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之古代那些皇帝們-東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開國皇帝漢世祖光武帝劉秀是劉邦的第九代,出自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則而從列侯遞降,到了劉秀的父親劉欽這一輩,只是濟陽縣令這樣的小官員了,再到劉秀這代就成了普通百姓。據說劉秀出生時,“有赤光照室中”,占卜之人說“此兆吉不可言”,當年劉欽種的小米“一莖九穗”,於是就給他起名為“秀”。劉欽早逝,9歲的劉秀就和兄妹成了孤兒,依靠叔父劉良撫養。劉秀身長七尺三寸,美鬚眉,大口高額,勤於農務,為人謹慎厚道。他的兄長劉演好俠養士,結交廣泛。

王莽統治年間,天下烽煙四起,經過長期的觀察天下大勢和謹慎考慮後,劉秀兄弟於新朝末期、公元22年,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在舂陵起義,劉秀兄弟的兵馬為舂陵軍,其主力為南陽的劉氏宗室和本郡的豪傑。為舂陵軍兵少將寡,裝備很差,甚至在初期,劉秀是騎牛上陣的,被後世演藝為“牛背上的開國皇帝”。為壯大聲勢,劉秀兄弟與綠林軍聯合,經過幾番大戰,新朝大軍慘敗,將領被殺。公元23年,綠林軍推立西漢宗室劉玄為帝,號稱更始帝,劉演、劉秀雖有不滿,但寄人籬下,也只得作罷。王莽派四十餘萬大軍進攻更始政權,劉秀部隊被困昆陽。劉秀一方面鼓勵眾軍堅守,又親帥13名騎兵乘夜出城徵援。新朝領軍的王邑狂妄自大,被劉秀帥精兵反覆衝殺,斬殺敵軍數千,經過艱苦之戰,新朝主力盡滅。數月後,綠林軍攻入長安,新朝覆滅。劉演、劉秀兄弟功勞顯赫,劉玄為了鞏固帝位,趁劉秀在外征戰,處死了劉演,劉秀勢不如人,只能忍辱負重,主動向更始帝請罪自保。

新朝覆滅後,爭奪天下的主要就是綠林軍、赤眉軍,還有一股影響雙方力量對比的是河北的義軍,要爭取河北義軍,劉秀是最好的人選,更始帝又擔心劉秀勢力太大,不派他去別人又不行,後來劉秀向左丞相曹竟行賄,才如願被派去河北招撫。

劉秀早有自立之心,到了河北得到了上谷、漁陽兩郡的支持,佔據了邯鄲,又娶了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勢力大增。更始帝感到不安,派人監視劉秀並命他回返,劉秀不搭理,後來殺死了使者,收編了前來的兵士,從此與綠林軍徹底決裂。此後劉秀平定了河北其他義軍,兵力強盛,“跨州據土,帶甲百萬”,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鄗城即皇帝位,沿用“漢”的國號,也就是東漢,或稱後漢。

劉秀在河北稱帝,赤眉軍和綠林軍也戰的如火如荼。赤眉軍推立劉盆子建立了建世政權,擁兵三十萬眾,進逼關中與綠林軍大戰,幾戰之後,綠林軍死傷慘重,不久就向赤眉軍投降了。此時發生了饑荒,赤眉軍數十萬大軍在長安無糧草後繼,只得撤出長安西走隴右以補充糧草,結果為割據隴右的隗囂所敗,恰是嚴冬,“逢大雪,坑谷皆滿,士多凍死”,赤眉軍無奈東歸返回長安,中途擊敗了劉秀派來的大軍,但自身也是損耗嚴重。劉秀又派軍與赤眉軍大戰,再敗,赤眉軍緊追,雙方在崤底(今澠池西南)相遇,此次赤眉軍中計潰敗,投降的有八萬與人。劉秀料到赤眉軍必向東南方尋糧,譴大軍設伏,與追兵前後夾擊,缺糧兵乏的赤眉軍吃了幾次敗仗後向劉秀投降。消滅了勢力最強的赤眉軍,劉秀又先後平定了割據睢陽的劉永、青州的張歩、西北隴右的隗囂、西南巴蜀的公孫述等割據勢力。

劉秀公元22年起兵,25年稱帝,36年消滅了公孫述,結束了王莽新朝時期的政局動亂、四分五裂,天下再次歸於一統。在此期間,百姓流離失所,戰死和病餓而死者不計其數,與動亂之前相比天下人口是“十有二存”。為了使飽經戰亂的中原之地儘快的恢復和發展,劉秀“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曾有大臣上書建議趁當時匈奴分裂,出兵滅匈,立“萬世刻石之功”,被劉秀斷然回絕。同時,劉秀多次發佈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詔書,使得自西漢末年以來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淪為奴婢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也使得戰亂之後大量土地荒蕪而人口又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實行輕徭薄稅,為減少貧民賣身為奴婢,經常發救濟糧,減少租徭役,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罷免貪官汙吏,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光武帝還大力裁撤官吏,合併郡縣,這樣極大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到劉秀統治的末期,人口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多,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劉秀對待大臣很是寬厚。劉秀的第一位妻子是陰麗華,在長安求學時就曾有言“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兩人婚後不久劉秀去河北招撫,又娶了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劉秀稱帝之後並未立皇后,兩人均為貴人。劉揚在劉秀稱帝后第二年擁兵自重,意圖謀反,被劉秀派人擊殺。通常帝王對此謀反大罪都是要滅族懲戒,劉秀只誅滅了謀反的劉揚、劉讓,並未牽連他人,又將劉揚之子劉得封為真定王,同時立郭聖通為皇后,後來郭聖通為劉秀生了五個兒子。這其中固然有穩定建國局勢之需,但也反映了劉秀為人仁厚。公元41年,劉秀又廢除了郭聖通後位,立陰麗華為皇后。在平定天下後,劉秀對跟隨的功臣們也是加以善待,並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只是解除了兵權,三百六十多位功臣被封為列侯。

陰麗華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劉秀非常尊重她,郭聖通能當上皇后,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陰麗華主動推辭的結果。後宮爭鬥歷來是古代劇的最愛,但是如果是東漢初年,作為劇本顯然是沒有太多吸引力的。郭聖通被廢后,陰麗華並未恃寵而驕,更沒有落井下石,依然對郭聖通和她的幾個兒子很是禮遇。陰麗華的兒子劉莊稱帝后,對陰氏、郭氏的族人一視同仁,也讓郭聖通最小的兒子劉焉可以得以往來於京師。就連到了漢章帝劉炟時代,身為陰麗華嫡系子孫的漢章帝還親自到郭氏家中,大會郭氏族人,君臣非常的和睦。

劉秀當了皇帝后非常節儉,他於公元57年去世,遺詔“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刺史、二千石長吏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劉秀死後,他與陰麗華的兒子劉莊即位,為漢明帝。

2018年8月12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