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員工爲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導讀:有句俗語叫“鞭打快牛”,講的是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位農夫有一頭水牛和一頭黃牛。

農夫拉著兩頭牛犁田,他先給黃牛套上犁枷,但黃牛任憑他怎麼吆喝就是不走,折騰半天沒犁了幾路田。

無奈之下,農夫換上水牛,水牛不用吆喝就主動拉著犁往前走,但農夫還是不斷地鞭打水牛。

水牛很是不解,就停下來問:“主人,我已經盡心盡力地幫你拉犁了,怎麼還老是打我?”

農夫說:“黃牛不拉,只有你拉,不打得你跑快些,什麼時候才能犁完田?少廢話,快走!”說罷又是一鞭。

多次挨鞭子的水牛想:自己跑得越快,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機會就越多,而黃牛卻在旁邊悠哉遊哉地吃草,真不公平!

最終,它掙脫犁枷跑了。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思考:幾乎所有人第一反應都是覺得這樣不公平,為什麼辛苦付出的還要受罰,還要付出更多。其實這樣沒有問題。問題出在,老闆都清楚能者多勞,卻忘了多勞多得這句話。

在團隊工作中,“鞭打快牛”的事,也是屢見不鮮。

幹工作越快的人發現,總會有更多的工作安排下來;而那些慢悠悠的人,卻一直工作量比較少。

能夠克服困難的人,總是在不斷地克服困難;不善於克服困難的人,卻總是可以得到較容易完成的任務。

工作業績突出的人,總是會迎來更高的業績目標;而那些業績目標低很多的人,一樣可以靠任務完成率拿到不菲的回報……

慢慢的,“快牛”也沒了心力和動力,變成了“慢牛”,或者乾脆“憤蹄”離去。更有甚者,有的“快牛”在情緒影響下,成為團隊的離心力和破壞力。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鞭打快牛”的悲劇,實質上是領導力不足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不追究“慢牛”為什麼是“慢牛”

故事中,不願意幹活的是黃牛,捱打受累的卻是水牛。估計農夫沒有想過,為什麼黃牛不幹活?是不會還是不願意?又為什麼不願意幹?領帶對待員工也是一樣,一定要搞清楚消極懈怠的員工為什麼這樣。而不是把積極努力的員工也給逼成了消極懈怠的員工。把工作分給不擅長的團隊成員,並且不加指點,就是把“快牛”變成“慢牛”;把工作分給身體精神狀態不好、主觀意願不強的“快牛”,一樣會變成“慢牛”;工作分配不公,“快牛”心生芥蒂,同樣會變成“慢牛”。

2不能及時激勵“快牛”

故事中,水牛多幹活,不但沒有得到任何激勵,獎勵。反而挨鞭子,最終只能罷工或者“掙脫犁枷逃跑”。領導要明白一點,對於優秀員工的激勵一定要及時到位。不公平感正是源自付出與回報的價值對比。對於付出更多的優秀員工,一定一定不能假裝視而不見。甚至認為理所當然。否則,優秀員工心有不滿,而那些團隊後腿們卻樂在其中,那麼整個團隊就會變得更加懶散。負能量爆棚,這就是團隊報廢的前兆。

3對“慢牛”鞭策不足

當你找到團隊慢牛後,就兩種處理結果,要麼讓慢牛變成快牛,要麼賣了或者殺來吃肉。對於員工更是如此,你不是做慈善的,公司也不是用來養閒的地方。當你找出消極懈怠的員工時,要麼讓他變成積極優秀的員工,要麼驅離。因為這樣的員工沒有存在的價值,只會給團隊和領導帶來無盡的麻煩和困擾。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提升團隊領導力,避免“鞭打快牛”的不良影響,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讓“快牛”不要變成“慢牛”

讓“快牛”不要變成“慢牛”,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基於工作特長分配工作與控制過程,是科學;針對團隊成員個性特點分配工作與優化過程,是藝術。讓“快牛”不要變成“慢牛”,其核心是其需求的洞察和滿足。一切能夠滿足其需求的行為都是對其有價值的行為。只有設身處地從每個團隊成員的角度出發,在工作組織過程中及時洞察其需求及情緒,才能防範於未然,保持團隊的戰鬥力。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2、使“快牛”變成“快快牛”

使“快牛”變的更快,就要對“快牛”進行及時激勵。激勵一般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物質激勵一定要及時兌現,不要給團隊成員不切合實際的許諾,否則,一旦最後沒有達成所願,不但“快牛”會有種“卸磨殺驢”的憤慨,恐怕團隊負責人也會從此失去了威信。在矯正價值觀和情緒影響方面,物質的誘惑遠遠沒有精神的引導來得有效。給予團隊成員口頭嘉獎、在團隊中樹立榜樣、適當授權、讓其承擔更高層面的工作、指導其進一步成長等等,都是精神激勵的重要舉措。使“快牛”變的更快,也要給其喘息調整的機會,保持可持續發展。讓牛耕種,前提是要喂好糧草。“快牛”多幹活是肯定的,但是,鞭打快牛也得有個限度,否則只能“掙脫犁枷跑了”。因此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任務安排要鬆弛有度,及時讓“快牛”休養生息,以備下一次“戰鬥”。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3、讓“慢牛”成長為“快牛”

在團隊工作中,不能任由“慢牛”一直無改善的存在。能力是在實踐鍛鍊和學習中不斷提高的。鞭子打在“慢牛”身上就是要勇於趕“鴨子”上架,放手把能力較弱的“慢牛”推上前臺,迫使他們潛心學習,勇於實踐,逐步提高本領。在不斷給“慢牛”壓擔子的同時,還要幫助其不斷審視並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調整步伐,促使其儘快成長為“快牛”。團隊“1+1〉2”的合力效用,是我們一直期望的理想狀態;遺憾的是,團隊“1+1<2”的合力效用,卻是團隊工作中的常態。激勵“快牛”,鞭策“慢牛”,促進團隊合力實現“1+1〉2”,團隊才能基業長青。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其實,我們經營企業就是在經營人,經營人就是經營人心,經營人心就是經營人的需求和動力。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應該怎樣建立具有激勵性的薪酬績效機制,讓員工自發的幹、為自己幹?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正如摩拜創始人胡瑋煒總結創業3年的心得:管理要符合人性,不要考驗人性。

企業管理遵循人性通過利益的驅動來破解各種管理難題。我們在構建企業的績效激勵機制的時候應遵循:數據說話、結果導向、效果付費、價值分解、薪酬分塊。

那麼如何做到以上幾點呢?中國績效研究院李太林院長推薦: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KSF薪酬全績效——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老闆:員工為什麼覺得“乾的越多越吃虧”?“鞭打快牛”暴露人性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PPV薪酬全績效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績效核能》行動版 KSF薪酬績效指導手冊積分式管理PPV量化薪酬

購買此書後,可獲得特別禮物:

  •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 2、KSF和合夥人學習視頻;
  • 3、線上輔導1小時。
  •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總結:

管理是被動的,激勵是主動的。管理是別人要求的,激勵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點是不喜歡為別人做事,卻願意為自己做事。如果一個管理者還是把過去幾十年的管理方法來管理現代的員工,那隻會把員工管跑。企業人員流失嚴重,穩定性不強,那企業老闆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別一味指責別人。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運營人員|姚老師,對此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 歡迎評論、交流(請留下你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