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檢察建議“清”運河,讓千年文脈“流動”起來

3月2日,柯橋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再次前往西小江邊,發現此前垃圾遍地、異味撲鼻的河岸已煥然一新,地面乾淨整潔,搭建多時的違章建築也不見了蹤跡。而就在不久前,這裡還是一個飽受附近居民詬病的“露天垃圾場”。

去年12月,柯橋區檢察院接到群眾舉報,在該區楊汛橋街道有段河堤被人傾倒垃圾,長期無人清理。該院第五檢察部立即組織檢察人員前往調查,發現涉事地點為西小江河道附近,系大運河中的杭甬運河段(又稱浙東運河段)。大量生活垃圾、建築垃圾被棄置於此,沿著河岸綿延數十米,且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每到下雨天,都有垃圾被衝進河裡。”附近居民抱怨。此外,周邊企業還違章搭建了十餘米長的取水管等水上構築物,嚴重佔據河道及河岸空間。

大運河紹興段是浙東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紹興市唯一一項世界文化遺產,是紹興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金名片”。如今該河段部分區域垃圾、違建隨處可見,不僅汙染周邊生態環境,也對河道航運安全造成威脅。

全面掌握情況後,柯橋區檢察院迅速啟動檢察公益訴訟訴前程序,依法向違建整治主管部門和屬地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立即對涉事區域的垃圾、違建進行清理整治,並加強對相關水域、河岸的巡查力度,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相關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後高度重視,立即落實整改,並書面回覆柯橋區檢察院,表示已對沿岸垃圾進行無害化清理、處置,下一步計劃通過安裝監控攝像頭、建造封閉式垃圾房等方式,杜絕隨意傾倒垃圾的現象。同時督促周邊企業自行拆除違建取水管,另集中拆除自建房、廢棄水塔等違章建築9處,大力度整治運河沿岸環境。

“讓這條古老運河重新煥發生機,讓千年文脈‘流動’起來,我們將繼續探索前行,為大運河保護注入更多檢察力量。”承辦檢察官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