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是企業家,現在成小白領,這個曾讓人驕傲的身份消失了

“萬元戶”這個詞,估計很多90後、00後都感覺莫名其妙。

“萬元戶”指收入過萬元的人。現在很多人對一萬元人民幣沒什麼感覺,但在40年前的1988年,萬元戶相當於現在的土豪,說出來都是驕傲。

在1988年,當時一斤豬肉大概一元錢,10元就是最大的鈔票,1萬元妥妥的可以當土豪。福布斯2018年中國富豪榜上排第45名、資產66億美元的劉永行,在當時就是萬元戶。

30年前是企業家,現在成小白領,這個曾讓人驕傲的身份消失了

當時,劉氏兄弟是鵪鶉養殖戶,每賣一個鵪鶉蛋,可以賺2分錢,要賺到1萬元,需要賣出50萬個鵪鶉蛋,賺一萬元相當難。

所以,1988年你擁有1萬元的話,相等於一個基礎版的企業家。

有人測算過,80年代初,1萬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1百萬元。因此,當“萬元戶”受人羨慕一點不奇怪。

30年前是企業家,現在成小白領,這個曾讓人驕傲的身份消失了

但到了1998年,豬肉漲到4元錢左右,懷揣1萬元連企業家的門檻都進不去。不過,外企中高層的月薪一般在1萬元左右。嗯,1萬元約等於外企金飯碗。

那時候,月入萬元還是讓人羨慕,年入萬元就有混的一般的感覺。

日曆翻到2008年,豬還是那種豬,但肉價已經不是那個肉價,4元錢只能買不到半斤豬肉,1萬元相當於外企普通白領一月薪水,至於外企中高層,月收入已經突破2萬。這個收入儘管令人羨慕,但BAT等民營科技公司的薪水已經開始奮起直追。

2018年,也就是今年,1萬元僅相當於一線城市普通白領稅前月薪,卡在月光族的線上,一個不敢買房的收入水平。那層鍍的金沒有了,也就是超市堆著賣的普通瓷碗。

30年前是企業家,現在成小白領,這個曾讓人驕傲的身份消失了

在一線城市,1萬元都招不到帶點牛氣的員工。當然,你要叫人家“萬元戶”,估計想做朋友都難。

那麼,十年後,萬元戶相當於現在什麼收入層次呢?1980年至2017年的CPI平均數,大約為5.1%。也就是說,從2018年開始,每年CPI為5.1%,大白話就是錢貶值的速度為5.1%。

30年前是企業家,現在成小白領,這個曾讓人驕傲的身份消失了

2018年後,1萬元也按每年貶值5.1%計算,十年後,1萬元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5925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