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價暴漲26%,創上市以來新高,讓雷軍身價超過王衛?

7月9日,小米集團正式在香港掛牌上市,發行價區間為17-22港元,而小米IPO最終定價為17港元,這意味著,資本市場當初只接受了小米定價區間下限的17港元。

7月18日,小米(01810.HK)股價早盤突破22港元關口,最高觸及22.20元。較7月9日開盤價的16.6港元/股,已上漲26%,較其17港元發行價上漲23%,創上市以來新高,小米市值也逼近5000億港元。此輪小米突破22港元后,雷軍身價也隨之“暴漲”。

小米股價暴漲26%,創上市以來新高,讓雷軍身價超過王衛?

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雷軍個人身家升至195億美元,躋身中國富豪榜第6位,超越順豐的王衛(172億美元)和丁磊的(159億美元)和李彥宏(150億美元)。馬化騰和馬雲分別以418億美元和409億美元穩居中國富豪榜前兩位。許家印、王健林、楊惠妍佔據富豪榜第3、4、5位。

此外,因為其市盈率已經超過50倍,小米也超過了騰訊、阿里巴巴和微博。事實上,在過去八年中,小米最受人稱道的是兩件事。第一,是以互聯網模式做高性價比的手機,迅速起家,推動了智能手機產業效率和銷售上的變革。“以互聯網模式做手機”、“性價比”也成為了小米的標籤。

自小米誕生後,他身上的標籤就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雷軍強調小米科技不是手機公司,而是互聯網公司,其實從“小米科技”的名字由來就可以一窺該公司的想法及初衷。

小米股價暴漲26%,創上市以來新高,讓雷軍身價超過王衛?

雷軍也剖析他個人的經營理念,小米科技所重視的並不是賣出多少產品,而是“這一款產品是否讓所有用戶尖叫”、“用戶願不願意推薦給其他人”。他所認為的成就感,就是“開了一個小餐館,但天天有人排隊”。

不過根據小米招股書披露,小米更像是一家硬件公司。小米來自硬件業務的收入佔比超過九成,其中手機業務收入為805.6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70.3%;IOT與生活消費品的營收為234.48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20.5%;互聯網服務的營收94.96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8.6%。

值得一提的是,首日開盤後,小米股價隨即跌破17港元發行價。小米此次上市,將成為科技公司上市的晴雨表,可以說,很多科技互聯網公司命懸於線,這線就是小米。如今看來,眾多科技公司從小米上市看到更多的是希望。

小米股價暴漲26%,創上市以來新高,讓雷軍身價超過王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