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醬:簡單手作,留住春鮮滋味

香椿醬:簡單手作,留住春鮮滋味

春季是吃新鮮蔬菜的時節,山野林間,石頭罅隙,綠芽兒們爭著冒出頭來。在滿目青蔥,暖風習習之季,舌尖最想念的便是椿的馨香了。春食椿芽,源遠流長,據傳:早在漢朝,食用香椿,曾與荔枝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的喜愛。宋·蘇軾之《春菜》載:“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盛讚:“椿木實而葉香可啖。”明《五雜俎》“燕齊人採椿芽食之以當蔬”。《本草綱目》“椿葉香甘可茹”。清《帝京歲時紀勝》“香椿芽拌麵筋,乃寒食佳品。“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二日。京人吃香椿還有切末與雞蛋同炒法、切末拌過水麵法等多種。其品氣味清香,無他味可比,實為春季嚐鮮之美品。明代宮廷亦有民間溫室專供此萊,《帝京景物略》:“元旦進椿芽、黃瓜,一芽一瓜,幾半千錢。

香椿正是當令的“樹上蔬菜”,微甜沁心。而要嘗香椿的鮮,簡單的料理方法最能保住其味。“山珍梗肥身無花,葉嬌枝嫩多杈芽。長春不老漢王願,食之竟月香齒頰。”汪曾祺、齊白石等文人大家是香椿的擁躉,李漁更是對其讚不絕口:“菜能芬人齒頰者,香椿頭是也”。不如這次按照文人們愛吃的料理方法,嚐嚐留在他們記憶中的味道。

香椿醬:簡單手作,留住春鮮滋味

香椿醬:簡單手作,留住春鮮滋味

香椿醬:簡單手作,留住春鮮滋味

【香椿醬】

食材:香椿、鹽、植物油;

步驟:

1、香椿去老梗,擇成小段,洗淨,在放了鹽、植物油的沸水中焯燙不要超過十秒,看到香椿變成灰綠色,馬上撈出,在流動的清水中沖涼,瀝乾水份,剁碎;用鹽醃製入味;

2、植物油加熱,關火,待油溫降至常溫;

3、玻璃瓶在煮沸的開水中燙一下,內壁擦淨,保證無水;

4、剁碎的香椿碎放入攪拌機,加入晾涼的植物油,油至少沒過食材,開動機器,攪碎;

5、打好的香椿醬嘗一下鹹淡,淡的話,再加一點鹽,要比平時炒的菜鹹一些;將打好的香椿醬倒入玻璃瓶中,在上面再倒一些植物油,起密封作用;蓋上蓋子,放入冰箱冷藏室,可以保存一個多月。

香椿醬:簡單手作,留住春鮮滋味

芝語:

1、香椿醬要比平時炒的菜鹹一些;打好的香椿醬倒入玻璃瓶中,在上面再倒一些植物油,起密封作用;

2、香椿醬可以拌麵、拌飯,也可以作澆汁,澆在清蒸的五花肉、魚肉等身上;

3、用味道輕的植物油為宜,味道重的植物油,會蓋住香椿的獨有香味;也可以用橄欖油;

4、油要用熟油,可以將油加熱後,待油溫降至常溫再製作香椿醬。

香椿醬:簡單手作,留住春鮮滋味

明人屠本峻《野菜箋》詩云:“香椿香椿嗔勿譁,兒童攀摘來上茶,嚼之竟日香齒牙”;“質地脆軟,食後無渣,鮮嫩可口,齒縫留香”,這是古今美食家對香椿的一致評價。

香椿醬:簡單手作,留住春鮮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