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马上就到元旦了,南方和北方到底是吃汤圆还是吃饺子之争终于可以平息了,这一天,全国上下都会吃汤圆。南北方之争由来已久,不光是吃住行,就连穿衣佩戴也是可有特色。

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核雕

核雕是在果核上进行雕琢的传统手工艺,它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里的一朵奇葩。对于许多橄榄核初玩者而言,常常会听到“南工”和“北工”两个说法。根据地域分布的状况,人们习惯以长江为界,将核雕划分为“南工”与“北工”两大流派,北工以潍坊核雕为代表,南工

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一、雕琢材料的差异

潍坊核雕主要是用桃核为雕琢材料,并巧妙地利用桃核上的自然麻纹雕出各种作品。桃核质地坚硬,但周身有较深的果核纹络密布,所以设计及雕刻难度较高。

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苏州光福核雕则是以产自广东的乌橄榄果核为雕琢材料,乌橄榄核质地坚硬紧密,核壁较厚,肉质细腻,核身有核筋,但并不有碍创作和观瞻。

二、作品风格的差异

传统意义上,潍坊核雕作品布局简练,朴实大方,形成了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往往是敢于突破桃核固有形态的空间局限,在小物件上构造出大场景,且精于作品气势的构造,这种粗犷并非是粗劣,而是高度概括下的精炼。

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苏州光福核雕布局紧凑,柔美精致,具有细腻灵动的艺术风格。

三、发展轨迹的差异

潍坊核雕大约始于清末,并在二十世纪初期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新中国成立之后,潍坊核雕在全国范围内依然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微小的桃核雕作品也被我国政府曾被作为礼品馈赠外国使节。此后,潍坊核雕出现衰败,现在虽有了新的发展,但已然失去了它在我国核雕行业的霸主地位。

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光福核雕也大概源自清末,新中国成立后,光福核雕作品成为苏州市的外贸产品,红火了数年,但是在其他时间段,光福核雕大都默默无闻,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苏州光福核雕逐步占领了中国核雕的头把交椅,整个核雕行业发展都在以光福核雕为马首是瞻。

玉雕

中国玉雕工艺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探索与积累,形成了四大玉雕流派,分别为海派、扬派、北派以及南派,这四大玉雕流派风格各异,却又殊途同归,共同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玉器世界。而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玉雕界只有南工和北工之分。

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北派

“北派”,指京、津、辽宁一带的雕琢风格,豪放粗犷,节省玉料,刀工少,整体却有庄重大方、古朴典雅的特点。尤以北京的“四怪一魔”最为杰出。

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四怪一魔”即:以雕琢人物群像和薄胎工艺著称的潘秉衡,以立体圆雕花卉称奇的刘德瀛,以圆雕神佛、仕女闻名的何荣,以“花片”类玉件清雅秀气而为人推崇的王树森和“鸟儿张”张云和。

南派

“南派”,指广东、福建一带的玉雕由于长期受竹木牙雕工艺和东南亚文化影响,在镂空雕、多层玉球和高档翡翠首饰的雕琢上,也独树一帜,造型丰满,呼应传神,工艺玲珑,作工精致细腻,不惜费料,形成“南派”艺术风格。

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广州玉石雕刻工艺源远流长,造型典雅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通雕座件、镂雕玉球、组合镶嵌是“南派”玉雕的绝活。彼时,南工更有时代感,成为当下主流风格,其作品约占市场八成以上的份额。

分不清南方还是北方?看一眼就知道

无论是北工还是南工,其最初的形态都只是谋生的手段。随着被社会认可和自身的发展,他们的各自发展轨迹出现了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