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徒步,如何防暑、中暑救助?

夏季百草豐茂,是個適合外出旅行的好季節,但是,由於氣溫的升高,在外容易患上中暑、日射病和熱痙攣等,需要特別小心。

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些戶外旅行防暑的小知識和中暑救助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戶外徒步,如何防暑、中暑救助?

- 中暑的原理 -

中暑就是人體產熱、吸熱大於散熱,嚴重時導致組織器官被“燒壞”的情況。

中暑是人體內體溫調節功能失調引發的疾病,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引發器官衰竭,直接威脅生命安全,因此每個戶外愛好者都要重視。戶外環境和城市不一樣,沒有及時有利的施救環境和措施,一旦突發意外,後果非常嚴重。

戶外徒步,如何防暑、中暑救助?

(中暑症狀)

- 中暑高溫脫水,並非不可預防 -

戶外防暑準備和技巧

01

水份丨水的飲用與補充

戶外活動,不管是徒步還是登山,亦或者是騎行,都應該有規律的補充水分,一般來說都是每隔半小時左右補充一次水分,而且都是小口慢飲,另外很多戶外愛好者都喜歡在水分中補充一些鹽,或者葡萄糖,這樣能讓水分迅速被身體吸收。

戶外活動,一旦發覺渴了,說明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這時候需要停下來,找個陰涼的地方休息,慢慢補充水分,待體力恢復再進行活動。

喝水要以量少次多為原則,喝水也是主動的,不要等口渴了才被動喝水。每次喝兩三小口為好,太口渴了可以縮短喝水的時間,增多幾次喝水次數,一次喝水太多,身體吸收不了浪費寶貴的水資源不算,反而增加心臟的負擔。

戶外徒步,如何防暑、中暑救助?

一般的徒步等戶外運動消耗水份的補充方式最好是250CC/15min為好。正常的徒步時間裡排尿也應該是4小時/次,可以通過觀察排解的尿液顏色,瞭解自己體內水分脫失症狀。

尿液呈深黃色,微感口渴,脈搏速度正常為輕微脫水症狀;尿液呈暗黃色,口內黏膜乾燥,口渴,脈搏速度加快但弱為中度脫水症狀;重度脫水症狀為無尿液,臉色皮膚蒼白,呼吸急促,口渴昏睡,脈搏快而無力很弱。

02

裝備 | 戶外徒步衣物

夏天衣服適宜穿著寬鬆排汗效果好的速幹類衣物,最好以淺色衣服為主,通風透氣涼爽速幹是第一首選;夏季出行,鞋襪一定要選擇透氣性好的。

03

防曬 | 戶外防曬裝備

防曬裝備種類繁多,常見的防曬霜、防曬噴霧、遮陽帽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防曬噴霧之類的需要定期補充,現在市面上有小型風扇霧化器,重量輕,體積小,方便攜帶,短期戶外出行可以攜帶。

04

補給 | 戶外徒步食物

戶外徒步的食物選擇的標準應該是體積小,重量輕,易保留,高營養(亦即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零食可以多帶一些糖果,巧克力,麵包等,如果是長距離長時間徒步,那麼不吃熱食是不行的,可以準備大米,香菇,胡蘿蔔,土豆等不易腐壞的食材。針對不同的徒步活動,區別對待,計算到量。所有的一切應在旅行開始前就準備好。

05

藥品丨應急藥品攜帶

夏季徒步時應帶些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萬金油、風油精、十滴水、薄荷錠、霍香正氣水等。

戶外徒步,如何防暑、中暑救助?

- 同伴中暑高溫脫水,如何救助? -

戶外中暑急救方法

01

中暑急救

在夏季,由於環境溫度過高,空氣溼度大,體內餘熱難以散發,熱量越積越多,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控而發生中暑。牢記以下五字訣,發現中暑者時,可急時救治:

(1)。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2)敷。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於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

(3)促。將病人置於4℃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待肛門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

(4)浸。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沒乳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過低不能耐受。

(5)擦。四個人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戶外徒步,如何防暑、中暑救助?

02

日射病急救法

在海濱、登山或在炎熱的夏天旅行時,由於在陽光下暴曬過久,頭部缺少防護,突然發生高燒、耳鳴、噁心、頭痛、嘔吐、昏睡、怕光刺激等現象,這便是日射病。嚴重的日射病也能致死,千萬不可粗心大意,應採取緊急處理。

急救措施:

(1)輕者要迅速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解開衣釦,腰帶,敞開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藥品。

(2)如果患者的體溫持續上升時,有條件可以澡盆中用溫水浸泡下半身,並用溼毛巾擦浴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或痙攣,這時應取昏迷體位。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時,注意保證呼吸道暢通。

注意事項:

(1)作為降溫手段,也可用酒精擦身體並吹電扇,可以達到降溫的目的。但是,採取這種方法降溫較快,醫生不在現場時,最好不要使用。

(2)有人症狀稍有見輕又繼續旅行,應多加註意,防止再一次得日射病。

(3)與日射病相近似的還有一種熱射病。這是在炎熱的天氣旅行,由於過量的熱積聚所致。其症狀是皮膚乾熱無汗,體溫高達42℃,疲乏、頭痛、頭暈、尿頻、顏色發紅、步態不穩、瞌睡或昏睡。二者的原因有些差別,但急救措施完全相同。

戶外徒步,如何防暑、中暑救助?

03

熱痙攣急救法

在熱而溼度高的地方,長時間地徒步,有時會突然臉色發青,感到頭痛、噁心、頭暈併發生痙攣,這叫熱痙攣。對這種病如不及時處理,會進一步發展,以至於意識消失,最後死亡。

急救措施:

(1)輕者要迅速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解開衣釦,腰帶,敞開上衣,然後再喝些涼開水或鹽水。

(2)如意識喪失,痙攣劇烈,應讓患者取昏迷體位(側臥,頭向後仰),保證呼吸道暢通,同時快速通知急救中心。

(3)如虛脫者甦醒,也應抬送醫院,嚴禁讓患者自立行走,更禁用阿托品以及催眠、鎮靜等藥物。

注意事項:

(1)讓熱痙攣的患者喝涼的鹽水,是簡單有效的方法(一杯水中加一匙鹽)。由於熱痙攣時大量出汗,身體丟失很多水和鹽分,血液濃縮,循環不良。這時,鹽水是救命水,應當立即補充。

(2)熱痙攣常與日射病混同。但本病的顯著特點是皮膚粘溼,體溫不高。其處理多少與日射病有些不同,一定要加以區別。而且凡長時間在溫度高的環境中勞動時,都應多喝鹽水,預防發病。

(3)如有條件,可給輕度患者服用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氣水等藥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