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發布 「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

本報訊(記者顏 靜)小微企業已經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生力軍。為著力培育新產業、打造新動能、加快新發展,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主體活力和質量效益,打造“小而專、小而新、小而精、小而美”的微企集群,優化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發展環境,近日,我市面向小微企業(不含“規上”企業、“限上”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佈了《台州市“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2018—2020年)》。

這個計劃提出,台州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全市小微企業發展體制機制和創業創新環境顯著優化,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活力與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發展質量效益全面提升,經濟社會貢獻不斷加大。

具體來說,我市小微企業成長將實現六個目標,即總量規模更大、發展活力更強、主體質量更好、創新動力更足、外貿拓展更快、營商環境更佳。

在總量規模上,全市將新增小微企業5萬家以上,年均增長10%左右(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規下工業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達6%以上。全市計劃新增信息經濟、節能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端裝備製造和文創等新興產業小微企業1.2萬家以上,增速不低於15%;淘汰落後和嚴重過剩產能涉及企業420家,關停和整治“低小散”問題企業(作坊)3000家。

同時,我市將引導和支持2850戶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其中新轉公司制企業佔比80%以上,新增“規下”工業小微企業升“規上”600家以上,新增股份公司150家,實現主體質量的提升。

在創新動力方面,我市計劃新增科技型小微企業1000家,培育10家小微企業成為浙江省AAA級“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業。

未來3年,我市還計劃建成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20個以上,小微企業園(基地)總量超過100個,培育年生產總值百億元的園區20個;面向小微企業開放科研設施與儀器5000臺次,開放實驗室服務1.2萬批次,實現全市檢測資源平臺全覆蓋;台州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確保增速、戶數、申貸獲得率維持在合理區間,新增社區銀行、小微專營支行20家;稅收優惠政策實際受惠面達到100%。

為實現這些目標,接下來臺州將重點組織實施主體提質工程、科技創新工程、育新扶優工程、集聚規範工程、開放發展工程和金融助推工程這六大工程,建立信用激勵機制、融資創新機制和人才保障機制,優化政務服務平臺、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創建專業化服務平臺。以育新扶優工程為例,我市將推動小微企業由傳統行業為主向新模式、新業態轉型,重點引導小微企業從事八大萬億產業和歷史經典產業。擇優篩選一批優質小微企業和“拳頭”產品作為“浙江製造”培育對象,培育全國行業領先的“單打冠軍”“隱形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