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解讀之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原創)


宋詞解讀之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原創)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是一首愛情詩,是一個女子反反覆覆、纏纏綿綿思念情郎的內心描寫,能在詞人的世界裡找到這個女子的影子嗎?是不是和李之儀有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呢?還真有。這要從黃庭堅說起,公元1100年,黃庭堅因為得罪了“北宋六賊之首”蔡京,被貶到太平州做知州,李之儀和黃庭堅是好朋友,免不了互相拜訪,在一次席間,李之儀認識了黃庭堅府上的一個歌妓叫楊姝,楊姝當時只有13歲,但很多才多藝、溫柔賢惠,人長得也很漂亮,李之儀尤其欣賞楊姝的正義感,敢於為黃庭堅的遭遇鳴不平,她彈奏了一曲《履霜操》,《履霜操》講的是伯奇被後母逼死的故事,這和黃庭堅屢遭陷害的經歷很相似。李之儀在這個時候就喜歡上楊姝了,可以說他們之間也是互相傾慕的。也許真存在冥冥之中的緣分,想逃都逃不掉,三年以後,也就是1103年,李之儀也是得罪了蔡京,同樣被貶到太平州做知州,在太平州的前四年,李之儀可以用慘到來了極點來形容,被貶官已經夠慘的了,女兒、兒子、妻子先後離開人間,50多歲的李之儀遭到了事業與家庭的雙重打擊,幸好,這裡是太平州,這裡有楊姝,此時的楊姝脫落的更加漂亮,更加溫柔賢惠、知書達理,重逢時,楊姝再次彈奏了那首《履霜操》,李之儀按耐不住興奮作詞一首《清平樂·聽楊姝琴》:“殷勤仙友,勸我千年酒。一曲履霜誰與奏,邂逅麻姑妙手。坐來休嘆塵勞,相逢難似今朝。不待親移玉指,自然癢處都消。”大體意思就是,聽了楊姝彈琴,一切煩惱都忘了,陶醉在美酒琴聲當中,珍惜今日之相逢,不願意再分開!所以他倆再續前緣,成為紅顏知己。當李、楊二人共同走到長江邊,看到滾滾長江水時,李之儀終於爆發了愛情的洪荒之力,寫下了這首千古情詩。


宋詞解讀之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原創)​ 說到這裡,也許很多人就會認為這首詞就是寫的楊姝思念李之儀並且愛情終得了善果,如果這樣對號入座,就顯得太膚淺了。首先詩詞的魅力之一就是充滿浪漫主義想象,無論是長江、長城還是黃山、黃河,都是創作者感情寄託的對象,本詞的愛情並非寫實,雖然有楊姝的影子,但她只是一個符號,有很多的女孩和情郎是天各一方的,是沿江而居不得相見的,楊姝顯然是幸運了很多。再者,詩詞的另一個魅力就是含蓄,本詞的就是對皇帝有含蓄的指責,李之儀把自己比作相思的女子,閨怨其實是仕途的不得意,自己對皇帝是忠心耿耿,但屢遭奸臣陷害,根本得不到皇帝的理解,自己的心與皇帝的心距離可以用長江頭與長江尾來比喻。翻開歷史就會發現,北宋最為黑暗的時候就是宋徽宗趙佶所在位期間,趙佶是個頂尖的藝術家,他創造了“瘦金體”,其藝術成就可稱天才。但他絕對不是個好皇帝,他醉心於藝術研究,把朝政交給了蔡京、高俅、童貫、楊戩等四大奸臣,蔡京為了投皇帝所好,在民間蒐集“花石綱”,各種花草、珍石從蘇杭運往京城建設園林,沿途搜刮民脂民膏,引起巨大的民憤。蔡京在朝堂之上更是隻手遮天,所有政見不和的人都被罷官、流放,反而他的親信都被重用。李之儀被蔡京陷害貶官太平州後,面對滾滾長江水,發出了“只願君心似我心”的吶喊,但皇帝的心早已歸了蔡京,“昏君病”是無藥可醫的。

熱戀中情侶往往不在乎距離的遙遠,遙遠也難阻心與心的交流,花前月下與青春嬌美共同印證浪漫的愛情,熱戀中的女孩更容易迷戀記憶中的美好。本詞當中所描繪的女子,這樣描述與情郎的距離“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這長江頭與長江尾,也許是距離的遙遠,也許是身世差異巨大,也許是迫於無奈的分開,總之相距遙遠,但在懷春女孩的心裡,這距離不足以阻斷相思相信愛情的美好。更何況還有長江水互相傳情,所以言到“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雖然相思日甚、相見無緣,但我們有共同的屬性啊!喝的是同一長江水。也就是說,我是以長江寄託相思,你喝到長江水也應該想到我,有長江在我們的感情就不會斷絕。詞的上片隱約間道出相思之苦,並對長江寄託愛的信心。此時的李之儀,遠在太平州,其實還是心繫朝廷的,江山社稷聯繫著君臣共同利益,皇帝可以負臣,但臣不可以負君,這種矛盾心理就好像眼前的長江水,長江水阻斷了戀人的往來,但必定“共飲長江水”可以慰藉相思。“日日思君不見君”這是本詞的主旨,可見詞人非常希望再次得到皇帝的信任,即使“不見君”也會“日日思君”。後來,李之儀得到平反,皇帝願意再次招他進京做官,是有機會再次“見君”的,但他已經年老多病,也無力面對朝廷的紛爭,選擇了終老太平州。

詞的下片則是緊接上片,感情進一步迸發。由於天天思念而不得見,長江水天天流來流去,怎麼就是不見情郎歸來啊?開始由愛轉恨,一恨長江水的阻隔,二恨自己的空相思。“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長江水悠悠東流,何時才能停歇?我的相思之恨,何時能止住?言外之意,長江水不止,相思之情就不消。這是反反覆覆的情思,剪不斷理還亂,同時也表明了對愛情的執著,這句詞取自民歌《上邪》:“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和,乃敢與君絕。”意思是什麼時候山上沒有山坡了,江水枯竭了,冬天響驚雷了,夏天飄雪了,我才與你分別。把愛情的樂章唱到了最高潮,感情爆發到了頂點,接下來該怎麼唱呢?繼續高?高不上去了!那就降下來,平靜收尾吧!“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只是希望你的心和我一樣,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相思之情。這是女子的想象了,這樣的想象自然會使自己得到精神的慰藉與感情的滋潤,看上去是一種相思的解脫,其實也是對愛情的一種昇華,由自己單方面的相思化成二人的共同期許,還是對愛情充滿信心的。詞的下片,以恨開始,以不相負作結,親真意濃,感情脈脈,相見無期而不放棄希望,這就是愛情。當然李之儀的為官生涯也是跌宕起伏、屢遭貶謫,但對皇帝的忠心始終不二,有怨言、有批判而不是真正的“恨”,他也真是希望大宋江山能永葆青春,不負他為官之苦。


宋詞解讀之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原創)​李之儀和蘇軾是很好的朋友,李之儀曾經拜蘇軾為師,性格頗為相投,同樣也是為官清正、剛正不阿,就連曲折的為官生涯也很相似,就是屢遭陷害、遠調為官。據說,李之儀在被貶太平州前,曾經被任命為京官,但由於他和蘇軾關係好,不能就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