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
核電站,簡單地說就是指通過適當的裝置將核能轉變成電能的設施。
全世界的核電站大多都是建在海邊的,當然也有建在內陸的,如美國、法國、俄羅斯、烏克蘭。這些國家內陸核電站比臨海建的核電站所佔的比例要多。但是我國的核電站,主要還是以臨海為主。
那麼核電站為什麼都臨海而建呢?
一、 從地質的要求而言
建一個核電站,它對周邊的環境要求很高。要求這個地方是不能處在地震帶的,而且還要求這個地方抗地震的級別指數要高。如果因為地震造成了核的洩露,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核電站建在海邊也是儘量可以規避這個問題的。
現在國際上通行的關於核電站選址的技術、經濟、安全、環境和社會等原則,都要求核電站的選址必須沒有斷裂帶通過,並且它的所在地,數千米範圍內都必須沒有活動斷裂。它要求的是要尋找一個非常安穩的地段。
也就是說,建核電站的地方,在海域100千米、陸地50千米這個範圍內,歷史上都沒有發生過6級以上的地震。而且選的建核電站的這個地方,600年來也沒有發後過6級地震的構造背景。這樣的地方才可以建核電站。
二、 核電的運行條件在濱海更容易滿足
在正常工作下,核電站和其他熱能電站一樣,都需要一個冷卻用的最終熱阱,也就是冷源。這是因為熱力循環做功,必須有一個熱源一個熱阱。在熱量從熱源傳到熱阱的過程中,其中一部分做功便轉變成了機械能,再由機械能就轉變成電能了。
核電站這個轉換的效率大概是33%,這就意味著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熱量是要釋放到環境中去的。這個量可不小,所以必須要有“源源不斷地水”來進行冷卻。核電站建在海邊的話,這樣大的水源就很容易獲得,而且對周圍的影響也小。
如果不在水源邊上,核電站需要建巨大的冷卻塔來提供冷卻,這樣一來就又是一筆投入了。
所以說,在位置和經濟上,選擇海邊還是佔很大優勢的。
三、 從安全的角度而言
建核電站必須要遠離人群密集的地方,要選擇建在人口稀少的地方。這樣可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對人類輻射的傷害。
從安全角度而言,核電站選址必須考慮到人口居住的地方和他們居住的周邊環境不能受到核輻射的影響(主要是怕放射性事故所釋放的超量的核輻射,對人的身體有害)。
同時也必須要考慮到會不會有突發的自然事件或者是人為事件,在這個地方對核電廠造成破壞,從而造成了核電站發生了超量的核釋放,這都是很危險的。所以核電站必須選在人口密度低、易隔離的地區。
核電站也會排放廢水,如果核電站靠近海邊,就可以利於用海水進行稀釋。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硼酸,可以中和一些核輻射物。而且海水還含有很多稀有的金屬,它們具有抗核元素的功能。
如果要是選擇在內陸,必須要慎重選址。因為內陸的水源多為淡水,就是供人類生活的的用水。幾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直接向周邊城市供應生活用水。在這種情況下建核電站,一旦發生洩漏事故,讓輻射物流到淡水中,這就勢必造成了大量的水汙染,而我們就無法正常地使用水了。
四、 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更需要核電廠
我國沿海工業佔有很大的比例,核電站發電後也是需要市場的,所以建在沿海地區就方便了將來的輸電問題。
核電站的大件設備,噸位可是相當地重啊。對於它的運輸吊裝,海運是最便宜而且又最方便的。通過輪船的運輸,核電站可以自備碼頭卸載它的大件設備,然後經過專門鐵軌運輸,這樣也是可以減少運輸風險的。所以也比較適合在海邊建造。
