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敗將領:他一生侍奉三位君主,率兵大破秦軍,一生從無敗績

秦國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不論是內政還是軍事,都是名列前茅,秦軍的戰鬥力也是以強悍著稱。但是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將領率軍把秦國打得大敗,他就是兵神吳起。吳起一生打了七十四場戰鬥,六十四場都是大勝,剩下的十場都打成了平手,是當之無愧的不敗將領。

吳起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年少時期就希望能在政治方面大展抱負,甚至有了一種近乎扭曲的渴望。他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為了能走上仕途,吳起不惜花費重金,結果家裡的錢都花得差不多了,也沒能謀上一官半職。

中國不敗將領:他一生侍奉三位君主,率兵大破秦軍,一生從無敗績

於是鄉里的人都在嘲笑他,一怒之下的吳起,把誹謗過他的三十多個人都殺掉了,並且在母親面前許下誓言,如果不能實現抱負,就絕對不回家。一直到他母親去世,吳起也沒能被重用,而且還沒有回鄉奔喪守孝,這種行為放到現在也難以被原諒。

他的師傅曾申也是因為這件事,聲稱沒有他這個徒弟。吳起也因為沒受到諸侯的重用,放棄了儒學,開始學習帶兵之道。當時的魯國是弱小的國家,齊國發兵攻打,吳起為了能揚名立萬,不惜殺掉自己的妻子,以表示對魯國的忠誠。

中國不敗將領:他一生侍奉三位君主,率兵大破秦軍,一生從無敗績

這種做法是非常殘忍的,但是也確實起到了效果。吳起最終如願以償,被魯穆公封為了將領。因為魯國弱小,所以齊國發兵只是想嚇唬一下,讓魯國主動割地賠款。吳起就順著對方的思路,主動向前來談判的使者示弱,並且讓他回去稟告齊宣公。

但是這一切都是吳起的計策,在齊使返回的路上,他帶著軍隊悄悄地跟在後面。等見到齊使回到了軍營覆命,再加上齊軍聽聞之後開始有了驕傲的情緒,吳起率軍突襲,打的齊軍手足無措,無奈之下只能撤軍,這也是吳起的成名之戰。

中國不敗將領:他一生侍奉三位君主,率兵大破秦軍,一生從無敗績

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本來應該受到封賞,但是魯國是孔子的故鄉,儒家思想的發源地。群臣們一聽吳起是殺了自己的妻子當上的將領,覺得這個人靠不住,於是一起向魯穆公進言,而且自己的主公季孫氏也被殺了,為了保命的吳起只能再次流落,開始尋找下一個歸屬地。

後來他聽說魏國的君主魏文侯禮賢下士,於是他又踏上了去投奔魏國的旅途,也是在魏國,讓白起真正得到了諸侯國的認可。魏文侯見吳起有過人的才能,便把他封為主將,讓他率領大軍,攻打秦國的河西地區,同時防止韓國的來犯。

中國不敗將領:他一生侍奉三位君主,率兵大破秦軍,一生從無敗績

當時的秦國實力已經是非常強悍了。但是面對吳起率領的魏軍,居然被打的節節敗退,一直退到了洛水,靠著河水修建了防禦工事,才勉強抵擋住了吳起的進宮腳步。後來想要報仇的秦國派了五十萬大軍前來攻打,吳起靠著五萬的兵力,就大敗了秦軍。

在魏國的好日子沒過幾年,魏文侯也去世了,之後他被朝中大臣所妒忌,又被趕走了。無奈之下他又跑到了楚國。當時的吳起已經是名聲再外了,所以楚悼王一聽說他來了楚國,立馬把他召到了麾下,很快就把他封為了令尹,這也是當時最高的官職。

中國不敗將領:他一生侍奉三位君主,率兵大破秦軍,一生從無敗績

楚悼王有野心,吳起有本事,兩個人一拍即合,吳起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雖然貴族們紛紛跳出來反對,但是背後有楚悼王的撐腰,他也並不畏懼。經過一系列的改革,讓楚國一躍成了諸侯國中的強國,各個諸侯國都非常忌憚。

我們不得不承認吳起的能力,他每去一個國家,都能迅速改變國家現狀,但是他的運氣也是非常糟糕的,楚悼王和魏文侯一樣,沒過多久就病逝了。因為在楚國進行了改革,惹怒了許多貴族,這已經讓他沒有了可退之路。

中國不敗將領:他一生侍奉三位君主,率兵大破秦軍,一生從無敗績

回到楚國之後就受到了圍攻,被亂箭射傷的他,跑到了楚悼王的屍體旁邊,但是最終還是被射殺。不過楚悼王的屍體也受到了損傷。肅王繼位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這些貴族誅滅,這也使得他變法的成果能得以保留。

後世認為其實吳起是故意跑到楚悼王屍體跟前的。他知道自己會被殺死,但是不忍心看著變法的成果被毀,所以用了這個方法,好讓繼位的肅王有誅殺他們的理由。奈何有平定亂世之才的吳起,最終也沒能看到天下安定。

中國不敗將領:他一生侍奉三位君主,率兵大破秦軍,一生從無敗績

也許是他對功名過於執著,才導致了悲劇的下場。不過吳起作為一位通曉儒,法,兵的全才來說,是無可挑剔的。他待過的三個國家都不是什麼強國,僅靠吳起的一人之力就能扭轉,對他的能力我只能用欽佩二字來形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