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面子值多少錢?其實大家都知道

你的面子值多少錢?其實大家都知道

中國社會,人情社會。“禮尚往來”是傳統,來而不往不僅“非禮”,還是不給面子。什麼是面子?面子是根植於文化的社會心理建構。簡單說,面子就是別人給你的標籤,是人際交往中的貨幣。

古人好“面子”,文天祥被俘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之血泣,蘇武甘願忍受寂寞與寒冷,終不肯對匈奴低頭。在古人眼中,面子可以化成“氣節”,可以化成“愛國之心”。而往小了說,面子就是人的自尊。

現在的人尤好面子,並且大多以這幾種形式呈現出來:花錢買面子、招助理撐面子、和名人套近乎吹面子。而且,不論在哪個行業,都是這個樣,只不過,和錢打交道的金融圈、幣圈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的面子值多少錢?其實大家都知道

首先,花錢買面子很好理解。做人嘛,總得穿得體面。於是,某些一夜暴富的土豪們,自然希望GUCCI的logo能再大些,amani的標籤再明顯些,勞力士的手錶能再閃亮一些。可別吐槽,人很多時候都是根據外在來做出第一判斷的。如果你的合作伙伴衣衫襤褸,你能在心裡“信任”他嗎?當然,如果此人只知道“穿衣打扮”,內在卻腐朽不堪,做人沒有底線,那你還願意和這種人交朋友嗎?

而且,一旦“卑劣”被人給拆穿了,“面子”可就一去不復返了!舉個例子,你還願意聽從李笑來老師的指揮,給空氣幣“投資”嗎?韭菜又不傻,“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還是懂的。

其次,就是招助理撐面子。生活嘛,總得要些場面。你說一個集團老總都沒人給他開車、拎包,這不太好吧。很多時候,人要的“場面”,都是為了給自己樹立權威。如果你真是一方權威那還好理解,但如果你只是中了個頭彩的“小角色”,要打腫臉充胖子,那可就尷尬了。小編出門採訪最怕碰到這種人:你和他聊技術,他和你談幣價;你和他聊金融,他和你談幣價;你和他聊市場,他還是和你談幣價。如果一個大神的專訪能用一句話概括,Emmm,小編認為可能是我比較牛B吧!

最後,就是和名人套近乎吹面子。做生意嘛,還得講些情面。常見的就是,不知哪冒出來個人說:我認識這個項目負責人,這人是我堂哥,是我表哥,是和我同穿一條開襠褲的發小……你家親戚是開鑄幣廠了還是怎麼的,全在炒幣?其實,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家都知道他是和名人套近乎,藉著別人的名聲,自己好行個方便。裝面子的人會不知道嗎?不,他自己也明白人家不信他,可是這頓飯請人吃完,大家都是面子上的朋友,你那一頓我是肯定要吃的。誰都知道誰在“騙”,可誰都默認了誰都在“騙”。

於是,這體面、場面、情面就構成了面子,構成了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里交往的規定。

你的面子值多少錢?其實大家都知道

其實,真正的有錢人不炫富。好比李嘉誠,據說人家一塊1000多塊的手錶戴了好幾年,一輛不起眼的舊車,也開了很多年。這要換了咱圈子裡的人物,別提手錶和車了,就連枕邊人也不知道換到第幾輪了。沒經歷過風雨和收割的人,怎麼能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呢?我們這個圈子裡的固有心態和賭徒心態沒什麼兩樣:錢就是紙,今天去了,明天還會來,反正得來的輕鬆,再等一個機遇,我能贏更多!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機遇等著你?說不定,你遇到的下一個風口,不是個機遇,而是個坑呢?

說多了喪氣話,嘴上會長包。接下去,小編給大家講講好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最常聽見的,就是“賣我個面子唄”,殊不知,聰明的創業者都知道給人面子。人才,是這個社會的稀缺資源,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潛能和能力,做領導的只有懂得用人,才能做好企業。曹操就是個會用人的人。“用人不疑”這四個字說得輕巧,可現實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當曹操聽說郭嘉病亡的消息以後嚎啕大哭,痛心不已,並在悲哀中指天而言:“天地廣闊,博納萬物,遂容不下我郭奉孝,豈天妒英才乎?”一代梟雄尚且肯為一臣下如此,如今眾多的創業者怎麼能這麼“翻臉無情”?簡單說,曹操何人,今人何人?大家只不過是沒有這樣的格局罷了。

你的面子值多少錢?其實大家都知道

說完這聰明的領導知道給員工面子,那領導也得有面子啊。有面子和沒面子,可是兩碼事。什麼人有面子呢?這個領導不禁得有錢,還得有領導能力,能夠把握公司方向,看得清大局。一旦讓“拎不清”的人做了領導,那簡直比彗星撞地球還要可怕。不過,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能看清局勢,但是擺明了要使壞。連公司最高層都沒有底線了,還指望著這個公司能幹出什麼“造福於人類”的好事?快別提了,如果沒有那些詐騙割韭菜的,正常的ICO怎麼會被立法嚴禁呢?這個時候,有面子也成了沒面子,說得嚴重些就是“丟臉”。而這樣的人也註定會被員工所拋棄,人何必要給自己找沒臉呢?

所以,創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是留給明白人幹得活。在沒有準備好做老闆之前,請不要“跳”出來,否則你曾經忽略的創業成本將變成失敗,可夠你喝上一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