核電站的選址大多在沿海,它並不是偶然決定的,而是從多個角度科學論證後得出的一個比較好的結論。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汙染,不會加重地球溫室效應,而且經濟又方便運輸,只要控制住它的安全問題,使用核電站發電的優點還是有很多的。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韓國2017年的一部災難電影《潘多拉》,以日本福島為原型拍攝的核洩漏事故。
當時那個核電站就建造在海邊,核洩漏發生時,他們就從海里大量抽水,直接噴到核洩漏的地方。
這部以福島核電站核洩漏為原型的電影,拍攝的急救措施和福島時使用的是一樣的。
都是通過海水注入,來保證堆芯的淹沒和冷卻。
所以說,把核電站設計在海邊,是有充分考慮到相應的安全措施的。
一般在正常工作下,核電站和其他熱能電站都是一樣的,需要一個冷卻用的最終熱阱。
熱力循環做功,肯定是有一個熱源和一個熱阱,所謂熱阱就是冷源。在熱量從熱源傳到熱阱的過程中,其中一部分能夠拿來做功變成機械能,然後再是電能。
而核電站的這個轉換效率大概為三分之一,也就是說還有有百分之二的熱量要釋放到周圍環境中。這個量是巨大的,肯定需要大量的水來冷卻。而核電站臨海,這源源不斷的水就很容易獲得,剛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如果不建在水源邊,就需要建不少冷卻塔來提供冷卻,這就又是一筆巨大的收入了。
所以把核電站建在臨海還是非常划算的。
不過,也不是說所有的核電站都建在了沿海,像美國、法國、俄羅斯等的核電分佈,就有大量的內陸核電。
只是我國的核電站,確實是絕大部分位於沿海。
畢竟,臨海就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就是用電集中區域。
所以把核電站建在這些地方,輸電成本自然會降低。
而且建核電站時,有許多大件設備是需要運輸的,而海運是最便宜也是最方便的。
像核電站一般都有自己及的小小碼頭用於卸貨裝貨。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用海水冷卻,那麼核電站流出來的水再注入海中會不會有輻射啊?
其實從核電站出來的冷卻水是沒有輻射的。
除非核電站結構破損,不然都不會使冷卻水帶有放射方面的危險。
因為無論是壓水堆(上)、還是沸水堆(下),冷卻水都不會和經過堆芯的傳熱介質直接接觸,是完全隔離的,因而不具有放射性。
不過,核電站出來的高溫水確實會導致珊瑚礁死亡。只是那不是因為輻射原因,而是溫度比正常海水高的原因,屬於熱汙染。
SMETalk
如果關注我往期回答的讀者會知道,其實核電站並不是都臨海。
更準確地說法是現階段(十三五前)我國大陸地區大型商運壓水堆都建在臨海地區。世界臨海核電站分佈情況
實際上,國際原子能機構也並沒有內陸核電這一分類,核電站依據廠址選擇不同,國家原子能機構將核電站分為臨海、臨湖、臨河三類,我們通常將臨河和臨湖核電站統稱為內陸核電站。世界上第一座商運核電站是英國的科爾德霍爾核電站,在退役之前是最老齡的核電站,就是一座內陸核電站,由四個冷卻塔提供冷源來冷卻做功後的乏蒸氣。現在下班無法查到更新的數據,截止到去年年初,全球在商運核電448座,其中內陸核電機組220多臺。內陸核電佔比約50%,其中美國、法國、俄羅斯、烏克蘭、內陸核電均超過了50%。目前我國有研究堆19座,均是內陸堆,已經商運的核電機組35座,均是臨海反應堆。
從安全、經濟、技術角度考慮,核電站建在臨海地區在整體上是有優勢的。
一、滿足大量用水的需要
核電站在正常運行時需要時,在汽輪機做功後的蒸氣稱為乏蒸氣,乏蒸氣含有很大一部分熱能,在凝汽器中經過熱交換後需要大量的水帶走,用海水充當最終的冷源可以滿足核電站大量用水的需要,並且可以節約冷卻塔的建設費和維護費。
二、滿足大件運輸的需要
核電站許多設備都是進口的,國外整體成型,船舶運輸,核電站主要核心設備壓力容器重達600噸左右,蒸氣發生器300多噸,通過核電站自備碼頭方便大件運輸,降低陸地運輸風險。
下圖是中國商運以及在建核電分佈圖
下圖是美國在運核電分佈圖
三、滿足輸電需要
