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on
秦國及第一個都城的發源地都是秦地,也就是現今的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北一帶。
據文獻記載,秦人的祖先大駱被周室封於西犬丘,也就是現今的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一帶,這是秦人的發源地。大駱被分封到西犬丘還沒有建立秦國,其子秦非子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於秦地,成為秦國始封國君。
文獻上記載的這些封地也是有考古支撐的,在甘肅省清水縣北側樊河西岸和牛頭河北岸等處發現的李崖遺址,便是秦國始封國君秦非子的封地所在,這與史書上記載的秦先祖非子的封邑大概在今天水一代相互印證。
而秦人的發源地西犬丘同樣是有考古支撐的,在甘肅省禮縣城東附近發現的大堡子山遺址,表明大駱及其嫡子成僅為周室的西垂大夫,此處發現的諸侯級別的墓葬群,與歷史記載相印證,這說明甘肅禮縣是秦人的發源地。
秦國自始封地秦地以來,其都城也是經過數次遷移才到達陝西咸陽的。秦國的第一個都城秦邑就是我們上述所說的秦地,位於甘肅省清水縣東北。經過六代的發展,到秦襄公統治時期,秦都遷往汧邑,今陝西隴縣。
到了秦獻公時期,秦國繼續東擴,獻公將秦都遷往平陽,也就是現今的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秦德公時期,秦國勢力範圍已達關中的渭水流域,德公將秦都遷往雍城,也就是現今陝西省鳳翔縣一帶。
秦國經過十九代發展,到秦孝公時秦都才遷往咸陽。秦國自形成後在甘肅一共存在了一百三十多年,之後才進入陝西進一步向東發展。自周成王將商末移民遷到西部朱圉山抵禦戎人以來,秦人就在此繁衍生息。朱圉山為今甘肅甘谷。
無論是秦人還是後來的秦國的發源地,都出不了西犬丘和秦地。這兩個發源地不但有歷史文獻記載,而且還有考古發現作支撐,可以說是已經被證實了的歷史。
秦國在最開始其實是有兩個封邑的,一個就是大駱的西犬丘,另一個就是其子秦非子的秦地,但很明顯秦地是秦國的第一個都城。秦襄公在位時,獲得了西周認可的諸侯國地位,秦國從此進入了輝煌發展時期。
秦國先後遷過的都城有,秦邑(甘肅省清水縣)、汧(陝西省隴縣)、汧渭之會(陝西省寶雞)、平陽(陝西陳倉)、雍城(陝西鳳翔)、咸陽(陝西咸陽東北)。我們可以看到秦國一個清晰的遷徙路線,始點為甘肅清水,終點為陝西咸陽。
綜上所述,從史書記載與考古發現來看,秦國的發源地為甘肅而非陝西。
野史也是史
如果尋根溯源,秦國是起源於甘肅天水。
那為何在眾人印象中,世代居住於關中平原為中心的陝西,才是秦國的根基之地呢?
