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羣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社群電商

社群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社群電商顧名思義是依託於微信社群去實現銷售和服務的電商銷售形式。社群電商的核心就是影響力商業化,最關鍵的承載點在於微信群,而群由誰運營,銷售什麼產品、群員組成是誰、群的活躍度、信任度和粘性,決定了一個社群的商業變現能力。

2018年8月8日,落地薈協辦了有好東西媒體見面會。在這次媒體見面會上,數名主流媒體人有幸深度接觸到有好東西的創始人陳郢及運營團隊高管,在深入調研後大家收穫了極具價值的成功經驗。有好東西的極簡商業模型及極致追求好產品的理念,成就了僅憑400SKU撐起月流水8000萬的行業佳績。

社群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從商業模型、社群運營賦能、選品策略到供應鏈,有好東西運營的整個閉環設計以及整個平臺經營產品的調性,向我們傳遞的就是一個“好”字,這個“好”字是創始人陳郢、300多人的運營團隊、50位尋味師以及50000名甄選師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死磕的結果。

從尋味師到甄選師,死磕這個“好”字

有好東西所有的業務,是圍繞這兩群人和他們做的事情去展開。

一群人是尋味師,在有好東西,尋味師不僅僅只是採購的身份,更是專業的產品經理和買手,他們的任務是找到極致的好商品並做推薦。尋味師靠的是專業性,不是情懷和故事。他們必須具備豐富的供應鏈資源、專業的產品素養、深厚的產品打造經驗、良好的銷售溝通能力,擅長研究消費者需求,提煉和洞察消費行為,深入理解和探尋消費者的需求,在腦中分析銷售和消費的場景,像產品經理一樣打造好產品,保障每一個商品到用戶手上的交付體驗是非常好的,而不僅僅只是採購產品。

社群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目前有好東西一共50名尋味師,但他們每月上新目標僅為60個,對他們來說這是非常自豪的事。與不停追求SKU的商家不同,他們清楚,如果尋味師上架的新品過多才是問題,這無形中在拉低了有好東西與其他零售電商的選品差異。

尋味師對好產品的極致追求,不僅僅體現在打造產品這個動作上。除了在每個細分品類中打造最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外,他們還嚴格注重產品的更新迭代,如果發現更好的產品,一定會及時上新替換。

尋味師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時刻踐行有好東西的差異化戰略,在選品和產品打造上精選和深入供應鏈,這也是有好東西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基。

社群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還有一群人是甄選師,甄選師既是店主,也是消費者。他們分享高品質的好東西和提供商品銷售服務,來實現社交關係變現,既傳播美好價值,溫暖每一次互動,又能靠分享賺錢。

甄選師認可有好東西的好產品,同時他們的審美和消費觀也是被社群成員認可的,用他們個人信用背書做分享更易被轉化。甄選師會洞察銷售和消費過程中的顧客反映,反饋給尋味師,包括產品口感、包裝、健康等多方面。所有商品,只要有調整,不管是外觀還是配方,都會提前通知到甄選師。創始人陳郢及運營高管,每個月都會與甄選師面對面溝通三到四次,聽取來自甄選師的意見反饋。

社群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有好東西搭建甄選師賦能體系,為甄選師保駕護航。甄選師會獲得與自己相關的資訊和培訓,包含:場景賦能、內容賦能、運營賦能、工具賦能以及服務賦能等。有好東西協助甄選師打造差異化社群運營,通過提供高質量的圖文素材、短視頻、尋味筆記、曬單等社群運營素材,達成社群互動,以觸發銷售。

同時,嚴密的甄選師成長體系和精細化運營手段,幫助甄選師瞭解產品,培養技能,提高銷售技能和社群運營技能。

社群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尋味師對好產品的專業和極致,加上運營體系對甄選師的賦能,讓甄選師成為高品質、好產品的推薦專家,也成為社群意見領袖;讓她的每一次群內互動,都能保證用高質量的內容,促進銷售、復購、分享。

“好”東西買了才有復購

社群電商利用的是社群成員的強關係,通過分享產品鏈接、產品使用場景、產品生產過程等高質量的素材,隨時觸達消費者,達成購買。目前的環境就是引流難,拓新遠高於留存老客戶的成本,所以社群成交的關鍵在於維護忠實用戶,提高復購率。

