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碗米飯,成了多少人舌尖上的記憶!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五穀雜糧以米為首,東北素有“貢米之鄉”的美譽,水稻種植歷史悠久,但由於種種原因國人吃不到純正東北新米的現象一直存在,東北大米成了很多國人“舌尖上的記憶”。為了能讓國人吃上一口純正東北新米,放大鏡商城趕在新年前推出一款新米,在家就能煮出記憶中的味道,就算從未下過廚,做出的米飯一樣飄香四溢。

這一碗米飯,成了多少人舌尖上的記憶!

一、水好,米才好

水是米的靈魂,在大米的生長過程中,米粒其實是由灌溉的水逐漸凝結而成,只有純淨的水源,才可能生產出晶瑩純淨的大米,而【森廣農豐】新米的水源,正是長白山極少的特級水源保護地,水源受政府嚴格控制,禁止工廠建設,禁止水源汙染,如此才得以鑄造出【森廣農豐】新米至純之魂。

這一碗米飯,成了多少人舌尖上的記憶!

二、土好,米才好

大地是米的溫床,大米的大部分營養,來自於大地的供給,僅僅純淨的魂其實不夠,一顆健康飽滿的大米還需要有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一塊塊肥沃的田地就是【森廣農豐】新米心臟的保障,無農藥、無轉基因是【森廣農豐】新米向消費者的承諾,被脫離的稻殼,脫下的秸稈,都是這塊土地的下一年的天然有機肥料,生於大地,又迴歸大地,往復循環,才是天地正道。

這一碗米飯,成了多少人舌尖上的記憶!

三、耕好,米才好

種的好,才是真的好,當一粒米有了心,有了魂,接下里只需要塑造米的“形”,如何塑形?當然是通過農民伯伯們的辛勤勞動啦。【森廣農豐】新米沿用百年傳承的“古法耕種”模式進行種植,所有的種植環節均不違農時,在春風十里的五月,身為皇家貢種的【森廣農豐】新米在東北這塊黑土地上日漸壯大,經過育苗到“三葉一芯”時期,接由農民伯伯進行插秧種植,經過150天的精心培養,才孕育出福壽雙全的新米。自此,【森廣農豐】新米才擁有了自己完整的魂、心、形。

這一碗米飯,成了多少人舌尖上的記憶!

這個新年,不吃鮮肉,也要吃鮮米,【森廣農豐】17年新米,你值得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