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山歌 「山歌無本,全靠嘴狠」,真的是這樣嗎?

屯堡山歌 “山歌無本,全靠嘴狠”,真的是這樣嗎?

“山歌無本,全靠嘴狠”,真的是這樣嗎?

只看面上的,只在一般的公眾場合裡聽屯堡的山歌,似乎是這麼一回事,但是,當你真正瞭解屯堡,熟悉每一句歌詞所表達的內容的話,你一定會深感身臨其境,以為歌手們是專門為你寫的歌,他們創作的每一首山歌裡,直白或者隱形表達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對人生的看淡和嚮往美好的未來,用一句句樸實的地方俗語和方言描繪著生活的點點滴滴。

一起來分享幾首傳統的屯堡山歌,看看你能聽得懂不。

你家不得我家窮

我家坐間茅草棚

背時老天下大雨

一家老小戴董蓬

含蓄而謙虛的告白,形容家裡的貧窮與落後,用最樸實的語言來講述最實際現實生活。如果你家庭富裕,或者說不是生在哪個年代,你又怎麼能感受那個時代的窮困與艱辛。

女:

哪樣叫做三個三?

哪樣叫做小龍潭?

哪樣高上吃晌午?

哪樣叫做喊妹玩?

男:

鍋樁叫做三個三

水缸叫做小龍潭

桌子高上吃晌午

月亮地頭喊妹玩

一來一往的問和答,既是以歌會友,又是一種考驗,而這種優雅的盤歌,既是語言的藝術,又是對生活的品味。

鍋樁叫做三個三,說就是舊時的三角,現在用的不是液化氣就是電爐,年輕人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三隻腳了;水缸叫做小龍潭,說的就是以前存水的石水缸,現在飲水不是自來水就是桶裝水,也不一定認識早期的水缸了;桌子高上吃晌午,這是一句生活習俗,現在的生活富裕,餓了隨時吃,隨處是超市和飯館,也難得理解那些年代一日三餐的定格與渴望;月亮地頭喊妹玩,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交友與戀愛形式,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聯絡又那麼的方便,不是微信就是扣扣,不是信息就是一個電話的生意,哪還有兒時的記憶與羞澀。

聽了生活,我們再聽聽歷史:

屯堡文化六百年

屯田戍邊追溯源

徵南大軍三十萬

三七分成去墾田

大明屯堡六百春

徵南元帥傅友德

調北征南功勳立

雲南平定奉旨回

簡單的幾句打油詩,詳盡地描述了屯堡文化的歷史,介紹了徵南大將軍傅友德的功勳與命運。

郎打田來妹掣秧

掣好秧把我來挑

橫順一米丟一扭

排對排來行對行

農忙時節忙栽秧

身上穿起長衣裳

身上穿起大袖子

擼它紮起下田忙

夫妻男女的勞作分工,描繪了農忙時節栽秧的經驗,並簡述了屯堡婦女們,儘管穿著長長的大袖子,農忙起來後,顧不上梳妝打扮,展現出一幅搶種的耕作畫卷。

不得不說,屯堡的山歌著實是屯堡區域內一大特色亮點,最樸實的民間文學簡直就是一門普華的語言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