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傳》小說連載,召良帥賢后賜旗,民族英雄,值得一讀

第四十七回 擒叛臣虎將勤王 召良帥賢后賜旗

原著: 錢彩

話休絮煩。單說岳爺一路來至潤州,會見了韓元帥。兩人說了些國家之事,即便辭行。韓元帥送了一程,兩人分手而別。嶽爺到了臨安,進朝見駕。天子大喜,命岳飛官復舊職,待平寇之後,再行升賞!嶽元帥謝了思。天子傳旨,命兵部發兵十萬,戶部支撥糧草。嶽元帥辭駕,就要祭旗發兵。高宗問道:“元帥此行,先平何寇?”岳飛奏道:“先平了九龍山楊再興,後平太湖。”高宗聞奏大喜,即賜御酒三杯,以壯行色。嶽元帥謝了恩出朝,到營中,令牛皋帶兵三千為先鋒。又命公子岳雲趲催糧草軍前應用,吩咐道:“糧乃三軍重事,可曉得軍中一日無糧,三軍就要鼓譟!不可視為兒戲!”嶽公子領令而去。元帥大兵隨後起行,一路上,但見:滾滾人行如洩水,滔滔馬走似狻猊。風聲吹動金鐃壯,雲影飄揚聖賜旗。

先說牛皋一路上穿州過府而來,到了山東九龍山。軍士報道:“前面是九龍山了。”牛皋道:“搶了九龍山,然後紮營。”軍士領命,一齊來至九龍山下吶喊。

那邊嘍羅報上山來說道:“有宋將在山前討戰,請令定奪。”楊再興聞報,隨即帶領嘍羅下山來,一字排開,便叫一聲:“那裡來的毛賊,敢到此地來尋死?”牛皋大喝道:“你這狗強盜,見了俺牛老爺,還不下馬受縛?”楊再興道:“嚇!你就是牛皋麼?不是我的對手,且等岳飛來會我罷!”牛皋大怒,提起鐧便打,楊再興掄槍招架。戰有十二三個回合,牛皋戰他不過,只得敗下陣來。楊再興也不追趕,回山去了。牛皋敗下來,傳令三軍,離山數里下營,候元帥大兵到來。

《岳飛傳》小說連載,召良帥賢后賜旗,民族英雄,值得一讀

不一日,嶽元帥大兵已到,牛皋出營迎接元帥。元帥問道:“牛皋,你曾會戰麼?”牛皋稟道:“有一個賊子,白馬銀槍,戰有十二三個回合,小將敗了,他也不來追我,故此不曾再戰。”眾將聽了,都微微笑道:“如此說,牛哥打了敗仗了!”

元帥又問道:“那人叫甚名字?”牛皋道:“這卻不曾問他。”嶽爺道:“牛兄弟!

你隨我出兵多年,還是這等冒失,連姓名也不問,就與他動手。倘然立了功,那功勞薄上怎麼樣個寫法?下次交戰,必須要問了姓名,然後打仗。可記得當年你在汴京小校場中會的楊再興?你前日會戰的,可是他麼?”牛皋連連點頭道:“小弟一時卻忘了,正是此人。”元帥大笑道:“既然是他,你那裡是他的對手!待我明日親自出馬,勸他歸順了,豈不是好?”

到了次日,天尚未明,元帥吩咐:“擂鼓!點齊眾將隨我出陣。”眾將上前稟道:“殺雞焉用牛刀!諒一草寇,待末將等前去拿來,何勞元帥親自出馬?”嶽爺道:“列位有所不知,非我今日要立功。只因這個楊再興乃是一員虎將,本帥親自出馬去,收降這個英雄來做個臂膀,相助國家,故爾要親自出馬。還有一說,為兄的今日出戰,若我勝了他,也不要賢弟們上前;為兄的打了敗仗,也不要賢弟們上前。違令定按軍法。”從將齊應一聲:“得令!”又有上前來稟道:“元帥可帶末將等去,看看元帥怎麼樣一個戰法。”元帥道:“既然如此,皆可同去,只不要上前幫助就是。”說畢,竟出大營,來到九龍山下討戰。眾將俱在後頭觀看。那邊嘍羅飛報上山,楊再興領兵下山來會岳飛。嶽爺抬頭觀看,那楊再興怎生打扮?但見:頭戴鳳翅銀盔,身穿魚鱗細甲。手執滾金槍,腰懸竹節鋼。

村一件白戰袍,跨一匹銀鬃馬。面白唇紅,微須三綹;腰圓膀闊,頭大聲洪。真個是:英雄蓋世無雙將,百萬軍中第一人!

嶽元帥拍馬上前道:“楊將軍,別來無恙?”楊再興聽了,便道:“岳飛,休得扯謊!我和你在何處會過,今日在此講這鬼話?”嶽爺道:“將軍難道忘記了麼?