說到秦國,不得不提的是西戎。周朝時,中原之地諸侯稱“華夏族”,而處於西部地區的部落,被統稱為“西戎”。其實西戎和華夏族同源,只不過一個以農耕為主,一個以放牧為生,最初是混居一處,只是後來因為生產方式的區別,各自聚集而居。
秦國的先祖秦非子,是給周王室養馬的,因為馬養的好,被封為附庸。到了秦莊公時期,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賜予犬丘之地,即今甘肅天水。
因此秦國祖地,應是天水。
公元前771年,傳說中“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被西戎所殺,國都鎬京(西安)已經不安全,前770年,秦襄公護送繼任的周平王東遷,一直遷到洛邑(洛陽)。
立下大功的秦襄公,被周平王所看重,賞賜以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到此時方由養馬世家上升到諸侯的地位。當時,這塊地方是西戎佔據,至於中原膏腴之地,周平王是捨不得賞的,於是便做了個空頭人情,“這片土地,能打下來,就是你秦國的”。
自秦襄公以後,經過數代秦君與西戎的血戰,佔據關中平原大部,也奠定了強秦的基礎。
史海尋蹤
秦國最開始的發跡還是在周孝王時期(前960—前896年),當時秦國的先祖大駱受周王之命負責在西犬丘為周王室養馬,西犬丘就是當今甘肅省隴南市的禮縣鹽官川。後來大駱的次子非子因為養馬有功,被封為周王的附庸,而封地就在秦邑,在今甘肅天水市清水縣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一帶,而非子便以封地為氏,號“秦贏”,後人稱其為秦非子。
可見,秦國最早的發源地應該是在甘肅的。
後來,秦莊公又因為擊敗西戎有功,被周宣王封為西垂大夫,將原來大駱養馬之地的西犬丘封給了秦,而之前留在西犬丘養馬的大駱全族已經在西戎反叛的時候被全滅了。
後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眾叛親離,搞得西戎再次來攻,直殺進都城鎬京。這時候,秦國的君主秦襄公又因率兵救周有功,得到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的賞識,所以在平王東遷以後,便把岐山以西之地封給了秦國。
雖然名義上把地盤封給了秦國,但是秦國還要從西戎手裡搶過來才行。經過了近百年的對西戎戰爭,秦國終於將關中平原的大部分領土拿到了手裡,實現了秦國的真正崛起,而秦國的都城也從西犬丘遷到了雍,即陝西省寶雞市的鳳翔縣。
後來秦國不斷強大,最終在公元前221年,實現了大一統,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一帝國。
因此,可以說秦國發源於甘肅,後來勢力拓展到陝西,而以陝西為基礎,滅六國,統一天下。
水一白聊歷史
隨著世界第七大奇觀秦兵馬俑和秦始皇陵相繼在陝西發現,轟動了世界,在人們的憶裡這個戰國時期橫掃六合而幅員遼擴的中華第一秦帝國紅在陝西,實際上陝西並不是秦人的發源地。
隨著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的熱播,再次把秦人的發源地推向高潮。
這個問題,司馬遷“史記”記載是可信的,秦人的祖先來自於西部邊陲的“西犬丘”,因為馬養的好被封了弼馬溫,一面養馬,一面為周王室守西戎部落的侵犯,甘肅天水便是秦人祖宗生存繁衍之地,天水“秦家塬”馬場更是贏秦先祖“非子”為周王室養馬的養馬場。
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替周孝王徹底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賜予原大駱之族所居住地犬丘之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候,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正真的諸候國,而且,周平王還下令,秦人如果趕走戎人,收復土地全歸秦人所有。
