳其里拉暴跌造成的匯率差中套利。傳言稱,100萬元人民幣購票款,可以退出117萬元人民幣。

對此,攜程已關閉了里拉支付通道。攜程網客服表示,付款網目前正在維護中,目前攜程網僅是接到通知,不清楚具體的維護原因。如果要使用土耳其里拉這樣的支付方式,建議使用其他貨幣進行支付。

此外,由於里拉的下跌,俄羅斯的盧布、歐元也出現了下跌。飽受全球貿易局勢動盪困擾的投資者出現了恐慌,部分新興市場的資金回撤也在加快。市場也討論起是否會出現類似東南亞金融危機式的危機。所謂“羊群效應”是否會出現?會影響到中國嗎?

连羊毛党都盯上的土耳其里拉,是否会带来新的“东南亚危机”?

8月13日,亞洲交易時段早盤土耳其里拉一度跌破7.23里拉兌換1美元的關口,但隨後土耳其銀行宣佈為本國銀行間提供流動性,里拉兌美元跌幅縮窄。

究其緣由,土耳其脆弱的國際收支平衡、高企的外債和糟糕的國內經濟狀況是貨幣危機的根源,但扣動扳機的仍然是強勢的美元和同樣強勢的美國總統。

目前市場的主要擔憂在於,在美國加大對土耳其和俄羅斯制裁力度的情況下,一直將新興市場視為增長來源的歐洲銀行業可能會因兩國陷入動盪而遭受殃及。

1

美土關係惡化是土耳其匯市閃崩的導火索

當地時間8月10日晚間,特朗普表示將對土耳其徵收的鋼鋁關稅稅率翻倍,鋁關稅調整為20%,鋼鐵關稅調整為50%。並在推特上表示“眼下美國與土耳其的關係不太好”。土耳其是全球第八大鋼鐵生產國,也是美國進口鋼鐵第六大來源國。受此消息的衝擊,本就疲弱的土耳其里拉聞訊暴跌,最低跌至6.87里拉兌1美元,創歷史新低。

在特朗普表示將對土耳其加徵鋼鋁關稅之前,美土關係就已不斷惡化,土耳其里拉不斷被拋售。美土關係持續惡化有諸多因素,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行動,以及土耳其執意向俄羅斯採購S-400防空導彈系統,都是造成雙方重大分歧的核心問題。而美國牧師安德魯·布倫森一案在近期升溫,則進一步加劇美土關係惡化。

2016年10月,土耳其檢方指控美籍牧師安德魯·布倫森從事恐怖主義和間諜活動,並參與土耳其在2016年7月發生的未遂軍事政變,並將布倫森關押至今,但布倫森否認受到的指控。在被關押的期間美國多次要求釋放但均遭到土耳其方面的拒絕。7月19日,特朗普在推特發文稱,土耳其拒絕釋放布倫森對美國是“極大的侮辱”。7月26日特朗普表示,鑑於土耳其方面對牧師安德魯·布倫森的長時間羈押,美國將對土耳其實施大規模強硬制裁措施,並呼籲儘快將安德魯·布倫森釋放。對此,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7月29日正面回應稱,土耳其將堅持自己的立場。

8月1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將土耳其內政部長和司法部長列入制裁名單,理由是兩人應為美籍牧師安德魯·布倫森被捕且羈押至今一事負責。根據相關制裁措施,美國將凍結土耳其內政部長和司法部長在美方司法管轄範圍內的財產或收益,並禁止美國人與之交易往來。之後土耳其方面在8月4日也宣佈將採取對等制裁措施,土耳其將凍結美國司法部長和內政部長在土資產。美土外交危機進一步加劇,最終引發土耳其里拉的最新一輪暴跌。

2

“裸泳”的土耳其經濟

自2018年以來,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匯率持續走弱,截至8月10日貶值幅度已高達30%。土耳其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飆升至20%,創歷史新高。土耳其自身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是導致貨幣貶值的內在因素,而美土外交惡化只是此次土耳其里拉暴跌的導火索。

在金融危機後的近9年中,土耳其GDP平均增速維持在7%左右,甚至有幾個季度GDP增速突破10%。近期土耳其經濟維持較高增速,2018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高達7.36%,但經濟增長主要受積極財政政策和積極貨幣政策的推動,經濟維持高增速的同時也造成了通貨膨脹嚴重、貿易赤字嚴重、債務高企等問題。

连羊毛党都盯上的土耳其里拉,是否会带来新的“东南亚危机”?

今年年初以來土耳其通脹率持續高於10%。土耳其2018年7月CPI同比增速高達15.85%,創2004年1月以來新高,遠超土耳其央行5%的通脹目標水平。從內部來看,商品供需關係、擴張性財政政策是通脹高企的誘因;從外部來看,土耳其里拉快速貶值則直接造成輸入型通脹。目前土耳其經濟相對過熱並且通脹高企,但是貨幣政策尚未同步收緊反而相對緩慢。

