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美國發動了那些戰爭,推翻了「反美」政權而留下了巨大災難

二戰後美國曾對11個國家發動了戰爭,其中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以美國的失敗告終,使得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得到一定遏制。除此之外,3次局部戰爭勝利,功推翻了其中6個國家的“反美”政權,並扶植“親美“勢力上臺執政組建政府。隨著美軍既定的控制佔領任務的完成,美軍撤回本土,留給當地國家和人民的不是期待中的和平民主的幸福曙光,而是經濟惡化、動亂不堪、軍閥混戰、恐怖暴力的悲慘境地。

策動軍事政變多米尼加

二戰後美國發動了那些戰爭,推翻了“反美”政權而留下了巨大災難

反對派武裝

1963年2月,左派政治家博什當選為多米尼加總統,從而引起該國右派勢力和美國的恐慌。同年9月,美國策動右翼軍官發動政變推翻博什,並建立起軍事統治。1965年4月,擁護博什的群眾在首都舉行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遜擔心多會演變為“古巴第二”,於是決定派遣4.2萬名海軍陸戰隊到多穩定局勢,而唯美國馬首是瞻的美洲國家組織也隨即派軍進駐。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壓制住多國內的抗議風潮,並幫助右派政治家巴拉格爾於1966年上臺執政。任務完成後,美國撤軍,此次出兵長達1年時間。

閃電入侵格林納達

二戰後美國發動了那些戰爭,推翻了“反美”政權而留下了巨大災難

黑鷹直升機

1983年10月,美國為維護其在加勒比地區的霸權地位,對格林納達發動武裝入侵。戰爭起因是格林納達發生了軍事政變,美國以應加勒比國家“緊急要求”和“護僑”為由,出動“快速部署部隊”,採用突然襲擊手段,使用了衛星、精確制導武器和現代化的後勤保障裝備等。而格林納達高技術裝備幾乎為零,美軍以很小的代價速戰速決,8天內達到戰略目的。為此,美軍嚐到了軍事高技術的甜頭,更加肆無忌憚地以武力推行其全球戰略。美國的入侵行動,遭到各國人民的譴責。

趁夜突襲巴拿馬

二戰後美國發動了那些戰爭,推翻了“反美”政權而留下了巨大災難

三角洲特種部隊

1983年,巴拿馬軍政府首腦諾列加上臺後採取反美姿態,要求駐巴拿馬運河的美軍必須按時撤離,以恢復巴對運河的主權。諾列加的強硬姿態令美國很不爽,於是在1986年開始向世界宣傳諾列加有參加走私販毒、謀殺政敵和大選舞弊的醜行。1988年美國司法部門以走私販毒的罪名起訴諾列加,並要求政府派軍強拿其歸案。

1989年12月20日,2.4萬名美軍向巴拿馬發動突襲,僅用15天時間就結束戰鬥,並推翻了諾列加政府,將其押往美國受審。巴拿馬新政府成立後,美國撤兵。

悍然襲擊南聯盟

二戰後美國發動了那些戰爭,推翻了“反美”政權而留下了巨大災難

轟炸南聯盟

1999年3月24-6月10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軍,以制止南聯盟總統米盧舍維奇對科索沃地區進行種族屠殺為由,對南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共造成1800人死亡、6000人受傷,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在這場空襲戰中,北約聯軍無一人因戰鬥原因死亡,因此被其吹噓為“零傷亡”的戰爭典範。

戰爭結束後,南聯盟退出科索沃地區,由聯合國接管。2002年南聯盟解體分裂為南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

反恐戰爭阿富汗

二戰後美國發動了那些戰爭,推翻了“反美”政權而留下了巨大災難

美國大兵

“9·11事件”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以徹底剷除基地組織及其同盟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為由,於2001年10月7日開始對阿富汗實施進攻。當年11月12日聯軍攻佔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迫使基地及塔利班的主力撤回到東南部地區的坎大哈。此後十數年間,聯軍與恐怖勢力打打停停,交火一直未斷。

2011年,基地組織首領拉登被美軍擊斃;2013後,塔利班創始人奧馬爾據傳死於內訌,阿富汗境內的恐怖從此能量大幅削弱。2014年12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宣佈阿富汗戰爭結束,但為了穩定當地局勢,將仍保留大約8400名美軍士兵以對抗塔利班組織。

大舉入侵伊拉克

二戰後美國發動了那些戰爭,推翻了“反美”政權而留下了巨大災難

入侵伊拉克

2003年3月20日,美英兩國以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暗中支持恐怖活動及踐踏人權為由,對伊拉克進行代號為“斬首行動”和“震懾行動”的大規模空襲和地面攻勢。美英聯軍快速推進,並於當年4月15日宣佈解放伊拉克全境。同年12月13日薩達姆被俘,並於2006年12月30日被執行絞刑。此後,聯軍的主要工作變為同殘餘分子戰鬥及穩固新生的政權。

2010年8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結束伊拉克戰爭,並於2011年12月31日前撤回全部駐伊美軍,正式結束持續近9年的戰爭。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聯軍自始至終都未找到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可謂師出無名。

空襲利比亞

二戰後美國發動了那些戰爭,推翻了“反美”政權而留下了巨大災難

空襲利比亞

利比亞於2011年2月爆發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要求獨夫卡扎菲下臺,隨後反對派控制該國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並與政府軍發生交火。3月17日,安理會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由美國為首的北約負責執行。3月19日,北約國家開始對卡扎菲政權進行大規模空襲,以幫助反對派擴大戰果。8月22日,反對派進佔首都的黎波里。10月20日,新政權的軍隊攻佔卡扎菲老家蘇爾特,並在俘虜卡扎菲父子後不久將他們槍殺。

同年10月31日,北約宣佈結束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然而卡扎菲政權雖然倒臺,但利比亞境內的派別衝突和恐怖活動卻愈演愈烈,嚴重威脅地區的局勢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