從比,秦人便在西戎的地盤上開疆擴土,造就了能征善戰的秦人,經過500多年的拼搏,最後感覺天水就是一彈丸之城容積有限,是龍就要走出甘肅天水遊向大海,遷都陝西咸陽,成就了歷史上最偉大的霸業。
張峰149764346
據天水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麥積山石窟,其五大文化中的先秦文化記載,秦人發源於天水西南楊家寺鄉與禮縣接壤。椐說秦人是由姬姓姜子牙封地現今山東,殷商一支有歷史文化記錄的強大部落,後來蚩尤之戰,也就牧野之戰後(封神演義》的故事,後被西岐山(今天寶雞岐山)的周王朝在與殷商戰爭獲勝,秦人部落戰敗後驅趕至今天甘谷朱圉山,在朱圉時秦人歷史記載出現了斷代。前些年。有出土竹箋記載證明秦人早期在甘肅的甘谷朱圉山.一代活動,(出土竹箋現存清華大學),不過據專家說存有爭議。但是至今甘谷朱圉還有許多先秦遺風,朱圉與天水西南的楊家鄉古鎮古名西犬丘上的西垂宮遺址,生活在天水一帶秦人,此地因森林茂密,水草豐美,適合牧馬,曾給周幽王時牧馬,因馬兒健壯,數量巨增,至今麥積山石門一帶有著名牧馬灘遺址,後來秦人牧馬有功加封官爵發展壯大秦人部落,經渭水一路向東到“天下九州。唯雍其昌”的今天鳳翔建都,經秦穆公,文公等三四代到始皇加冕,寰宇天下,《負荊請罪》《圍魏救趙》的故事就發些統一六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後又定都咸陽,統一了度量衡,車軌道,修長城。在我國曆史輝煌的一頁,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顆閃耀千古的明珠。是我國秦漢文明奠基者,開拓者,據以史料記載證明甘肅天水是秦人發祥地:陝西鳳翔是秦人發展大的地!陝甘一脈都是秦人的搖籃,同是秦人的發祥地!秦治周禮是中華文化的精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秦隴墨香
西周初期,秦人最初由東方(今山東一帶)被遷到西陲(今甘肅東南一帶)。因為在甘肅養馬成績出色,被周王室封為西陲大夫,今甘肅天水一帶有傳說中的牧馬灘。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無道,犬戎攻破鎬京後,周平王被迫東遷洛陽。此時的秦人部落首領看準時機率隊前往護送。有道是力雖小雪中送炭暖心人。為表達感激之情,周平王封秦為諸侯,並允諾只要打敗盤踞在今陝西的犬戎,岐地以西的土地將予以封賞。
此後,在數代秦公的接續努力下(其中好幾代秦公戰死在與犬戎等部族的戰場上),終於有了西岐之地,做好了成為戰國七雄的前期準備。為後來定都陝西各地,爭雄天下鞏固了大後方。
因此,秦國的發跡,是在甘肅。確切地說,是在甘肅禮縣大堡字山方圓的甘肅東南一帶。
寶雞爆料
秦祖本飛廉,來自洹河邊。忠商遭周擄,養馬被西遷。封於西陲地,即在今隴南。隴南屬甘肅,與陝不相干。秦人多磨難,御戎乃前沿。大駱被滅族,小宗來充填。秦戎姻或戰,一戰數百年。犬戎破豐鎬,天子奔九泉。宗周成廢墟,關中遍戎犬。只見黍黎悲,不見豐鎬歡。護駕東遷後,秦人功一件。始詔為諸侯,從此方發展。宣後好手段,義渠殺先奸。滅戎一十二,遂霸西戎遠。秦戎融一體,風俗異中原。因此尚暴力,一統六河山。衛君存未滅,以此緬祖先。始皇未得鼎,冥冥秦祚短。指鹿為馬事,趙高擅弄權。陳吳首舉義,鴻鵠志沖天。暴秦失其鹿,逐鹿在中原。高祖起芒碭,白蛇斬兩段。劉邦入咸陽,約法撫秦頑。楚人一把火,宮殿多少間。今人說秦史,興亡唏噓嘆。
石珀天
秦人的祖先非子居住在西犬丘(今甘肅禮縣),喜好養馬和其他牲畜,他擅長飼養繁育牲畜,犬丘人告訴周孝王這件是,孝王就召見非子,讓他在汧水(今千河流域,發源於甘肅省天水)和渭水之間主管飼養馬匹。馬匹大量繁殖。孝王就想讓非子做大駱的繼承人,於是周孝王說“以前柏翳為舜主管牲畜,牲畜大量繁殖,所以得到封地,獲賜贏姓。現在他的後代為我馴養馬匹,我要分封土地讓他左附庸,周孝王就把秦邑(今甘肅天水東北)封給非子。秦地在周王始封的時候,是在陝西西部邊陲和甘肅東部一帶。
