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人講述達城龍鳳橋的興衰往事

老達城的橋,除了有名的通川橋、紅旗大橋、紅旗小橋外,志書上記載的老橋,從東往西有灘頭街與二馬路交界的灘頭石橋,興隆街上的會仙橋,陳公祠巷的賴家橋,西順城壕巷原鐵匠街轉拐處的平安橋,都市花園與紅旗大橋之間的虹橋,西勝街側天燈巷後下坡處的馬河溝橋,西勝街、石嶺巷與黃泥扁街交界處的龍鳳橋等。由於城市的建設,如今這些橋早已被高樓大廈或街道所覆蓋,不復存在,有的默默無聞,有的留下了動人的故事,龍鳳橋則是後者之一。

三位老人講述達城龍鳳橋的興衰往事

龍鳳橋舊址

龍鳳橋昔日是座官橋,是達城重要的交通要道,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如今難覓蹤影,掩沒在高樓和寬大的馬路中。

傳說中龍鳳橋的來歷

龍鳳橋,最早見於1742年刊刻的《乾隆直隸達州志》,其“達州地輿圖”中標註為石欄橋。《達縣市市政建設志》則有這樣記的載:龍鳳橋,俗稱石嶺橋,在西勝街頭營門口附近,為鳳凰山黑溝山溪水入河口,系一墩雙孔卷拱石質平橋。舊有石欄鐫刻龍鳳橋三字,石雕龍頭正對江心。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始改舊石樑橋為龍鳳橋,今水溝上下均為水泥板覆蓋,石欄杆拆除,橋已全埋地下成為涵洞。

可是,這座消失了的龍鳳橋,卻在91歲老人陳忠福的腦海裡烙下了深深記憶。他坐在著名詩人、教育家李冰如墓旁的自己家中,饒有興趣地講起了龍鳳橋名字的由來。

龍鳳橋,大家叫石嶺橋,修建於清朝道光二十八年,橋碑上寫的是龍鳳橋。說起龍鳳橋,卻很有些故事。當年,達城北面北巖寺有一個和尚到京城北京寺廟參觀學習。一天,他看到一則由皇后娘娘貼出的尋醫告示,說誰能治好她的病,將會得到重賞。這個和尚揭榜對宮中人說,他保證能治好皇后娘娘的病。於是,宮人把他請到宮中。沒過幾天,和尚硬是把皇后娘娘的病給治好了。皇后娘娘非常感激,一定要重賞和尚,給錢給官,和尚都堅持不接受。皇后娘娘說,“那你告訴我你在那裡住,到時來還個願。”和尚告訴皇后娘娘住在四川綏定府達縣北巖寺的廟裡。

為了到達縣北巖寺還願,皇后娘娘安排朝廷裡的一個官員來修達縣城西門上那座石嶺橋。哪知負責修橋的是個貪官,他不僅剋扣修橋人員的銀兩,還在皇后娘娘面前誇大工程量,說這座橋工程艱鉅,修建非常困難,花費的人力物力很大;並虛報橋的長度,有十里之長,還把石嶺橋改名為十里橋,套取了朝廷大筆銀兩。

這個貪官以為京城到達縣路途遙遠,山路險峻,皇后娘娘是不會到這裡來的,這筆不義之財十拿九穩。正當他得意時,皇后娘娘卻親自前來達縣燒香還願,到石嶺橋,才發現這裡是條小溝溝,修的橋並沒有十里那麼長。當即對負責修橋的貪官進行審問,查實情況後,就地問斬。道光二十八年,就把這座橋改名為龍鳳橋。這裡有幾層意思,第一層意思的龍是指皇帝,真龍天子,那個年代除了皇帝外,是沒有那個敢稱龍的,鳳是指皇后娘娘;第二層意思的龍指的是通川江,也就是現在的州河,鳳指的鳳凰山;第三層意思是每每遇到落大雨,漲洪水,藏在鳳凰山裡的龍,順著黑溝,通過石嶺橋,奔騰咆哮游到大河裡。

不過,陳忠福特地說明,這些都是老一輩人留下的傳說。

老人記憶中的龍鳳橋

三位老人講述達城龍鳳橋的興衰往事

九十一歲的陳忠福老人擺談龍鳳橋歷史

龍鳳橋,是座石拱橋,下拱上平,長約10來米,寬2-3米,兩邊石欄杆,不到一米高。這是留給1929年出生在龍鳳橋旁、黃泥扁街上的張久珍的印象。龍鳳橋連結著西勝街與黃泥扁兩條古老的青石大街,在沒有修建朝陽路之前,這裡的路是條官道,而龍鳳橋可以說是一條官橋,是西通文家梁、馬鹿溝,遠到省城成都、陝西漢中和通南巴平的必經之處。那時人來人往,好不鬧熱。橋的周邊是亂葬墳。地形好的,是有錢人家修的墳,建成古山,有墓碑,墓碑上雕刻有龍和花草圖案;差一點人家的墳,用石頭壘成;窮人家的墳,直接用泥土壘成。解放前,附近居民在這一帶自行挖墳,沒有人管,挖得多佔得寬。挖墳的時候,她還是個小孩子。挖出地用來種小菜,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換錢。挖出的棺材,沒有腐爛的,經過曬乾了後當柴禾,燒茶煮飯。

