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王衛好榜樣

学习王卫好榜样

文|芙蓉王

二月最後一天,劉強東牽著奶茶妹妹出現在了宿遷,甜蜜恩愛,再次榮歸故里的東哥,當眾宣佈給老家捐贈1億人民幣。而因為兩人的牽線搭橋,奶茶妹妹的母校南京外國語學校也將落戶宿遷。

其實,劉強東已拉著奶茶妹妹強行上了好幾次娛樂兼科技版的頭條。以至於有人笑稱,劉強東與奶茶妹妹合體是京東公關的核武器,足以對阿里構成核威懾。

與劉強東的高調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順豐的霸道總裁王衛卻因為過於低調,激發了寶寶們的好奇。幾乎在同一時間,所有媒體都在幫王衛計算他離中國首富還差幾個漲停板。

一週前,順豐藉著鼎泰新材的殼,登陸A股後一路飆漲,王衛的財富一度超過馬雲,離內地首富的寶座一步之遙。

王衛有機會問鼎首富要感謝這個瘋狂的時代。無論是當年的全通教育,還是暴風科技,只要有點概念的公司上市,都會遭到了一番熱炒,市盈率暴漲。

股市還真是一個容易造首富的地方。往回看,端著鐵飯碗的丁磊從寧波電信局下海後,去深圳找了一趟網友馬化騰,當時兩人堅信互聯網有前途。2003年,三石哥靠著《大話西遊》帶來的股市利好登頂首富,然後就過上了養豬、打遊戲、開跑車的幸福生活。2004年8月,盛大網絡在納斯達克上市,股價一路攀升,成為納斯達克市值最高的中概股,31歲的陳天橋成為擁有90億人民幣的新任首富。往後,包括馬化騰、王健林、馬雲都是因為股價的起伏,在首富的位置上數次更替。

但相比於其他幾位,王衛的江湖傳說,稀缺又神秘。

敲鐘當天,王衛是穿著牛仔褲和休閒夾克出來的,活脫脫一個路人甲形象,要不是身邊工作人員簇擁著,不認識的人還真以為他走錯了場子。王衛如此隨性而為已非首次,根據江湖上流傳出來的僅有幾張照片,王衛大多是牛仔褲配運動鞋裝扮,即便對方是投資人,或者是省部級領導。

幾天前,網上曾瘋傳史玉柱的一張照片,在一群西裝革履的高管面前,營銷狂人史玉柱穿著紅衣白褲就出來了,看得人滿屏尷尬。這種感覺就像放著貝加爾湖的背景音樂,你非要來一段二人轉。馬雲也是操碎了心,沒少為這事吐槽這位好友。

但網友們的解讀才看到了精髓,這才是成功,不管在什麼場合,想怎麼穿就怎麼穿。看來以後成功的標準不能光是財務自由了,還得加上穿衣自由。

這是王衛第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這位創業18年只接受過一次媒體採訪的神秘人物,在感謝了各路人馬之後,第一句話居然是提醒自己要更加謹言慎行,“少說話多做事”。

聽到這句話的媒體人真的要一口老血噴了出來,原本以為可以趁著上市機會採訪王衛,現在看來要泡湯了。而營銷號也都在等著“王衛牌”的雞湯,顯然,光有“馬雲最尊敬的人”這一個點已經細節不夠用了。

在接觸公眾這一點上,南北方差異很大。北京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愛往外說,錢未到賬,通稿先行。東拉西扯一大堆,最後發現還只是一個demo。想當年,某電商企業切個西紅柿都能搞出點緋聞,某支付企業說好了不收費轉身就翻臉,手機界更是動不動就跑分,吊打喬布斯。

廣東出富商,從清朝時的廣州十三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春天畫的一個圈,廣東經濟一直走在了先富的行列。如今,在商界排得上號的,順德有碧桂園楊國強、美的何享健,深圳有華為任正非、大疆汪韜,潮汕則出了李嘉誠和馬化騰等知名企業家。而這些人的共同特點都是悶聲發大財,不願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

“微信之父”張小龍自從跟了馬化騰之後,變成了見首不見尾的產品教父,除了每年微信公開課出來溜一圈,幾乎不接受媒體採訪。大疆無人機的汪韜也是同樣做派。

王衛是媒體界最緊俏的採訪資源。當年,《創業家》專門派出記者,苦尋王衛,最終也沒有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