曾在汴京小校場中,與將軍會過一次!”楊再興想了一想道:“嚇!你可就是那槍挑小梁王的岳飛麼?”元帥道:“然也!我有一言奉告,將軍乃將門之後,武藝超群,為何失身於綠林?豈不有拈祖宗,萬年遺臭!況將軍負此文武全才,何不歸順朝廷,與國家出力,掃平金虜,迎還二聖?那時名垂竹帛,豈不美哉?”楊再興呵呵笑道:“岳飛,你且住口!我楊再興豈是不知道理之人?當日宣和皇帝,任用蔡京、童貫等一班奸佞。梁師成督造岳廟,大興工役;朱囗採辦花石綱,竭盡民膏。

又聽奸臣與金人約會攻遼,以致金人入寇,傳位靖康,懦弱無能,俱被擄了。若果有中興之主,用賢去奸,奮志恢復,何難報仇雪恨,奠安百姓?無奈當今皇帝,只圖偏安一隅,全無大志。不聽忠言,信任奸邪,將一座錦繡江山弄得粉碎!豈是有為之君?你不若同我在山東舉義,先取了宋室,再復中原,共享富貴。何苦輔此昏君!你若不聽我言,只怕將來死無葬身之地,懊悔無及也!”嶽爺道:“將軍差矣!

為臣盡忠,為子盡孝。生於大宋,即為宋臣。況你楊門世代忠良,豈可甘為叛逆,玷辱祖宗!若不聽我良言,只得與你決一勝負。”楊再興道:“岳飛,你豈不知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我是好言相勸。既然不聽,不必多言,放馬過來!”

《岳飛傳》小說連載,召良帥賢后賜旗,民族英雄,值得一讀

嶽爺道:“住著!我和你各把兵將退後,只我一個對你一個,各顯手段。”楊再興道:“如此甚好!”即命眾嘍羅退回山寨。嶽爺亦傳令眾將退後,不許上前。二人兩馬催開,雙槍並舉。但見:嶽爺爺槍舞梨花,當心便刺;楊再興矛分八叉,照頂來挑。

這個槍來,猶如丹桂簇;那個矛去,好似雪花飄。真個是:戰作一團,不分勝負;殺做一處,難定輸贏。

二人大戰三百餘合,不分勝負。看看天色已晚,各自收兵回營,約定明日再戰。到了次日天明,嶽元帥帶領眾將又至陣前。楊再興早已等候。嶽元帥吩咐眾將,退下三箭之地觀看,如有上來者斬。兩個撥開戰馬,掄槍交戰。一個前披後撥,一個左勾右挑,好似:兩條龍奪食,一對虎爭餐。

二人正在大戰,不分勝敗。不道那岳雲公子解了兵糧來到營門交割,那軍士回稟公子:“元帥不在營中,親自與楊再興交戰去了。”岳雲即叫軍士們看守糧草,一馬跑到陣前來看,但見父親與那員賊將廝殺,眾位叔父一齊遠遠的觀看。牛皋一眼看見是岳雲,便道:“侄兒,你來得正好。快些上去幫助你父親,拿了這個強盜,就完了事了。”岳雲不知就裡,便應聲:“曉得!”把馬一催,出到陣前叫道:“爹爹少歇,待孩兒來拿這逆賊。”那楊再興喝聲:“住著!岳飛,你軍令不嚴,還做什麼元帥?我不與你戰了。”撥轉馬竟自回山。嶽爺紅著臉,只得收兵回營。

到帳中坐定,岳雲上來交令。元帥大怒,喝叫左右:“與我把這逆子,綁去砍了!”岳雲茫然不知緣故?眾將心中是明白的,連忙一齊跪下,苦苦求饒,說道:“公子解糧才到,不知就裡,故此犯了軍令,求元帥開恩!”元帥道:“眾將求饒,放他轉來。死罪饒了,活罪難免,與我捆打四十!”軍士只得把公子捆翻,打到二十棍,牛皋在旁想道:“這個明明是我害他打的。”連忙上前稟道:“牛皋代侄兒打二十,求元帥恩准!”嶽爺道:“即是兄弟說了,看你面上,免打放起。”叫張保:“你可將岳雲背上山前,對楊再興說:‘公子運糧初到,不知有這軍令在先,故此莽撞。本要斬首,因眾將求饒免死,打了二十大棍,送來驗傷請罪!’”張保得令,背了公子往九龍山來,到了山前,將公子放下,對守山嘍羅說知。

嘍羅上山報知大王。楊再興下山來看,只見張保跪下稟道:“這是公子岳雲。為因解糧才到,不知有這個軍令,故爾冒犯了大王。元帥回營,要將公子斬首以正軍法。

眾將再四討饒,故此打了二十大棍,送來驗傷請罪!”再興道:“如此還象個元帥。

你回去,可約你元帥明日再來會戰。”張保答應一聲,依先背了公子回營,來見元帥,把楊再興相約再戰的話稟明。

這日,天色已晚,元帥退至後營,岳雲、張憲兩邊站立。元帥迴轉頭來,見那岳雲淚流滿面。嶽爺道:“為父的就打了你這幾下,怎麼敢如此懷恨,這時候還在流淚麼?”岳雲道:“孩兒怎敢怨恨爹爹?只因想起太太若在時,聞得孩兒受刑,必定要與孩兒討饒。一時動念,故此流下淚來。”嶽爺聽了此言,不覺傷心起來,便道:“你去安歇了罷!”岳雲答應,遂與張憲一齊退出後營。

嶽爺獨自一人坐在那裡,心頭納悶,就靠在桌子上矇矓睡去。忽見小校來報:“楊老爺來拜。”嶽爺思想:“那個什麼楊老爺?”正待要問,只見外邊走進一位將官來,頭戴金盔,身穿金甲;面方耳大,五綹髭鬚;威風凜凜,雄氣昂昂。嶽爺即便起身迎接。正是:人生異地無相識,大海浮萍何處來?畢竟不知那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岳飛傳》小說連載,召良帥賢后賜旗,民族英雄,值得一讀

圖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