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一代」爲何都有絕招?練不出來就回家種地!

在黃金一代中,幾乎每名球員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紀敏尚的策應和半截籃,鞏曉彬的狠勁和攻擊力,孫軍的傳球和三分球,胡衛東的速度和彈跳,阿的江的快攻和組織,單濤的反手和半勾手,劉玉棟的中投和時間差……

“黃金一代”為何都有絕招?練不出來就回家種地!

胡衛東與鞏曉彬

二十多年過去,黃金一代都已五十歲上下,回顧當年的經歷,紀敏尚感觸很深,“我們那一代人的經歷跟現在的小孩不太一樣,現在有電腦、手機,獲取信息的途徑特別多,我記得剛進一隊那會兒,我們宿舍裡連電視機都沒有,每天就是‘宿舍——球場——食堂’三點一線。”

那個年代的業餘生活較為枯燥,一天的訓練結束後,不能到處亂跑,又沒有更好的消遣方式,球員們就悶在房間裡琢磨技戰術,不僅模仿張衛平、張斌等早一批運動員,還從國際賽場上“偷師”。那時候,中國男籃打的比賽較少,每逢跟歐美強隊交鋒,隊員們都特別珍惜,回去之後琢磨對手的動作,在訓練中反覆比劃,直至消化、吸收。

“黃金一代”為何都有絕招?練不出來就回家種地!

劉玉棟近乎無解的中投

跟現在相比,黃金一代的運動員家庭條件普通一般,大部分都是農村出來的。那時候能到省隊打籃球,就是一個很好的出路,“至少國家能給安排工作,不用回家種地了,等於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進了省隊之後,都格外珍惜,暗地裡比著練,看誰練得狠,生怕被別人超過了。”

中國籃球職業化之路1995年開啟,紀敏尚時年25歲,正是籃球運動員的黃金年齡。1995-1996賽季,他在蓋帽榜上排名第二,排在他前面的是時年19歲王治郅。1996-1997賽季,紀敏尚又一次獲得蓋帽第二,奪走蓋帽王榮譽的,依然是王治郅。

“黃金一代”為何都有絕招?練不出來就回家種地!

吉諾比利在防守胡衛東

正是憑藉在聯賽中的出色表現,紀敏尚在1997年再次入選中國男籃,參加了當年在沙特舉行的亞錦賽,“能夠代表國家隊出戰,對於我們那一代運動員來說是至高榮譽,那時候大家掙錢都不多,媒體也很少報道,每個人內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現在的運動員沒法體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