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7月13日,伴著通州運河書院致良知學習小組學員們的朗朗讀書聲,通州區婦聯主席劉美俊,通州運河書院理事長楊建英與致良知四合院秘書長立平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討當地民辦組織對致良知學習的認識程度,及運河書院致良知學習小組的學習開展情況。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通州區作為北京副中心,在北京的區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運河書院作為通州區公共文化服務實踐基地,積極響應通州區婦聯發起的“書香家庭,禮閱通州”活動,以“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為使命,持續開展聖賢文化學習。近半年來,運河書院廣泛組織周邊社區居民學習致良知,在五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堅持每天清晨集體會讀致良知四合院的《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等書籍,通過領會中華文化精髓,建設心靈品質,為捲起通州、建設北京的事業貢獻力量。對運河書院堅持每天讀書學習致良知的做法,立平老師給予支持與鼓勵,並期待書院能繼續緊跟新時代發展步伐,堅持用聖賢文化和領袖思想化育人心,同心聚力打造“運河”模板,開創全新的致良知推廣模式,深入社區、村落、家庭,幫助更多人實現心靈成長。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在運河書院致良知學習小組的課堂上,學員們進行了學習心得分享,講述了自己學習致良知以來的收穫與困惑。為更好地幫助學員理解中華文化,立平老師為大家進一步講解了致良知的學習方法,並講授陽明先生經典原文《教條示龍場諸生》,結合現實案例,與學員們分享對 “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的理解和認知,帶來一堂極具實踐意義的陽明先生原文賞讀課。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課程最後,立平老師叮囑大家牢記四句話:

人生重大的秘密是心中擁有無盡寶藏;

人生重大的真理是行為作用與反作用;

人生重大的戰略是建設自己心靈品質;

人生最大的價值是成就他人心靈品質。

以此啟發廣大學員不斷建設心靈品質,沿聖賢之道垂直攀登,以健全的心靈品質,依道而行,達成目標,同時擁有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並期待致良知的種子紮根運河書院,在新時代,引領更多人莊嚴生命、興旺家族,為副中心的建設添磚加瓦,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做出實質性貢獻。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學員分享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學員1:

一直跟著運河書院晨讀,每天早上7點半到8點半,風雨不誤。這裡很多人都五六十歲了,有的要承擔很多家務工作,但大家都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堅持學習。

自從我走進運河書院開始讀書,每天都會在家中播放四合院的錄音,現在我五歲半的小外孫子也已經養成習慣了,每天都會跟我說:“姥姥,該聽致良知四合院了。”他現在就已經知道陽明先生了,昨天他在幼兒園有個畢業班的展示,我教他朗誦了一小段陽明先生的文章,我沒有其他目的,就是想給孩子一些傳統文化的薰陶。

在這裡,通過學習為人之道、為母之道、為師之道,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越來越好,我們將扛著聖賢文化的大旗,走向更遠。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學員2:

我來到這裡學習有幾個月的時間了,剛來的時候是覺得人老了想給自己找點事做,覺得自己工作了一輩子,也學習了一輩子,老了感覺心裡空落落的。

得知這兒有個運河書院,我就來到這裡,先參加朗誦班,後來又發現有晨讀班,當我第一次捧著那本厚厚《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時,我心裡特別感動。通過學習,我感到自己做了一輩子工作,也在不斷學習,但卻從來沒有紮根中華文化,才生出了那麼多的無力感。

所以,在這裡的學習慢慢地由“找事幹”,變成了真正“當事幹”,然後就越學越有勁,風雨無阻。我家住得比較遠,但以後要是天冷了,我就是租車也要來繼續學。

聽了老師講的課,我就覺得自己太渺小了,但我們即便只是一粒沙子、一滴水,也要為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大業盡一點力,為我們的後代做榜樣。我要讓陽明心學深入到自己心裡,再傳揚到我們身邊,讓身邊的人也能多一些正能量。

我是6歲半上的小學,我今年64歲半,來上運河書院。我能有緣見到這些優秀的老師和同學們,是我後半生的幸運。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學員3:

今年我36歲,那天聽了方子老師的分享後,我特別特別慚愧,我覺得自己如此不孝。經過這麼長時間在書院、在線上的學習,我發現自己晚上給兒子讀繪本的時候都不一樣了,我發現那裡面其實有特別多的智慧,我不再像以前那樣簡單地給他讀,而是提出來很多問題,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然後我發現,孩子也變得聰明瞭,他在我的引導下能想出很多辦法,我突然一下子覺得,原來我那麼笨,現在竟然可以引導孩子迸發出那麼多的智慧。

我真是特別感恩,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這麼有能量,從來沒有覺得跟家人、跟領導、跟父母這麼近,真是四合院的學習,讓我能跟著各位優秀的老師、各位親愛的姐妹們共同成長,讓自己後半生的能量得以百倍千倍地增長。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學員4:

2018年以前,我是一個生命快要走到盡頭的人,用醫生的話說,我可能隨時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放棄過,在那裡靜靜地迎接死亡。

但是,我的醫生、我的朋友們都不放棄我,這又讓我燃起了對生命的渴望。是的,即便明天就離開這個世界,今天我也依舊要讓自己活得精彩。有的朋友問我,你不恐懼死亡嗎?我說不會,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死亡,只不過是早晚的事情。為此,我珍惜身邊每一個有緣的朋友,珍惜每一天的美好時光,更珍惜內心所要珍惜的東西。

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之後不過一捧黃土,人生有多少無奈,我都會用微笑去迎接這個世界,迎接每一個明天。為了美好的明天,我毅然選擇了去做志願者,我毅然選擇走進敬老院、孤兒院、殘疾人活動中心,和他們在一起是我內心最大的快樂。

我的醫生、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擔心我,怕我隨時出現意外,但我對他們說,是這個世界感動了我,我的朋友尤其是我醫生覺得我很了不起,但我覺得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的人。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學員5:

我1951年生人,年齡比較大,但是我本著一個宗旨,就是活到老要學到老。我女兒特別孝順我,經常給我報提升自己思想認識的學習班,我參加過各種各樣的學習,都對我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自從我參加了致良知的學習,我就覺得它比任何學習都要好上百倍、上千倍。學習的第一天我就覺得太好了。

7月10日,我參加百萬幸福家庭計劃巡講的時候,我就發現原來偉大的女人應該是那樣的,我的差距太大了,我要是能早認識老師,還能多儘儘孝道。現在我的老人都不在了,非常遺憾。

我的外孫女十歲了,我們家每個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學習和對下一代的教育,我們就是要在一代一代的對子女的教育中,傳承優良家風家訓,扛起民族復興大旗。

從心上修自己,從道上悟道理,提升自己的心靈品質,教育下一代,撐起一片藍天,為副中心的建設建功立業,發揮我們老年人的餘熱。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致良知走進通州運河書院:扛起文化大旗,擔起書院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