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不如錘子來錢快

數字貨幣不如錘子來錢快

五月十五號,北京下了很大雨。羅永浩帶著錘子手機走入了鳥巢體育場,進行著錘子公司最後的絕地求生。

可能目前大部分人還沒聽說過這個錘子手機,更不知道羅永浩是幹嘛的。先簡單介紹一下,大概就是羅永浩做了錘子手機,用他的話來說錘子是具有“顛覆性的”一款手機。

關於錘子手機的發展史,還蠻坎坷的。從牛博網被迫關停、老羅英語學校銷聲匿跡,到2012年創辦錘子科技開始,這個“要做手機的相聲演員”是有野心的。他立志成為喬布斯的中國學徒,為中國手機市場帶來點不一樣的波瀾,但一直以來,在手機行業內,羅永浩收穫的挫折遠遠大於掌聲。對於知道他的大眾來講,羅永浩就是個跳樑小醜。

數字貨幣不如錘子來錢快

2016年,錘子面臨的情況急轉直下。羅永浩本就開局不利,從發佈第一臺手機開始,系列總計銷量200萬臺,銷量遠遠無法與公司規模匹配。導致了錘子接下來的資金鍊危機。2015年公司虧損4.62億元,2016年這個數字則是4.27億元,淨資產也為負2.43億元。

年年幹,年年賠,越賠越多,有錢真好。

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倒下了,錘子迎來“那些最真實的日子”:融資進展幾乎停滯,高管離職。在媒體捕風捉影獲得的消息裡,阿里、樂視、小米都成為了錘子的潛在買家。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錘子科技6次被傳倒閉,5次被傳收購,3次被曝光資金鍊危機。倒閉、收購的傳言,均起因於資金困境,錘子科技淨資產甚至一度只剩下20萬元。

問題很明顯了,公司瘋狂賠錢,歸根結底就是產品不行唄。

數字貨幣不如錘子來錢快

直到迎來“堅果Pro”,從好看的手機、好手機到好賣的手機,羅永浩似乎終於找到了自己擅長的方式:吹。OneStep、BigBang、閃念膠囊,揚言錘子開始將方向從應用層轉向系統層,在SmartisanOS的迭代中,他們逐漸意識到,提高效率比提高愉悅的感受更重要。以此概念,達到了10億元的融資規模。這看起來也太輕鬆了,已出的產品在市場上反響並不好,導致銷量低。那就用了一種新的方式,推出一種新穎概念去融資。

產品市場並不乏新穎的概念,錘子手機用新穎的概念從這次融資中有了翻身一搏的資本。靠的是什麼?是運營!

之前因產品問題而致使企業如履薄冰,現在全憑藉“美好的理想”打破了這樣的困境。產品質量無所謂,運營的好就OK。除了給大眾不停安利產品牛逼之外,同時用罵人以及秀下限的方式,搏取關注度。

數字貨幣不如錘子來錢快

關注一下羅永浩的微博就知道,在發佈會前幾個月,微博的活躍度就處於爆棚的狀態,能蹭的全蹭一遍,並且口無遮攔,完全像一個高仿號。

這樣的營銷行為其實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就說大話、吹逼,結果是當話落到實處後,經歷一次次的打臉。

“我們很有可能成為上千億美元市值的企業”

“有百分之五十就該去創業...何況我這次是百分之百。”

以上是羅永浩剛做手機時說下的,之後迎來的是瘋狂賠錢。

“如果低於2500,我是你孫子。”

“我特別反感有的手機廠商在新品上市時定一個高價,之後很快又會降價的做法。我們的這個價格會一直堅持整個產品週期,除非下一代產品上市了,前一代需要清理庫存了,才有可能降價。”

結果是產品上市後,不到4個月,錘子手機T1宣佈從3000元降價到1980元起。

“虛擬按鍵太醜,看了就想吐。”

“手機背殼打開的同時,電池不可更換的設計才是非常弱智。”

“水粉色系就是臭土鱉喜歡的顏色。”

後來產品的結果,大家也知道了:2015年發佈的堅果手機既取消了正面的實體按鍵,又採用了可換背殼,不可換電池的設計,恰好背殼的配色把七色水粉色系湊全了。一年之內,羅永浩給予了過去自己審美上的“三連擊”。

然而羅永浩本人也明白自己在說什麼、做什麼,比起大眾他更多的是明白這麼做的好處。表面功夫確實能帶來收益。直到15日召開發佈會,之前吹下的“黑科技”,這一次就要見光了。根據內容輸出自動生成APP的“水晶球智能”;同時在不同平臺檢索字眼的聚合性搜索;以及語音互交的子彈短信。這些看起來不錯的點子羅永浩稱能夠提高1400%的工作效率。

而現場...可謂是車禍現場。複雜的操作以及忙手忙腳的流程,使得一開始觀眾還高呼“理解萬歲”,後來這樣的聲音乾脆也沒了。

手機到底如何我也不知道,但是從天貓上購買能看到“+0元換購九陽豆漿機”的字眼。

如今,羅永浩的營銷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數字貨幣不如錘子來錢快

“5月15號之後,蘋果三件套會成為歷史上最好的方案。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失去了靈魂的蘋果會瘋狂地抄襲我們”

甚至幣圈也不放過:“平臺革命的前夕,你不安心工作,整天炒幣,也沒掙到多少錢,而我沒日沒夜地工作,當初投的一百多萬再也沒關心過,最近發現都漲到3000多萬了小闖,你就算不想寫代碼了,也要山寨巴菲特,不要山寨韭菜。”

前幾年數字加密貨幣大漲,大部分買了的都發了財。不明白羅永浩好端端放著百萬投資千萬回報不做,去做手機賠了幾個億又是何苦。驢唇不對馬嘴的是自己能拿的出一百萬“零花”,而公司賬上只有20萬,都是自己說的,不知道編也要編的嚴謹點。

既然說到了加密貨幣,就順便說一說羅永浩和加密貨幣的故事。羅永浩與幣圈唯一的交集就是大家都是賣概念的好手,吹牛X頂呱呱。和羅永浩用概念征服市場的道理相仿,很多幣種想脫穎而出,也是靠想象力。以區塊鏈的應用先驅等噱頭,加以包裝自己的幣,或者添加部分的探索意義,使得各種幣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之後ICO,錢就來了。

18年什麼最好賣?概念。做什麼最賺錢?營銷。

羅永浩在微博發聲關於比特幣的問題,最終目的還是吸引幣圈的人關注他的手機而已,但是這樣的言語確實是對幣的一種吹鼓。的確引起了別人的注意,但是也給別人造成了原來炒幣這麼賺錢的不客觀信息。

這對公眾是不負責的,只想達到自己營銷目的,不管信息發佈後會出現什麼事情可不行。

對於新發布手機的走向如何,還要等市場數據給一個答案,但是對於羅永浩吹鼓比特幣賺錢大家還需要謹慎思考,畢竟人家也不靠這個吃飯,真正發家致富還是要回到營銷上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