不管是核電還是火電、風電,只要上了電網都是一樣的電能,電能也是產品的一種,產品就要服從和服務於市場需求,東部沿海地區恰是主要的用電市場。目前我國西北地區電能飽和,去過西北的朋友肯定好奇,大量的風車漫不經心轉著,有的甚至完全處於停運狀態,就是因為西北地區電能更本不需要那麼多,國家電網當然更傾向於上網電價更便宜的火電。
四、安全角度考慮
在非堆型故障引發事故的情況下,緊急停堆後需要水源來冷卻機組,帶走堆芯餘熱,通過試驗模擬表明如果堆芯餘熱導出不成功,停堆後的餘熱大約半小時就可以使反應堆融毀,臨海核電站方便為堆芯餘熱提供最終冷源。
五月21號
核電站就是發電站,只不過是以鈾、鈈等元素利用核裂變的方式發電。
核電站是很危險的,如果一旦發生事故,我們都聽過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和幾年前日本福島核電站的事故,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所以,核電站的位置必須要加以考量。
1、核電站需要遠離人群
核電站建設在海邊可以適當原離人群,防止核電站發生事故的時候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2、核電站需要大量冷卻水和排放廢水
核電站運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需要大量冷卻水,在海邊,海水容易獲取;如果在陸地上會浪費淡水資源,也會容易汙染淡水資源。
中國目前核電技術已經達到世界水平,秦山核電站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
簡單回答,祝好!
地理愛好者
核電發展初期的確是靠海有很多優勢,發生事故的話在海邊容易處理。
不過四代核電以後,內陸核電的技術也已經很成熟了。現在一旦政策允許,分分鐘內陸核電上馬。核蓄一體化和南方內陸核電供暖都將飛速發展。
為什麼政策不開放呢?
應該是阻力比較大。每個沿海核電的建設都有大量的民眾呼聲,我們支持建設核電清潔能源,只要不建在我們家旁邊就行。建設核電以後,房價下跌,人民幸福感下降,十分不利於社會穩定。內陸核電依靠政府統治力還是能夠推行的,不過民心不好處理。
大家都同意建設核電,只要不建在自己家就好!
滄浪之水154626650
先不說別的國家,我國內陸面積大,而且地勢凹凸不平,內陸建核電站不方便,我國人口眾多,從核安全的角度來看,核電站選址必須考慮到公眾和環境免受放射性事故釋放所引起的過量輻射影響,同時要考慮到突發的自然事件或人為事件對核電站的影響。我國已建的核電站均是臨海而建,主要是出於以下考慮:建在海邊,外部人為事件對核電站的影響較小,便於設防。建在海邊也是充分考慮了地質、海洋、氣象、水文等各方面的因素。例如,在核電站的選址過程中,考慮了常年主導風向對放射性煙雲飄移的影響,一個廠址的常年主導風向必須把放射性煙雲吹向人口稀少地方,比如海洋上空,這樣就不會對公眾產生大的輻照劑量。核電站建在海邊,對公眾和環境影響較小。核電站半徑500米內為非居住區,半徑5千米範圍內為限制發展區,要限制人口機械增長、居民集中點建設和工礦企業及其他事業的發展。建在內陸,將對當地經濟、人口影響較大。大海作為核電站的最終熱阱,有足夠的冷卻水源。在正常情況下,核電站通過循環水泵將海水引至廠房內,用作設備冷卻水,最終將熱量入大海。核電廠排放水中含有廢熱和微量放射性核素,經過海洋的稀釋和洋流作用後,幾乎不會產生任何危害。
破曉161072460
核電站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核能產生的高熱量蒸發水,產生的蒸汽來推動蒸汽發電機發電。所以需要大量的水。
另一方面核反應堆需要大量水來降溫,保持一個安全的工作溫度,也需要大量水。
最後一旦發生事故,也需要水來給核反應堆降溫。
所以綜上所述,核反應堆必須建造在水資源充沛的地方
nate1986
需要海水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