那裡屬於當時周的邊境,靠近西戎。到了西戎的犬戎和申侯討伐周朝,在驪山殺死周幽王。當時秦襄公率軍救援周王室,立下大功,周平王遷都洛邑。襄公率軍護送,周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賞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說西戎不行正道,侵佔我岐山,豐水一帶的土地,秦國如果可以攻打併驅逐西戎,就可以擁有這片土地,他立下誓言賜給襄公封地和爵位,襄公從此建立國家。(前766年)襄公討伐西戎時來到岐山去世。
秦文公三年(前763年)文公率士兵七百人到東方狩獵,路上與戎狄浴血奮戰,來到汧水和渭水交會之處,(今眉縣東北15華里處),從此定居周人故地關中。並在這裡修築都邑。憲公二年(前714年)憲公遷都到平陽(今陝西岐山西南)。德公元年(前677年)德公開始居住在雍邑的大鄭宮。並在在雍邑建都(今陝西鳳翔)。此後,鳳翔為秦都。也就是說,秦國是逐步佔領陝西一帶,都城也從天水遷到陝西隴縣,眉縣,漸入關中。
365小強讀歷史
秦人最早發源山東,"清華簡"記載,在周武王伐紂後,飛廉東逃商奄,商奄反周,周成王征伐商奄,殺飛廉,把反叛的商奄之民西遷到今甘肅甘谷境內,戍防戎人“是秦先人”。而商奄即今山東曲阜包括萊蕪一帶的嬴姓大國。
陳ARTURO
根據史記記載,秦人是輔佐大禹治水的功臣伯益的後裔,商末周初遷至西垂之地。那麼,西垂在哪裡?有人說是陝西,也有少數人認為在甘肅。
上世紀末,甘肅禮縣大堡子山一帶發生大規模盜墓事件,由此人們才知道這裡就是史記中記載的西犬丘,也是秦人遷至西垂後的都城和王陵所在地,西垂之地不在陝西,而在甘肅。但大堡子山一帶城址王陵時代在西周末期東周早期,其秦文化遺蹟也勉強能推到西周中期,與史記記載的商末周初並不符,所以這裡並不是秦人西遷後最早的落腳點。
2008年7月,清華大學購置了一批戰國竹簡,俗稱清華簡 ,該簡文《系年》第三章記述: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征伐商邑平定叛亂,“飛(廉)東逃於商盍(葢)氏。成王伐商盍(葢),殺飛(廉),西遷商盍(葢)之民於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顯然,秦人西遷後最早落腳點在“邾”這個地方,那麼這個“邾”又在哪裡?
根據《尚書·禹貢》、《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太平寰宇記》、《明一統志》、《禹貢錐指》等古書的記載,可以確定,“邾”即甘肅天水甘谷縣的朱圉山,該山為秦嶺支脈,層巒疊嶂,連峰聳峙,連綿於甘谷縣西南邊,根據清華簡的記載,秦人在東方作亂,被周鎮壓,強行遷到了朱圉山下。
那麼,清華簡記載的歷史有考古依據嗎?
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甘谷毛家坪秦文化遺址,早在1947年,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就已經發現該遺址,1982、1983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歷時三年,在此進行了兩次發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石器、骨器、銅器和鐵器、墓葬等,當時考古學家就斷定,該文化遺址已出現了早期秦文化遺蹟,年代可推到西周早期,再結合清華簡的記載,可斷定這裡正是秦人西遷的第一站。
那麼,秦人為何後來又跑到禮縣大堡子山那裡去了呢?
答案是這裡有鹽。
早在新石器時代,因為有鹽,這裡就密集分佈著新集遺址、鄭家磨遺址、黑土崖遺址和王家磨遺址等史前文化遺址30餘處,因為有鹽,龍山時代,常山下層文化和案板三期文化在這裡角逐。至今這裡還留有鹽官鎮這個地名,同樣,秦人為了跟西戎爭奪這裡的鹽礦,打了差不多幾百年的仗,死了幾代國君後,才從西戎手中搶下了鹽礦,而在這個過程中,秦人的戰鬥力也被鍛煉出來了。這也成為了後來秦人統一天下的基礎。
當然,早期秦人在隴東南也不止毛家坪、大堡子山兩處基地。在天水本市以及下屬的清水縣、張家川、武山縣等地,都發現了或大或小的早期秦人遺址,與秦非子秦鍾等人的活動也基本上對得上。在此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