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韩世平 相约新乡

新乡老城墙

刚建成时一丈八尺高

如今

隐匿在喧嚣中

一段残垣下

见证

历史沧桑

现代繁华

今年小暑的前一天,我外出办事,路过市人民公园西门,沿路东向北,走到老城墙附近,不由地驻足仰望:这1400年的老城墙,很值得说道说道啊!

1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此照片拍摄为42-44年间,为新乡北城门与城墙。此城门位于劳动路青年公寓附近,距卫河边30至50米。

新乡城墙,始建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初建时,墙高1丈8尺,周长5里242步。如今,昔日长长高高的墙,多被雨打风吹去,只剩下不多的两小段儿。喧嚣之中,构成了独特的自己。

史载建城之初,城内有大北街、大东街、大西街、南街4条主干道,另修有辅道称小东街、小西街、小北街。城门外叫“关”(如东关、西关、北关、南关等),时称城里城外(如北门里、北门外)。啊呵,遥想当年,城内熙熙攘攘,引车卖浆,市声鼎沸,像不像《清明上河图》?

2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眼下的老城墙,被“圈”在公园游乐场内。向场内人员说明来意后没过多久,一少妇款款走来,打开了门锁,我才得以进入近距离观看。

明正德六年(1511年)农历十月,新乡开始沿城外围,开挖护城河,加高城墙,底部则加宽一倍。还建了敌楼、角楼和铺舍等。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老城门之西城门

眼前的老城墙,临劳动路东侧的那段,墙外砌有水泥保护层,上端有锯齿形垛口。从游乐场进去,我走到城墙上,但见墙面是水泥的浅灰色,墙内老土是褐黄色。绿树森森,鸟声啾啾。市声远去,往日在目……

从明万历14年(1586年)到民国24年(1935年)城墙几经整修,貌似“日臻完善”。但是,1938年2月14日日军占据新乡,使城墙的护卫功能失去了意义。随后,坊间填坑取土,城墙千疮百孔。再随后,又有洪魔来袭,内涝水浸日久,城墙多处坍塌……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老城门之东城门

中国最早的城墙,据说在湖南。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南岳村有个城头山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发现:有面积8万平米的圆形古城,环以城壕,有四道城门。是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城墙,属于大溪文化早期,距今6000年。(《中国考古学大辞典》,215页。)

如果真是这样,最多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才逐渐形成。城邦按说是应该有城墙的,可惜这方面记载较少。就是真有,比起湖南的城头山,也晚了3200年左右。

3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如此算来,置县32年后开始建城墙,是比较可信的。新乡的城墙,当然比不了城头山,也比不了古希腊。但是,1400岁的年龄,千真万确,如假包换。

1948年秋,大雨突袭新乡。除城里老十字附近以外,到处汪洋一片。水浸日久,城墙又有多处坍陷。于是,1951年5月,市人民政府成立拆墙委员会,将所有城墙的砖土移用其它建设,原城墙基础地平整后成了环城街。至此,公园现存的城墙,成全了市民久远的追忆。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公园现存的城墙

大学同班李君,家住公园附近。日前,在群里聊起老城墙,这位任职多年的新乡籍文学教授说:“这段老城墙,我太熟悉了。原来保存较多,还是有些险峻的。当年,我们爬上爬下,小脑袋里充满了幻想,总有一种登临此峰、全城风光尽收眼底的感觉。我加入少先队的仪式,就在旁侧小树林中举行。新乡第一个游泳池建成,离城墙也不远。我曾以少先队员代表的身份,参加首次试水。与妻的首次约会,也是在城墙附近。唉,回忆多多,感慨多多。新乡老城墙,我永远的根啊……

4

新乡故事:新乡老城墙 1400年的风雨守望

1400年转眼过去,老城墙在新乡口口相传。如今,人们心中的“城墙”,胸前挂满了“奖章”: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国家森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佳商业城市,

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城市,

中国最佳平安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风雨千年中,你永远沉默,却知道一切。你的身旁,是游乐场的“小火车”项目。火车“呜呜”地叫,孩子呵呵地笑。在孩子的笑声中,我仿佛听见老城墙喃喃道:内敛,坚忍,奋发,向前……

这是你的“墙训”吗?

1400岁。新乡既老又新的城墙啊……

【本期执行主编:董文胜 统筹:赵改荣 责编:王艺元 美编:韩雪 摄影:韩世平 部分图片来源新乡档案信息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