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包利潤低至幾毛錢!沒了利潤的台州箱包產業還能走多遠……

仲夏時節,峰江下涇頭村。陳釔承在廠外不斷聯繫著箱包的訂單。八九月份是箱包生產的淡季,但是今年的訂單格外少。更令他感到擔憂的是,箱包生產的利潤一年不如一年。

台州路橋峰江街道的箱包產業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距現在有20多的發展歷史。十多年前,其生產的中端箱包曾受到全國各地的追捧,但是這一兩年間,不少箱包企業反映,市場受到兩面夾擊的困境。

一個包利潤低至幾毛錢!沒了利潤的台州箱包產業還能走多遠……

01

箱包生產企業大幅度減少

路橋峰江是我市箱包生產較為集中的區域,該產業也成為峰江特色塊狀經濟之一,在全省箱包行業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據統計,四五年前,峰江街道共有生產企業和加工場點560餘個,遍佈左川胡、施家、蔣僧橋、打網橋、後黃等8個村,從業總人數達到8000多人,年產值突破15億元,其中出口總額約3.8億元,基本形成了原材料供應、箱包生產、電腦繡花、印花以及輔助材料和縫紉設備等一整套完整的產業鏈。

而據峰江街道工作人員初步統計,目前峰江街道從事箱包生產的企業在288家左右

“由於人工成本上漲等原因,有的企業轉移到江西、安徽等地生產,有的企業乾脆轉行其他行業。”迪翔皮具算是峰江街道規模較大的一家企業,有近20年的生產箱包歷史,其負責人丁彩娟說,這兩年應該是台州箱包企業最為困難的一個時期。

02

一個箱包的利潤甚至低到幾毛錢

“現在箱包的利潤真的低。” 陳釔承說,自己做了18年的箱包生產加工,今年算是最不賺錢的一年,“四五年前,一個包還能賺個二三元,現在一個包的利潤都不到一元。”

同陳釔承有相同感觸有不少人。梁旭虹就是其中一個。

“要不是場地已經租了,機器設備也架起來了。不然,今年我也不想生產了。” 梁旭虹指著機器邊生產的那些包包說,“原本訂單報價在30元一個,但是白溝等地上來的報價就給拉到29元甚至更低,一番砍價下來,利潤被壓榨得幾乎給人白乾了。

“現在更可怕的是,市場上很多包包訂單還有部分要返回工廠的。” 陳釔承告訴記者,現在包包更新換代很快,一些市場上拿去的包包變成舊款賣不出去後,會被一些難纏的客戶退回來,“由於之前客戶就沒有給全訂單的錢,他們退回來抵債,我們也沒辦法。”

記者瞭解到,每到一定時期,峰江街道的箱包生產企業還會推出舊款處理包。“一個包就10多元,通常是虧本處理。” 梁旭虹搖搖頭說,然後一批來自印度等地外國人趁機要一大批去。

03

爆款時代,台州箱包產業遇到“雙面夾擊”

“2008年那段時間,台州的箱包產業最紅火,幾乎每家都有做不完的訂單,而且利潤可觀。”在談及台州箱包最得勢的時間時,很多箱包生產企業將思緒退回到十年前。

“那時,廣州生產高端箱包,河北、湖南等地的箱包質量不好,而台州生產的箱包質量定位於中端產品,質量可以價格又不貴,一上市就受到青睞。” 陳釔承說。

“現在卻不一樣了,台州生產的中端箱包受到多方限制。” 陳釔承感慨道,現在市場形勢很不利,“河北、湖南等地的箱包品質開始提升,產品性質在不斷接近,再加上他們那人工成本低,讓台州產品的優勢越來越小;而追趕廣州等地箱包產品的過程中,我們又遇到五金配件等環節的制約。“

據瞭解,目前臺州多數箱包企業都需要從廣州採購五金配件。

“而五金配件是現在箱包產品中比較重要的一環,企業要趕製爆款,都需要第一時間採購五金配件

。” 梁旭虹說,原來生產一款包包的週期可以延續到一兩年時間,五金配件採購慢一些倒無所謂;而現在一款包在一個月左右就會過時,所以,企業一定要快,“但是剛出了五金配件款式到達台州比較慢,而且價格高。如果晚一點,這些五金配件已經過時了。”

一個包利潤低至幾毛錢!沒了利潤的台州箱包產業還能走多遠……

“其實,很多箱包企業都想創立一個知名品牌,但是還未升級前,很多企業就開始遇到生存的問題了。“丁彩娟認為,在現在這個形勢下,企業之間抱團共同規劃產業發展變得越發重要,如再在本土打價格戰,會讓整個形勢更加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