土耳其一直以來都存在貿易逆差,自2002年至2017年期間面臨連續16年的經常賬戶逆差。2017年貿易逆差770.7億美元,貿易赤字率接近10%。2017年第4季度,土耳其經常賬戶逆差佔本國名義GDP的比率高達6.8%。對外貿易的入不敷出則由借外債來彌補,2018年一季度土耳其外債總額達4667億美元之多,外債佔土耳其GDP之比高達近55%。而土耳其的外匯儲備遠遠不足以償付大量的外債。截至2018年3月,土耳其外債總額是外匯儲備的5.4倍之多,土耳其外債負擔極為嚴重。連年的貿易赤字引發市場對土耳其償債能力的質疑,疊加土耳其外匯儲備不足,極易引發資本外逃。2018年以來,多國央行相繼收緊貨幣政策,並逐漸迴歸正常化,全球利率回升進一步加重土耳其債務負擔,依靠外債推動經濟增長的隱患便開始暴露。

道明證券北美區首席外匯策略師Mark McCormick稱,“我們看到全球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緊縮,而新興市場,就像沃倫巴菲特所說的那樣,正在裸泳。問題總會出現在最弱的經濟體中,就像在阿根廷所發生的一樣”。

3

土耳其危機攪動全球市場

里拉出現暴跌,也牽動了全球股市和新興市場。

彭博社指出,市場的主要擔憂在於,在美國加大對土耳其和俄羅斯制裁力度的情況下,一直將新興市場視為增長來源的歐洲銀行業可能會因兩國陷入動盪而遭受殃及。

最先表現出來的是在金融層面,歐元兌美元週五急挫至逾一年最低。

连羊毛党都盯上的土耳其里拉,是否会带来新的“东南亚危机”?

《金融時報》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歐洲央行越來越擔心一些歐洲銀行對土耳其的敞口,特別是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的銀行。

據悉,西班牙BBVA、意大利裕信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對土耳其的放貸規模在最大之列。這意味著如果里拉跌勢持續,很可能造成對外債務違約,這些銀行將損失慘重。

Jefferies的分析師稱,土耳其業務對西班牙BBVA上半年利潤的貢獻為14%,對意大利裕信銀行合併利潤的貢獻為9%,不過這兩家銀行在該國的資本敞口有限。

據悉,法國巴黎銀行、意大利裕信銀行和西班牙BBVA週五分別急跌3%、4.75%和5.1%。

即使是風險敞口相對較低的美國公司也未能倖免。花旗週五創下5月以來最大跌幅,收跌2.4%,高盛也收跌1.8%,摩根大通、富國和美銀也收低。

許多美國的銀行“在這些國家風險敞口很低,”Vining Sparks分析師Marty Mosby表示。“實際上更多是因為它對整體金融市場產生的影響,以及可能時不時上升的緊張情緒。”

土耳其的經濟危機也令美國股市受挫。截至週五收盤,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96.09點,報25313.14點;標普500指數跌20.3點,報2833.28點;納指跌52.67點,報7839.11點。

“任何時候匯率有變動,金融股都會受牽連。”Harris Financial Group執行合夥人Jamie Cox表示。

彭博社指出,土耳其的動盪最終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傳遞到海外銀行,對那些有著巨大國際網絡或華爾街業務的銀行而言尤甚。

4

市場恐慌繼續 但長期將分化

目前,受全球貿易戰等因素影響,地緣政治現緊張局勢,“黑天鵝”事件此起彼伏,人們對新興市場的情緒正在惡化。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摩根大通資管公司全球市場分析師Gabriela Santos認為,土耳其被視為新興市場中較為脆弱的經濟體之一,其經常賬戶赤字佔GDP的比例為6%,政府債務中39%以美元計價。此外,土耳其在MSCI國際新興市場指數中僅佔0.6%,在摩根大通(J.P. Morgan)新興市場債券指數(J.P. Morgan Emerging Market Bond index Global)中僅佔5.9%,Gabriela Santos認為,投資者對土耳其的敞口可能有限,尤其是在股市方面。

儘管土耳其在全球經濟金融市場佔比很小,但市場擔心土耳其貨幣危機是否會出現所謂的“羊群效應”,出現類似東南亞金融危機式的危機。

不過,儘管投資人對新興市場資產類別的偏好正在降低,其它新興市場國家的處境並沒有那麼差,新興市場國家的經常賬戶赤字很小,僅佔GDP的-0.1%,政府債務總額的8%是外幣,通脹率達到或接近央行目標。

整體來看,儘管美元使得新興市場承壓很大,但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經常賬戶赤字較小,甚至盈餘,貨幣的大幅貶值並未在其他的新興市場國家上演。這表明市場正在分化,里拉的危機也沒有破壞其他新興市場的積極基本面。

綜合來源:北方新金融研究院、新時代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公眾號“ 新時代宏觀”、國是直通車、華爾街見聞、21世紀經濟報道

新金融評論

聚焦新金融,獨家、專業,盡在新金融評論。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hanghai Finance Institute,SFI)是一家非官方、非營利性的專業智庫,致力於新金融和國際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研究院成立於2011年7月14日,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hina Finance 40 Forum,CF40)舉辦, 與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研究院在國內率先提出新金融概念,並積極開展相關研究,逐漸形成了以新金融和國際金融為特色的研究道路。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等機構於2015年10月發起成立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心是北京大學的二級機構,掛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心致力於開展數字金融、普惠金融、金融改革等領域的學術、政策、行業研究,向社會提供權威的研究分析,為行業發展提供專業的理論指導,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的政策參考。

此外,為紀念我國卓越的世界經濟學家浦山先生,並推動我國國際金融與新金融的研究和發展,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於2016年7月發起成立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並與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戰略合作,聯合主辦浦山獎。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小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