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銀行2017年淨利增8.07% 不良率下降

3月27日,浙商銀行(2016.HK)發佈2017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
,受宏觀經濟穩中向好
、資產規模穩定增長、不良逐步企穩等因素推動,集團實現淨利潤109.73億元,增長8.07%,高於銀監會公佈的商業銀行2017年平均增速該行業績增長的同時資產質量優良,
2017年不良率1.15%,較年初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主動優化結構 規模效益穩步增長

過去一年,浙商銀行主動調整發展節奏,確立“整固規模,苦練內功、精益管理”的經營策略,加快結構調整,實現了高質量的增長。“成績單”顯示,

2017年集團總資產1.54萬億元,增幅13.43%;營收342.64億元,同比增長1.81%。

分析指出

2017年浙商銀淨利潤增速從過去兩位數的高增長逐漸迴歸正常水平,主要是銀行業資產擴張趨緩和息差收窄等影響,全年
淨息差1.81%平均權益回報率14.64%。而從更長時間維度看,浙商銀行的規模和效益穩步增長,過去5年總資產複合增長率超30%
營收和淨利潤複合增長超20%

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認為,在宏觀經濟復甦、經濟結構優化和去槓桿取得重大進展的大背景下,浙商銀行在“兩最”總目標(打造最具競爭力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浙江省最重要金融平臺

的指引下,堅持全資產經營戰略,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各項經營指標在同業中均處於較好水平。

年度業績公告也顯示,該行主要業務特色優勢加快形成。公司業務板塊

繼續強化流動性銀行服務優勢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收款鏈平臺,從企業“流動性服務”提升到企業“自金融服務”;成為首家發佈智能製造服務解決方案的銀行
國際業務充分發揮中間業務收入帶動的優勢,發佈“湧金出口池”3.0及互聯網外匯交易終端“浙商交易寶”帶動存款佔全年新增量的34%

大零售板塊,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實現

微業務規模質量效益可持續發展。打造“個人財富管家銀行”優勢,零售業務規模連續三年增長翻番個人客戶數較年初增長約70%

與此同時,金融市場板塊

轉型成效初顯,票據業務交易量排名票交所前列;成為市場上增速最快的債券主承銷商;主動降槓桿、去中介化服務實體經濟

2017年,業務

特色、差異精準優勢帶動了存貸款規模增加,資產負債結構優化年度業績公告數據顯示,客戶貸款及墊款淨額
大增46.46%,存款增長
16.89%。其中貸款佔資產存款佔負債比重42.29%59.47%,分別上升
10個和2個百分點

充分計提撥 不良

下降

作為一家總部在浙江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浙商銀行資產質量持續在同業中保持優良水平。年度業績公告披露,截至2017年末,不良貸款餘額77.67億元,不良貸款率1.15%

,較上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是近年來首次下降。撥備覆蓋率296.94%,較年初提升37.61個百分點,在充分計提撥備的前提下儲備了充足的風險緩釋能力。

那麼,浙商銀行是如何進行風險管理的?

2017年,一方面通過客戶結構優化,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另一方面

繼續加快涵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和聲譽風險在內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並通過派駐風險監控官實現相對垂直的風險管控模式;同時,開展為期三年的“內控合 保駕護航”專項行動,全面提升內控合管理水平

浙商銀行通過上述措施,確保了可持續發展。分析認為,隨著經濟增長質量持續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改善,前期信用風險充分暴露。記者注意到,該行關注類貸款增長已變緩,2017年末餘額106.51億元,較年初增幅

8.43%,這一指標同比下降44.19個百分點,顯示資產質量的前瞻性指標已有改善。

此外,2017年通過發行優先股等措施浙商銀行

資本充足率穩步上升,一級資本充足率9.96%,資本充足率12.21%分別比上年末上升0.68和0.42個百分點。

殷劍峰分析,

2018年全球和中國經濟依然有望保持復甦向上的態勢,但面臨著供給側結構的持續深化調整、全球貨幣政策轉向、日趨激烈的貿易爭端等諸多挑戰,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動盪可能加劇。

年度業績公告分析,展望未來,金融業將沿著結構優化,直接融資比重逐步提升;效率提升,金融要素價格改革向縱深推進;擴大開放,行業競爭強度持續上升三個基本方向發展。

浙商銀行將以“強化優勢、突破難點、聚焦轉型”為基調,調整結構,夯實基礎,走出具有特色的轉型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