甚至有人專門通過郵政部門領導給王衛遞話,也無果。另外一位行業報主編則一直想邀請王衛“來編輯部坐坐,不是採訪,就是內部交流”,王衛最終沒有出現在這家報紙的編輯室裡。知名媒體人秦朔約採訪也被婉拒,“總裁不接受採訪的初心不變,實在為難”。

王衛不出來或許是有道理的。當年好不容易出來接受了三家媒體採訪,本著有問必答的精神,結果新手上路,一不小心就翻了車,還被媒體揪著打臉。

當時王衛對媒體說,“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這一點,與任正非選擇華為不上市的原因很像。

原本說的是順豐不上市,沒想到6年後順豐卻成了深市老大,這就尷尬了。王衛信佛,雖然不是出家弟子,但也不打誑語,本來就沒說幾句,沒想到還踩到了坑,以後乾脆還是偷偷樂吧。

其實,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互聯網圈,完全不必有心理負擔。太多企業上午還義正嚴辭地闢謠,嚷嚷著要發律師函,下午就能面帶微笑宣佈傳聞成真;還有些女同志,十億賭局轉身就成了玩笑話。顯然,王衛同志還是不熟悉圈子的套路。

2011年4月,外界首次看到王衛與人民日報的記者談笑風生。王衛在採訪中表達得大氣得體,“中國民營快遞能走多快、走多遠,和政府的決心不無關係”,“我們並不是說非要政府給多少補貼,一些小問題企業自己會想辦法解決。關鍵是國家大的政策環境要支持民營快遞企業發展”。

但王衛接受採訪的一個重要背景是,新的《郵政法》剛剛實施,新法規承認了民營快遞公司的合法地位,但也明確規定,外商不得投資經營信件業務。順豐和王衛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回來了。

王衛是香港籍,在相當長時間裡,順豐都是一家港資獨資企業。2010年下半年,順豐將自己延續了17年的外資身份變更為內資,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民營公司。王衛也變成了深圳市民。

用王衛的話來說,中國民營快遞是先有了兒子才拿到準生證。順豐在2008年之前都還是沒有拿到準生證的“黑戶”,送個快遞還要偷偷摸摸。不知道剛剛拿到網約車牌照的程維同志,是不是有接受黨報採訪的準備。

“我相信,只要國家大的政策環境不變,中國民營快遞企業五年之內一定會有一些亮點!”王衛話不多,但切中要害,這或許是王衛把媒體處女秀獻給人民日報的重要原因。

只是心疼那位敬業的香港記者,當年為了拍到王衛,硬是在順豐深圳總部蹲守數日,派收了300個包裹。

低調的另外一個原因,或許與人身安全有關。《創業家》在尋找王衛的文章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2005年的時候,有一群新認識的朋友跟王衛一起吃飯。飯後,大家坐上了王衛的越野車,準備再去一個別的什麼地方玩會兒。王衛開車,沒多大一會兒,在拐了一個大彎之後,王衛打了個電話。他在電話裡說:“沒事,你們走吧。”有人回頭,看見後面跟著有輛奔馳車,它一個急停,掉頭就消失在濱海大道的車流裡。

人們總算有理由相信,香港槍戰片除了編劇腦洞大開,很多也是取材現實。人在江湖飄,真的是難免要挨刀。

順豐剛開始走的是加盟路子,那些店鋪掛著順豐的牌子,但都是獨立的王國,很難受控制。這種路子的優點是擴張快,但歷史的教訓是,諸侯林立往往意味著混亂。不久前,圓通還因為加盟商不配送,搞得這個幾十億的企業就這麼“被倒閉”了。

王衛從2002年開始就決定不帶加盟商玩了,加盟制轉為直營制。而已經加盟的商戶只剩下兩條路:要麼被收購,要麼滾蛋。利益的對抗必然劇烈。據說,因為這事,王衛身邊常年僱有4-6個保鏢。

今天,順豐的股票又綠了,漲停板沒有如期到來。但外界的騷動並沒有影響王衛的低調作風。往後,人們也很難看到,這位神秘的大佬會出來跟人打個嘴炮,或者跑到烏鎮組個飯局,當然,也不可能教大家定個多少億的小目標了。

学习王卫好榜样

想上市,就看創業家

想融資,就看 i 黑 馬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商務合作:18515439462(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