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與其簡單抱怨公眾對歷史、對文物不感興趣

不妨問一問我們是否能夠

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

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

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

都活起來

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本期讓文物說話邀請了來自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曹全碑文,請看自述。

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不以山水為遷,不以春秋為度,白天我在山腳下聆聽著鳥語花香,夜間我在月光裡沐浴著玉露清風,悠閒而自在。我以為,時間會一直這樣過下去,直到滄海桑田,然而,這一切都在那一天改變了。

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那是一個和平常一樣的午後,我和幾個夥伴正躺在草叢裡曬太陽,遠處忽然走過來幾個人,手裡拿著一些工具,一邊走一邊朝著小夥伴們打量,有時候還會停下來撫摸丈量一番,正當我不明所以的時候,一雙發光的眼睛停留在了我的身上,伴隨著一個聲音:"大家快來看看,這塊石料怎麼樣?"幾個人聞聲簇擁了過來,其中一個人端詳仔細後搖頭晃腦的說:此石色澤明亮,立面平滑,更難得的是沒有一絲一毫的裂紋和疤痕,堪為大人良銘也''。其餘幾個也是一番附和,然後我就稀裡糊塗的被幾個人拉回了一個叫郃縣的地方。

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路上我聽他們閒聊才知道,他們的老上司郃陽縣令曹全去世了,這些人感其平生功業,要為曹全立碑,結果就找到我了。立碑是怎麼回事我是知道的,我和同伴閒聊的時候聽他們說過,幾十年前有一個叫竇憲的大將軍打了勝仗,專門挑了我們一個個頭大的同類,讓他手下一個叫班固的在上面刻字誇耀功績,聽說我們那個同類現在聳立在燕然山上,整天唸叨什麼"鑠王師兮徵荒裔,剿兇虐兮截海外"的話,可神氣了。難道我也要走上這樣的石生巔峰了嗎?

第二天,一個工匠在我身上一番削鑿,又一番打磨,讓我從一派天然變成了一個稜角分明的長方形的碑,接著來了一個看著很有學問的人拿著只筆在我身上開始寫字,筆毫在我的皮膚上走走停停,又軟又涼又有點癢,真舒服啊,但是我馬上就被他的字吸引了:這些字真漂亮啊,每一個看起來都秀逸多姿,神采華麗,每個字都像星星一樣在發光,偏偏每個字又不盡相同,他寫一會兒,停下來閉目想一會兒,然後接著寫。只見他下筆的時候輕如雲煙,落在我身上卻感覺筆上好似有千鈞之力,行筆或提或按,筆勢圓柔瀟灑。每個字,每一筆之間的結體勻整,舒朗平整,舒展奔放,橫向的字開張流暢,縱向的字含蓄穩健,在我眼前煜煜生輝。

我沉醉在這些字裡,也沉醉在這些字所描繪的那個人的生平裡,這一刻我覺得,我不再單純是一個石頭,我和這些字,我和這個叫曹全的人,我們從此是一體的了,我知道,我身上這些文字將會隨著我流傳下去,我不老,他們就不死,我的名字,叫《曹全碑》

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曹全碑——我,本是天地間的一塊頑石

《曹全碑》及其審美特徵粗析:隸書始於秦而興於漢,尤其到了東漢,碑刻最為發達,留下了不少書法藝術的精品,其中的《曹全碑》可以說是隸書發展中技法最為成熟的代表作品之一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宗碑》,碑高二百五十三釐米,寬一百二十三釐米,立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十月。碑陽凡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碑陰五列,上列一行,二列二十六行,三列五行,四列十七行,五列四行。碑陽銘文記述郃陽縣令曹全的家世及生平。此碑無額,明萬曆初年出土於陝西郃陽莘裡村,現存於陝西西安碑林。清康熙十一年後,碑身出現裂痕。從拓本看,《曹全碑》的字跡保存較為完好,雖不免少有風損,但字形輪廓及筆畫的起訖用筆都仍清晰,這無疑為後人臨習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作為東漢隸書成熟時期的代表作,《曹全碑》在歷代學人及書法評論家的心目中地位較高。清孫承澤讚譽其:“字法遒秀逸緻,翩翩與《禮器碑》前後輝映”,乃“漢石中之寶也”。萬經平其曰:“秀美飛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南海康有為先生則認為其與《孔宙碑》為“一家眷屬”,“皆以風神逸宕勝”。徐樹鈞在其《寶鴨齋題跋》中稱其碑陰書法“神味淵雋,尤耐玩賞”。從前人諸多評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曹全碑》最顯著的審美特徵是典雅逸靜。與其同時代粗拙的漢碑相比,《曹全碑》若一位翩翩君子,具有極高的修養,其個性不激不勵,中正平和,既符合規範,又飄然逸出,與《張遷碑》等以追求真率拙樸的碑風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