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維權指南

6月以來,P2P行業陷入雷潮。不幸踩雷的投資者,大多是第一次踩雷,沒有任何維權經驗。

為此,P2P理財返利網米財網通過多方渠道,總結了一些的維權方法,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一點點的幫助。

首先,維權講究的是證據,無論如何,證據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第一時間需要做的就是收集和固定證據,為之後的維權做準備。

收集證據

當聽到平臺出狀況的第一消息,趁著官網和手機APP還能打開的時候,收集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下資料:

1.自述材料和報案登記表案

2.身份證複印件(正反面)

3.充值(提現)過的銀行卡複印件(開戶行名稱、用戶名、卡號)

4.平臺所有充值記錄截圖打印

5.平臺所有提現記錄截圖打印

6.平臺所有充值(提現)過的銀行流水打印出來(可到開戶銀行打印投資期間的投資、收益、銀行賬戶往來明細並加蓋銀行章印,或打印投資期間網銀截圖等)

7.平臺待收總額截圖打印

8.平臺賬戶信息截圖打印

9.有第三方支持平臺支持的把交易記錄截圖打印

10.平臺所有待收合同或標書下載打印

這裡米財網提一點,對於網站以及APP這種,控制權在平臺手中的東西,其實我們平時也要做好保護自己的準備,多截圖備份,以備不時之需。

P2P網貸維權指南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目前,平臺出現問題,主要是以下三種情況:逾期、清盤、跑路,不懂的情況也有不同的側重點。

1.逾期

平臺項目出現逾期,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連商業銀行都會出現不良貸款,而作為承接小額分散、多元化借款主體的P2P網貸平臺,又怎麼會沒有逾期?

因此,在平臺逾期的消息中,分辨是債轉、合規調整等原因導致逾期,還是借款人逾期相當重要。如果是由於債轉、合規調整等原因導致的對投資人逾期,問題並不嚴重,可以伴隨著行業流動性的緩和得到逐步解決。

而如果是借款人逾期,則需要考慮到是部分逾期還是全面逾期,平臺是否有能力尋找第三方啟動代償流程。

在平臺傳出逾期消息後,第一時間分辨消息的真實性,不信謠,不傳謠。如若借款逾期屬實,搞清楚逾期項目數量、逾期標的期限範圍,並趕赴現場進行查標。

P2P網貸維權指南

2.清盤

投資人一定要分辨平臺是良性清盤還是平臺本身就有問題假借清盤,實則跑路。清盤時間往往需要2-3年,按比例期限償還投資人本金。用戶在此期間,一方面一定要緊盯平臺,關注兌付公告,確保平臺履行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也可以請求相關管理部門介入監督。

3.跑路

這種情況下,就是最壞的情況了,投資人應該放棄所有幻想,抓緊時間報案,提供收集的證據,由警方立案調查。越早立案,如果能第一時間對平臺賬戶進行凍結、對平臺實際老闆進行控制,大家拿回本金的概率也大些。

在一些維權群裡,經常能看到一部分人可能是別有用心的人建議不要報警,理由是:

“一旦報警,警方一旦定性為非法集資,那投資人就是違法參與者,本金什麼的都拿不回來了!”

然而平臺都跑路了,不報警誰會把錢還給我們?

而且!在《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提到:

“關於涉案財物的追繳和處置問題: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的資金屬於違法所得。以吸收的資金向集資參與人支付的利息、分紅等回報,以及向幫助吸收資金人員支付的代理費、好處費、返點費、佣金、提成等費用,應當依法追繳。集資參與人本金尚未歸還的,所支付的回報可予折抵本金。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財物,一般應在訴訟終結後,返還集資參與人。涉案財物不足全部返還的,按照集資參與人的集資額比例返還。”

從此文件中可以很明確看到,即使定性為非法集資,國家並不會沒收投資人的本金。

所以,平臺一旦惡意跑路,第一時間報案才是正解。

P2P網貸維權指南

三、報團取暖

俗話說得好,人多力量大。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首先個人報案,涉案金額不夠多,可能達不到立案標準,一般報案人數達到30人以上才會立案。其次眾人拾柴火焰高,受害投資人來自各行各業,有些投資人從事法律行業,有的從事媒體行業,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力量擴大輿論效果,理性維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裡米財網提醒一點,抱團維權過程中,要謹防二次傷害。

現如今社會險惡,不乏一些沒有道德底線的騙子,混入維權群,假裝認識某某高管、某某領導,以幫助為由,收取錢財。騙子此時利用投資人病急亂投醫,脆弱的心理來進行詐騙。

更有甚者,以投資者名義混入群眾,實則為借款人,極力挑起投資者與平臺的矛盾,對於良性清盤的平臺,勢要把平臺搞垮,要把實際控制人及高管送進監獄,以達到其逃廢債的目的。

P2P網貸維權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