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牛塘人,卻是「牛塘通」!|牛塘人說牛塘40年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改革開放已四十年,古運河畔的小鎮牛塘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牛塘鎮特開闢“牛塘人說牛塘四十年”微信專欄,這裡沒有長篇的宏大敘事,有的只是土生土長的牛塘人對牛塘的四十年印象、四十年感想、四十年情懷,從普通的牛塘人口中敘說牛塘四十年光陰鉅變,帶你回味故鄉的難忘時光……

“牛塘人說牛塘四十年”專欄持續面向社會徵稿,歡迎廣大群眾踴躍投稿,談談改革開放以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牛塘人、牛塘事、牛塘情,我們將擇優錄用,並在“牛塘橋”微信、雜誌上刊登。(具體見文末)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第二期

武進區商務局 徐宏傑

﹏﹏﹏﹏﹏﹏﹏﹏﹏﹏﹏﹏﹏﹏﹏﹏﹏﹏﹏﹏﹏﹏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今天的嘉賓有些特殊,他的祖籍不在牛塘,卻從小在牛塘長大,他對牛塘懷揣著一種特殊的情感,他不是牛塘人,卻勝似牛塘人!他,就是來自武進區商務局的徐宏傑。

從小在牛塘橋邊長大的徐宏傑,最愛在牛塘老橋上玩耍,這裡留下了他童年所有的情感與記憶。如今,每逢空閒,他總愛來牛塘走走,看看過去認識的那些“老牛塘”。由於工作原因,徐宏傑經常需要出差,也正因為此,他

在廣州、北京、臺灣、深圳,在全國各地,都遇到過牛塘人,大家交換故事、分享舊照、把酒言歡,其樂無窮。慢慢地,徐宏傑成了一位“牛塘通”,每次碰到他,他總能聊起我們沒聽過的牛塘故事。

這次開設“牛塘人說牛塘四十年”專欄,徐宏傑異常激動,第一時間前來投稿,一吐多年的牛塘情愫,這其中有他的牛塘記憶,也有他在天南海北遇到的各種牛塘人的牛塘記憶……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兒時的徐宏傑,最愛在牛塘老橋上嬉戲玩耍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改革開放40年,我不捨的牛塘情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很多朋友會問我一個問題:“你不是牛塘人,為什麼你的微信封面卻是牛塘橋?”。那是因為我對牛塘有著份的特殊感情。

四十多年前,牛塘鄉辦工業呈星火燎原之勢,我的父親少年時在蘇州桃花塢學藝,後為常州梳篦廠客師,1971年加入青雲大隊雕刻工場,開牛塘地區象牙、有機玻璃淺刻之先河,自此開枝散葉,而後有牛塘工藝美術之繁華淵藪。1973年青雲、莊橋大隊雕刻工場合併成牛塘工藝廠,父親的工作場所便搬到了牛塘橋東北側橋堍糧管所。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此間數年,我正值學前頑童時,常隨父親去牛塘,父親工作,我便在牛塘橋上撒歡打滾,看對岸牛塘獨眼兩橋,望塘河帆船往來,往水中擲瓦片削水片,玩得不亦樂乎,幸好橋的兩邊設置有欄板,因此也沒有發生從橋上掉下河去的事故。

其間我也曾做下一件禍事,我把父親的領導、工藝廠王全炳廠長一把心愛的紫砂壺給打碎了,據我父親講,王廠長肉痛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我父親離開牛塘去了五七農場雕刻廠謀生,我也離開了牛塘。等我再回牛塘,已是2005年的冬天,我被抽調到牛塘工作一年,與牛塘的幹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這些年走過天南海北,徐宏傑也收集了不少牛塘舊照

很是奇怪,不僅是我,我認識的許多朋友,不管是牛塘走出去的兒女,還是曾在牛塘工作過生活過的人,都會記著牛塘、念著牛塘。

一位早年離鄉赴深圳創業的牛塘人,目前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顧先生曾問過我在牛塘橋 上有沒有跳過水,他比我虛長几歲,估計顧先生是幹過這事,在牛塘橋上跳水應該一直是在他難以割捨的回憶。

2015年7月,我赴臺北訪問武進同鄉會,一位周振華老先生介紹自己是牛塘沈家弄人,他說當年離鄉來臺多年,念裡夢裡想要回家鄉牛塘與親人團聚,等後來臺灣開放探親,周教授終於回到了生養他的故鄉,他後來也為兩岸交流做了諸多益事,他組織了常武地區與臺灣的多次文化交流,發起了修復武進吳稚暉故居的活動。同樣當年去臺的盧家巷人羊宗達先生一生清貧,卻熱愛家鄉捐獻全部積蓄關心教育的故事,至今在武進大地流傳。兩位老先生這種家國情懷讓人分外感動。

今年上半年,塘女婿葉巍民先生作為製片人正在《絕密工程》電影的外景地忙碌,這是一部以“兩彈一星”為歷史背景的主旋律電影,預計今年下半年上影。葉先生曾在我微信圈留言要回家鄉吃小吃,因為他每次回牛塘探親,他岳母都會給他做一些諸如糰子、餛飩等地道的家鄉小吃,估計葉先生在黃沙漫天的戈壁灘也一直在想念牛塘的味道吧。無論遊子走都遠,那根名為“鄉愁”的情絲,永遠緊緊的牽絆著遊子的心和故鄉的土地。

四十年過去,牛塘鎮早已成為常武地區乃至長三角的經濟強鎮、文化名鎮。許多與我一樣與牛塘有緣的人,愛上了牛塘。這片土地,不光有我們童年的記憶,還有父輩們辛苦創業的足跡,一直以來,我自己也以曾為牛塘有過付出而自豪。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徐宏傑的朋友圈,常常發一些老牛塘的照片和故事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40年,牛塘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不變的是故土的呼喚、是遊子的“鄉愁”。有沒有一個瞬間,你會想念牛塘橋下靜靜流淌的河流,想念老街深處一聲“甜白酒”的叫賣,想念兒時巷間追逐的美好時光?這麼多年,徐宏傑走遍天南海北,認識了那麼多牛塘人,他像一根輕盈的絲帶,輕輕挽起了離家在外的牛塘人的鄉愁,他像一部老相機,記錄著許許多多牛塘人酸甜苦辣的故事與情感。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天涯海角的你,還記得這座古運河畔的小鎮嗎?在文章下方留言,說說你的牛塘情懷吧,說不定還能找到當年的同窗、知己或好友哦~

徵稿啟事

“牛塘人說牛塘四十年”專欄持續面向社會徵稿,歡迎廣大群眾踴躍投稿,談談改革開放以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牛塘人、牛塘事、牛塘情,我們將擇優錄用,並在牛塘橋微信、雜誌上刊登。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若是手寫稿,歡迎交至牛塘鎮政府1號樓三樓宣傳辦辦公室。諮詢電話:69870973。

不是牛塘人,却是“牛塘通”!|牛塘人说牛塘4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