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感謝貧窮到殺魚弟,這個社會到底需要多少廉價感動?

從感謝貧窮到殺魚弟,這個社會到底需要多少廉價感動?

今天因為“感謝貧窮”而感動,明天又因為貧窮帶來的苦難而落淚,後天又欣賞起貧窮結出的果實來,這是一種病。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土土絨

8年前的網紅“殺魚弟”孟凡森喝百草枯自殺。喝下毒藥後,他立刻被家人送往醫院,希望醫生能挽回年輕的生命。

畢竟他才17歲。

但百草枯是一種劇毒農藥。關於這種農藥,我們也許還記得不久前,四川19歲的年輕人謝雲濤為了逼媽媽回家,喝下了百草枯,隨後雖然立即求醫,但仍然在苦熬18天后離世。

在網絡上,關於這種劇毒的除草劑,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百草枯,給你後悔的時間,卻不給你活著的機會……”

殺魚弟會不會更幸運一點,逃過一劫?我們不知道。目前他正躺在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的病床上,稱後悔喝下百草枯。無論如何,這已經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而這個悲傷的故事,似乎是以一個喜劇開始的。

1

8年前,有人在蘇州菜市場的水產攤前,發現了這個小男孩。在網絡熱傳的幾張照片中,小男孩嫻熟地賣魚、殺魚的過程,以及犀利的眼神秒殺了眾多網友,“殺魚弟”因此也一炮走紅。

那是一個草根網紅當道的時代,人們熱衷於發現和傳播底層的那些令人“拍案驚奇”的人物。殺魚弟很幸運地成了其中一個。

但是,旁觀者關注的重點,只是男孩幼小的年齡和犀利的眼神之間的巨大反差,以及這種反差帶來的獵奇感而已。然而,如果代入到主人公的生活中,就會發現這種“欣賞”的背後,是生活的殘酷。

從感謝貧窮到殺魚弟,這個社會到底需要多少廉價感動?

▲2010年11月,“殺魚弟”重回學校讀書(圖/圖蟲創意)

8歲就開始殺魚,這麼小的年紀為什麼不上學?在成為網紅後,好心人幫助他重回課堂。可沒過多久,“殺魚弟”的父親又讓孩子回來殺魚了,鄰居說:“有時候三天兩頭去(學校),有時候早上去了下午就回來了。他父親說讀書有什麼用?只有幹活掙錢。孩子自己也不想讀,說實話他根本讀不進。”

但是,那麼小的孩子懂什麼?他上的是民工子弟小學,老師水平有限,一個人教好幾門課,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而父母呢,沒上過什麼學,自己都看不到生活的方向,哪裡能幫孩子設計未來?

多年以後,父親問長大了的“殺魚弟”要不要出去打工,他說:“爸爸,我還是先在家裡殺魚吧,外面那麼亂,萬一被騙了咋辦呢?”教育的匱乏和貧窮的束縛,讓他早早失去了獨立生活的勇氣。

父親孟長青幼年喪父,母親改嫁,留下他一人。他害怕孩子以後像他一樣孤單,“一不小心”生了6個孩子。因為家庭壓力大,夫妻經常吵架。

據說,“殺魚弟”的自殺就是因為受不了父母的爭吵。但是,爭吵是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是這家人在生活的重擊下,一次次的失敗。貧窮自然而然地在這個家庭中實現了代際傳承,而他們似乎毫無還手之力。

2

就在不久之前,河北女孩王心儀因為一篇《感謝貧窮》的文章火了。這本來是她參加北大自主招生的個人自述,但媒體敏銳地把文章中的“亮點”提煉了出來,把女孩打造成一個感動中國式的勵志典型。然後,各種媒體、自媒體紛紛跟進,“看哭了!”“‘感謝貧窮’太令人感動了!”

貧窮是否值得感謝?已經有很多人討論過,這裡就不再說了。但至少這篇文章沒什麼好讓人感動的。

一篇自主招生考試的個人自述,相當於過去科舉時代的“拜謁文”吧,中心思想就是說明自己有多優秀,希望你能看上我。在這樣的文章中,一個聰明的女孩該寫些什麼,不該寫些什麼,難道不是很明顯嗎?

從感謝貧窮到殺魚弟,這個社會到底需要多少廉價感動?

▲王心儀(圖/圖蟲創意)

這裡並沒有批評女孩的意思,一個憑藉自己的能力從貧寒家庭走出的孩子,經歷了多少艱辛,可以想象。這樣的努力的確值得尊敬。至於寫這篇文章,她也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而已。但這個社會對於“感動”這種情感似乎有點飢渴,一旦發現一星半點的跡象,這樣大肆炒作成感天動地的人物。所以,本來是一句客套或者常規話術,也要拿來深情感動一番。

可是,人們在流著熱淚的時候,竟這麼快就忘記了前兩天看《我不是藥神》時,捶胸頓足地引用的“警句”:“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前一秒窮還是一種病,後一秒就要感謝了?

從感謝貧窮到殺魚弟,這個社會到底需要多少廉價感動?

▲電影《我不是藥神》劇照(圖/圖蟲創意)

中國人看了那麼多武俠片,總該知道所有的武俠片裡,兩位大俠打完架,打贏的那一方總是要說一句:承讓承讓!難道有誰覺得真的是因為落敗的那一方讓著對方嗎?

不過,很多人其實並不在乎事實是什麼,只要能滿足自己的某種情感需要,就毫不介意地全盤接受。而當有新的故事出現時,又毫不猶豫地投入到新的“感動”中去,絲毫不管兩者有多麼大相徑庭、自相矛盾。

3

在一次颱風來襲時,在廣東省中山市有一名男子試圖阻止大風中搖搖欲倒的小貨車,卻無力迴天,車輛被風吹倒,男子被壓車下,當場身亡。據說男子姓周,時年已經54歲了,這輛車他買回來還不到半個月。當時現場有很多人勸他算了吧,但他不聽,執拗地想阻止車輛倒下。

這是貧窮的另一個版本。這名中年男子或許不至於缺衣少食,但生活的重壓對於他來說,重過颱風。在與生活的搏鬥中,他失敗了,敗得令人心酸。颱風給了他最後的舞臺,讓他充分演繹了什麼叫苦難對人的摧殘。

從感謝貧窮到殺魚弟,這個社會到底需要多少廉價感動?

▲2017年8月23日,颱風“天鴿”來臨,在廣東省中山市,一輛貨車在狂風中不停晃動,一名男子試圖撐住車輛,幾秒後,貨車傾倒,男子被壓在車下,不幸身亡

沒錯,苦難只是一種摧殘,能令人感動的只能是人本身。但自己心有所動,是極其私人的事,而且跟時間、場合、個人的境遇、經驗甚至一縷適時的風都有關係。別動不動就去拉著別人跟你一起感動。

張小龍說,故意去感動一個人是不尊重他的表現。

感動很多時候都是“自我陶醉”,覺得自己在感動中也昇華了,這種幻覺如此良好,以至於產生一種類似醉酒的迷幻效果。可是,微醺雖好,也要適量,更何況抒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一位媒體前輩曾經這樣告誡同行:“不要在生活中尋找你要的東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句話對普通人同樣適用。

作為一個成年人,理應建立起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而不是人云亦云地隨波逐流,在煽情的背後,保持清醒的邏輯,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做一個邏輯自洽的人,如此,也能大概率減少被忽悠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