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在貿易戰「帶槍叛逃」,川普是否將取得貿易戰的全面勝利?

7月26日晨,歐盟委員會主席與特朗普在華盛頓達成共識,美國和歐盟將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推動除汽車以外的其他工業品,零關稅、零非關稅貿易壁壘、零補貼的目標實現高水平的自由貿易。在雙方談判期間,美國暫停此前對歐盟的鋼鋁產品徵收的高關稅,停止對歐洲汽車產品開展調查。歐盟也承諾將加大進口美國出產的大豆和天然氣產品。本來以為是一場群毆老大的貿易戰,由於歐盟“帶槍叛逃”,很有可能會演變成為一場圍攻老二的貿易戰,使得特朗普本來十分不利的國際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美國大有被告變原告的勁頭。

特朗普的貿易戰在歐洲部分取得勝利,就像推倒了一塊多米諾骨牌一樣,會讓美國原來的貿易盟友放棄抵抗,下一階段的貿易戰將進一步聚焦亞洲,東亞經濟體的日子將會更不好過

歐盟在貿易戰“帶槍叛逃”,特朗普是否將取得貿易戰的全面勝利?

特朗普“以打促談”的策略取得巨大成功

近一個時期以來,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戰調門都非常高,特朗普此前已經指示美國商務部對歐洲汽車產品開展232調查。直到7月23日,容克訪美團出發之前,歐洲貿易委員仍然在媒體表示,正在制定對美國的貿易報復清單。雙方在公開場合展示了高調和強硬的一面,但是在私下卻一直在進行務實和直接的談判。7月26日,特朗普和容克達成的共識,應該說是一個歐洲作出小幅讓步而實現的雙贏結果。如果美國和歐盟能夠簽署一份高質量的自由貿易協定,不僅解決了此前美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紛爭,對於雙方的企業擴大這對方市場的份額,實現更快的發展,將釋放長期的益處

從美國的角度分析,特朗普此前選擇歐洲對美出口額相對較小的鋼鋁產品下手,隨後又對歐洲對美出口最大宗的汽車產品進行恐嚇,本身就具有以打促和的目的。考慮到美國的製造業門類比歐洲更加齊全,優勢產業的數量也比歐洲更多,一旦雙方達成了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的自貿協議,美國肯定會從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從歐洲的角度分析,與美國開啟新一輪貿易談判,首先徹底解決了此前與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摩擦問題,使得歐洲經濟發展可以獲得一個相對較好的外部環境。同時與特朗普達成的共識中,歐洲國家排除了最為關注的汽車產品和農產品,雖然有一些損失,但是總體可控

歐盟委員會主席並不是一個具有實際權力的職務,他能夠代表整個歐盟與特朗普達成這樣的協議,很明顯已經獲得了法國、德國等歐洲大國的授權。由於接下來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排除了最難的汽車和農產品,談判進程並不會像外界預測的那樣困難。一旦協議達成,意味著特朗普以打促和的策略在歐洲取得了完全勝利。

歐盟在貿易戰“帶槍叛逃”,特朗普是否將取得貿易戰的全面勝利?

日本和加拿大也有可能會像特朗普投降

在與美國鋼鋁產品貿易戰過程中,歐盟的態度本身就非常含糊,美國對歐洲高美產品徵收高關稅之後,歐洲只是按照相關商品總額的50%進行的貿易報復,這種措施背後已經隱含了非常濃厚的妥協意味。日本、加拿大兩國對於美國的鋼鋁關稅是採取的等額報復態度相對堅決一些。但是在美國與歐盟達成相關共識之後,日本和加拿大也有可能放棄抵抗。

從日本看,日本的製造業在很多品類,本來相對於美國就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在歐洲不敢輕易放棄的汽車領域,日本的進口關稅稅率為0,也體現了日本在汽車行業的巨大競爭優勢。如果美國能夠放過日本政府高度敏感的農產品領域,美日也達成一份“三零”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是美國人對日本的工業製造能力比較忌憚,而且美國在政治上對日本的優勢更加明顯,特朗普很有可能要求日本付出更多的利益。但是在美國與歐洲完成交易後,日本的議價空間將會嚴重壓縮,可能最終也必須向特朗普作出更大的讓步

從加拿大看,加拿大是美國的第一貿易伙伴,而且與美國的經濟合作非常密切,加拿大與美國打貿易戰,對美國國內的經濟甚至民眾的生活,還是有比較重大影響的。但是近期特朗普宣稱在與墨西哥的貿易談判中取得積極進展,現在美國又與歐盟在貿易領域達成共識。如果加拿大拒絕妥協,特朗普很有可能甩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與墨西哥簽訂一份新的自貿協定,加拿大將面臨被墨西哥和歐盟排擠出美國市場的可能。這是加拿大無法承受的結果。預計加拿大與美國妥協也只是時間問題。

歐盟在貿易戰“帶槍叛逃”,特朗普是否將取得貿易戰的全面勝利?

這樣的安倍靠的住嗎?

一對多不好贏,一對一特朗普勝算很大

所謂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局面,因為歐盟的率先投降,將立即土崩瓦解。本來特朗普的貿易戰是美國一家迎戰全球的“一對多”的局面。人們可能會計算以美國19萬億美元的GDP總額,同時對抗GDP數倍於美國的幾大經濟體勝算不大,幾個大國如果同時對美國的大豆等優勢產業進行貿易報復,很容易搞垮這些產業,就很有可能讓特朗普在中期選舉中敗北,從而逼迫美國政府作出讓步。

但是在歐盟率先投降的情況下,“一對多”的局面將很快崩盤,特朗普如果一對一與東亞國家較量,獲勝的概率就非常大了。先不論貿易領域之外的差距,僅就4000多億美元貿易逆差,就是一顆難以抵擋的經貿“核炸彈”。更不利的是,在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特朗普簽訂自貿協議共識的同時,歐洲還向外釋放將大量採購美國大豆和天然氣產品的信號,也為特朗普贏得在亞洲地區的貿易戰增添了重要砝碼,用“帶槍叛逃”來形容歐洲的行為絲毫不為過。

因此接下來的貿易戰用一對一來形容可能都不是非常準確,美國可能夥同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與東亞國家打一場非對稱的貿易戰爭。過去我們分析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一對多都非常困難,如果換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對多,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與美國的較量確實是一個長期、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現在顯然沒有到最後攤牌的時刻,恐怕一定的妥協、讓步還是必須承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