社群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最優選擇就是提供差異化的產品,打磨品類殺手,在一個消費者可以感知到區別的細分品類裡,打造出一款令人驚豔的產品,讓她們認定這款產品只有好東西平臺的才是最好的。當然,好東西也一定是圍繞對用戶的消費需求深入洞察來選擇和打造的。正基於此,有好東西80%的銷售額來自於店主優選商品的銷售額,甄選師第二個月就會有90%進行終端銷售,終端會員第二個月會有40-50%繼續購買,平均五到六次,新用戶當月會購買兩到三次。

舉個例子,夾心海苔這款產品,從海苔的挑選到用油的標準甚至精細到芝麻的質量,有好東西都嚴格把控。用新鮮芝麻還是陳舊芝麻,口感完全不一樣,產品品質將會直接影響品牌帶給用戶的直觀感受。有好東西對“好”的追求極致到,甚至連包裝盒的馬口鐵都不放過,一定要確保能保證新鮮、味美、無防腐劑。這也是無數寶媽復購夾心海苔的原因,放心品質高性價比,好東西才能決定復購率。

“好”東西分享才有口碑

有好東西,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群模式零售平臺,是從供應鏈到社群的新模式。尋味師通過產地源頭找到好東西,通過平臺和社群交付給用戶,為千萬社群領袖賦能,打造有趣的輕購物社群。通過社群分享好東西賣貨,群成員對群的認知和期待也是一致的。

社群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社交電商,分享決定裂變,分享好東西,也會提高人品值和社群粘性。

有好東西通過地推獲取了第一批用戶,這批用戶通過購買平臺產品體會到產品品質好,平臺體驗良,分享有面子,還能賺到錢,就會開始裂變。同時店主被賦予了甄選師這樣的稱號,自己的使命感也會增強,就會認真去挑選產品去裂變。50000名甄選師因為自己分享甄選的好東西,人品值和社群的黏性也在增強。

市場從來不缺商品,反而選擇太多,人們不知道該怎麼選了。有好東西的尋味師通過專業的比對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服務做加法,為消費者做減法,輕鬆享受優選好物

社群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社群電商銷售和傳播的基石是信任,圍繞信任,就要改變打造產品和銷售的行為。有好東西整個價值鏈的所有動作,都是圍繞甄選師和會員放心來打造。目前的市場魚龍混雜:不是有機的,非說是有機;打了農藥,標榜成是綠色無添加……要知道,產品給消費者的信任度,直接決定了消費者是否願意復購,是否願意分享,是否正向傳播。有好東西靠專業性和踏實嚴謹的態度,腳踏實地的打造好東西,不走捷徑,不怕困難,換來寶貴的用戶信任,對渠道品牌和尋味師IP都起到了正向傳播。

“好”東西是社群電商的差異化競爭力

電商零售的核心,無非是圍繞“多快好省”四個點。例如盒馬鮮生,主打的是快這個點,以快為首要目標形成企業正向宣導。有好東西創始人陳郢非常清楚,什麼點能用錢能砸出來,什麼點需要用細節成就。有好東西打的就是“好”這張牌,堅持並專注於自己的優勢,把它做到極致。專注優質客戶,滿足優質客戶的品質偏好需求;專注品質商品,提供有溫度、可信賴的體驗;專注社群電商,利用信任打通關係精準傳播。

堅持發現好東西,堅持分享好東西,這件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的事,成就了有好東西8000萬的月流水,50000名甄選師的專注以及50萬會員的好成績。在有好東西這個平臺,分享好東西,可以說是一種理所應當的具有使命感的事情。就好像有一股向心力讓所有人都凝聚於此,共同為有好東西這個品牌創造價值。

這才是真正的有好東西,讓每個參與進來的人都成為更好的自己,願意輸出自己的能量成就別人。由此可見,有好東西的成功除了專注於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好的運營外,更重要的是給用戶傳遞一種理念:你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

社群電商做到月流水8000萬的有好東西,怎樣打“好”這張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