張久珍記得,那時莫得啥子演出,看不到戲,缺少文娛生活,聽“聖諭”(也就是說書)就成為一種消遣方式。龍鳳橋周邊的人家,大家湊上份子錢,請人說“聖諭”。說書人根據錢的多少確定說多少。晚上,點上桐油燈,到後來是洋油燈,就是通常說的煤油燈,大人小孩圍坐在房子前的壩壩裡,聽一個叫黃常恩(音)的人說書。

農曆正月間,龍鳳橋一帶要耍龍燈、舞獅子。正月頭幾天練習耍龍,十一正式出燈,一直要耍到過了大年十五。她么爸張德珍跟她父親一樣,也是個彈花匠,喜歡舞龍。耍火龍時,鐵水、煙花把她么爸的窯褲燒爛了,屁股、手膀子燒紅了,甚至燒脫了皮,一點不顧及,只是結束後,回到家裡才用麻油敷一敷,算是治療。

舊時的七月半,龍鳳橋上可鬧熱啦。十五那天吃了午飯,人們開始在橋上搭臺子,扎人人,其實是些鬼怪之類。晚上,橋上點燈,路的兩邊點香蠟,一直點到白骨塔。白骨塔,在原燈影牛肉廠前,圓形,頂上開有口子,平時用青石板蓋住,窮人和小孩死後丟到那裡面。那天晚上,人們從龍鳳橋開始,一路賞饅頭,倒稀飯,請餓鬼來吃,直到白骨塔為止。有錢人家,特別積極,特別大方,據說這樣做是為了免災。

龍鳳橋西邊傍河有座廟,是財神廟(一說土地廟)。廟雖然不大,但不缺香火。那時,人們信迷信得很,都喜歡敬財神。每到初一十五,附近的人都要打酒割肉來到廟裡,向廟裡的菩薩磕三個頭,作三個揖,祈求生意好,財源茂盛。

龍鳳橋邊討生活

處於交通要道上的龍鳳橋,解放前有個槓炭市場,主要銷售西路的槓炭,也是小商小販銷售商品的地方。在橋的東頭,經常在那裡賣東西的就有四、五家之多,有姓蒲的,有姓曾的,大多是些時令水果和小吃。當年住在李冰如家偏廈的陳忠福,是李家不可缺少的人,但為了生計,常在達城裡做些小買賣,而龍鳳橋則是他較為固定的地方。冬天,他在橋東頭左邊擺攤,賣甘蔗、柑橘等,甘蔗賣根數,幾分錢一根,大的也有一角多錢一根,用的是國民黨發的紙幣,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西頭財神廟前,曾經有一個小壩子,有人在那裡耍一種叫“人人本”的魔術,用三張紙來騙過路的人。10多歲的陳忠福,曾給這個人當過媒子,報酬就是到他的攤子上買幾個柑子。

張久珍的父親張德貴,是個彈花匠,從外地到達城謀生,租住在龍鳳橋頭,一天背個弓,手裡拿個木槌,敲打弓上的鋼絲,給人家彈棉花棉絮,以此來維持一家的生活。解放前的張久珍則在龍鳳橋頭賣針頭麻線、帕子襪子,憑這一點,1958年她進入達縣百貨公司,在大西街與翠屏路交界的百貨店上班,如今,她每月領著3000多元的退休工資,生活無憂無慮,言談中無不透露出滿足感和幸福感。

龍鳳橋及周邊的變遷

若不是當地老居民,外地人很難找到龍鳳橋的遺址。西勝街124號的65歲李代文曾與龍鳳橋相伴,他指著西勝街、黃泥扁街與石嶺巷三交界低矮的地方:“石嶺橋就在這裡,呈東西走向。小時候,我們還在橋下洗過澡。”

當年的龍鳳橋橋小橋窄,僅供人馬通行;龍鳳橋的周邊,道路狹窄,坡坡坎坎,民房低矮。如今龍鳳橋難覓蹤影,周邊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昔日的營門口,由達縣市衡器廠變為港都月光城居民住宅樓、美和生活超市和快速通道;1952年辦成的達縣鍋罐廠,今已高樓林立,建成了僑興花園C區居民住宅樓,臨街底樓全為商鋪門市;1953年成立的達縣城關農具生產合作社,後為達縣市五金工具廠的地方,在2000年興建好日子農超,樓上居民住宅,樓下農貿市場。這裡,如今地攤被超市所取代,木質的平房變成高樓大廈,石板路變成了水泥路,一輛輛小轎車從龍鳳橋遺址上奔馳而過。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社區記者 鄭景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