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上映五天,票房過5億,《愛情公寓》的市場價值基本被榨取完畢,再往前也走不了多遠。影片內容不值得過多解讀,一部借殼同名抄襲劇的電影,IP雜交的產物,很難勾起七公探討的興趣。七公更關注的是,這樣一部電影,是怎麼收割票房的?

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這次打著情懷噱頭的營銷活動,讓電影版《愛情公寓》在商業上取得了很大成功,可在觀眾中的口碑和信譽度,已經被嚴重透支,豆瓣評分一度掉到2.4(目前為2.7)。在精明生意經的背後,七公只看到了竭澤而漁的情懷販售。

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當青春遇見抄襲

2009年暑期,電視劇《愛情公寓》開播,反響不錯。此後數年,《愛情公寓》又接連推出三部電視劇,每一部都延續了過往的人氣,積累了大量的粉絲。

《愛情公寓》之所以能紅極一時,無非是因為利用了互聯網早期信息不對稱的格局,搶佔了信息紅利。其本質是通過對國外情景喜劇的搬運、模仿、雜交而產生的怪胎,並非根植於中國土地生長出來的情景喜劇,而是有著濃郁的《生活大爆炸》、《老友記》以及其他美劇的血統。

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中國的電視劇史上,在影響力上有里程碑意義的情景喜劇其實只有三部:《我愛我家》、《武林外傳》和《愛情公寓》。而《愛情公寓》跟前兩者相比,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我愛我家》

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武林外傳》

較之《我愛我家》對過往一段歷史的大膽反思,《武林外傳》對於傳統武俠劇的戲仿、惡搞和突破,你很難找到《愛情公寓》對中國情景喜劇的突破,總不能說利用抄襲增加笑料,是《愛情公寓》的一大發明吧?雖然這一點兒不冤枉它…

懸浮的設定,舶來的要素,加上不怎麼走心的本土化改編,《愛情公寓》電視劇大紅的背後,其實揭露了中國市場對優質喜劇的飢渴,它幸運地搭上了中國情景喜劇的末班車。此後十年,隨著信息流動的逐漸對等,如此喪心病狂的抄襲也成為了絕唱。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愛情公寓》伴隨著一代青年人的成長,畢竟那些年打開電視幾乎都在播它,也就是所謂的青春記憶。然而,這份記憶,是和抄襲聯繫在一起的,抄襲是可恥的。

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我們從任何角度都找不到對抄襲洗白的理由,可卻能找出一萬種理由讚美青春,所以當青春遇見抄襲,總是顧左右而言他。“雖然……但是……”這一套話語體系,對於維護《愛情公寓》的粉絲而言,實在是輕車熟路。那是一代人青春的情懷,所以天然具有某種豁免權,可惜,這更像是資本市場上詭辯的常用語。

賣的都是情懷,坑的全是粉絲

情懷是什麼?對已成為市場消費核心力量的80、90後群體來說,情懷就是他們的付費意願。

任天堂的遊戲、上個世紀末的港劇和老電影……什麼在他們的青春時代流行過,什麼就是屬於他們的情懷。2016年,電影《魔獸》上映,狂攬14.68億票房。作為曾經的一款暢銷遊戲,廣大玩家當年在《魔獸》上投入了大量時間、金錢,甚至還建立了社交人脈,早已經超出了電子競技的範疇。在影片上映期間,大量曾為遊戲玩家的觀眾走進電影院購票支持,可謂情懷營銷的典範。

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誰都有過少不更事的年紀,誰都有沒長大的時候,當曾經的少年長大後,往往很難用客觀的心態去評價和自己青春沾邊的一切,因為自己經歷的一切是不平凡、有巨大意義的,所以自己的青春也是不平凡、有巨大意義的。

沒人會自我貶低。承認自己的青春餵了狗或者瞎了眼,需要巨大的勇氣。所以,一切和青春有關的日子,總是容易被包裝成情懷作為商品販售。觀眾收穫廉價眼淚和低級感動,資本賺取利潤,皆大歡喜。只要商品質量不是太說不過去,沒有多少人會站出來揭露這些。畢竟,這本就是一樁你情我願的情懷買賣。

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但《愛情公寓》玩過火了,在中國電影史上,它大概是第一部用這種借殼的方式營銷圈錢的作品,先利用電視劇的熱度和粉絲積累,再通過一部和電視劇劇情關係不大的電影進行一次性收割,把錢先掙了再說。

這就導致給電影《愛情公寓》差評的主力軍裡,有很大比例是劇版粉絲,但凡電影賣相稍微好一點,也不至於如此局面。“十年一聚”成了“十年一騙”。抄襲起家,養蠱留患,結果必然是反噬了。

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惡搞海報

《愛情公寓》的做法是前無古人了,後是否有來者,目前還不好下斷言,因為總有人會一再刷新底線。這次《愛情公寓》口碑撲街,就被調侃為畢志飛或成最大贏家。比誰更爛,誰的吃相更難看,儼然成為了某種時尚。大環境有時候真的就是取決於觀眾口味,爛片橫行總有一條道理:它們能賺到錢。

在當下國內影視劇越來越多打上情懷的標籤,販售廉價眼淚,利用感動去收割票房的同時,情懷越來越散發著資本的惡臭。

感謝《愛情公寓》,它告訴我們“情懷”的殘酷真相

《愛情公寓》其實是個標誌,它標誌著“情懷”這個詞背後可以有怎樣無節操的舉動。當資本為了利潤開始圖窮匕見的時候,我們希望這是最後的瘋狂,而不是另一個噩夢的開始。

懷舊可以,情懷本身也沒有錯誤,可人總要長大,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學會和過去告別。為情懷付賬,為青春買單,誰都做過,可總掉在一個坑裡不願爬出去,那永遠也不能長大。

要說待在坑裡不出去,其實也是個人自由,但這樣似乎也失去吐槽爛片橫行的理由——畢竟,為這些爛片貢獻票房的就是自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