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能扛事、有担待的山里人——龚群

编导简介

编导手记|能扛事、有担待的山里人——龚群

群,《记住乡愁》编导,代表作品《昭君镇——能抗事 有担待》,《仓埠镇——常怀感恩之心》。

我们用简短的目光,已无法丈量出岁月深处的厚重,但却常常能从苔痕星布的热闹间,从黛瓦灰墙的庄严里,触摸到生命安静处的那一抹情怀。

乡愁是一片绿水青山,

带着我们的爱与梦飞翔。

——龚群

能抗事、有担待的山里人

做《记住乡愁》第三季调研的时候,就曾关注过这个古镇,毕竟有名扬天下的王昭君,一定有值得挖掘的故事。最后却因时间的关系未能前往调研,但还是通过种种关系拿到了一些不成线条的故事和昭君别院的图片,关键时候又接到另外一个古镇的选题而放弃了这个地方,成为憾事。

终于,《记住乡愁》第四季启动了,冥冥中就好像天注定,昭君镇顺利通过选题申报,我也算得偿所愿。

编导手记|能扛事、有担待的山里人——龚群

《昭君镇——能抗事 有担待》

7月盛夏,我们一行来到昭君镇——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小镇。小镇原名高阳,因楚国公主得名,后因王昭君更名。古镇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香溪河畔,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建镇历史。

到达当天,我们就召集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古镇里大量鲜活的人物故事在研讨会上凸显出来,经过仔细梳理,决定留下震撼人心的个体和群像。

参与过《记住乡愁》的人都知道,这个节目最难把握的是主题。它代表着这个古镇的精神,是这个古镇的魂。于是,我们开始起了实地调研和走访。

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当地人到现在还在用背篓,背篓里装有孩子、生活用品、劳动工具和丰收果实。古镇人告诉我们,地处大山深处的昭君镇,世世代代靠着肩上的背篓,背负全家的生机和责任,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背篓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在古镇里静静地流淌,王昭君、抗战民夫队、谈锡恩、陈家珍、向涛等等,他们就像镶嵌在这个古镇上的一颗颗珍珠,串联起古镇的历史与当下,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用于担当的背篓精神。

主题很快达成共识,但总觉得差口气,没有很好地抓住古镇的魂儿。于是,一天,我问一位当地人,你们是怎么表达“担当”精神的?一位40多岁的妇女告诉我:不就是能扛事、有担待呀

“能扛事、有担待”,多接地气的一句话,却非常精准地表达出古镇人的精气神儿。于是,主题确定。

《记住乡愁》的开头有多种形式,古镇介绍、主持人串场、山歌等等,可谓仁者见仁。那么如何开好这集的头?如何既做到和主题相关,又和之前不一样?

于是,我们又开始走访和调研,在昭君别院的一个小小博物馆里,我发现一组图片,它们都和背篓有关,图片下面标注着“送祝米”。

什么是“送祝米”?古镇人是这样给我们介绍的:“送祝米”的传统在昭君镇由来已久。每当古镇人家有孩子出生,他的父亲就要第一时间前往妻子的娘家报喜,娘家人再约定好日子,邀请亲朋好友背着喜物前来祝贺,贺礼通常都是当年新收的稻米,“送祝米”这个称呼由此而来。

编导手记|能扛事、有担待的山里人——龚群

《昭君镇——能抗事 有担待》

开篇有了。

女婿到家来报喜,

不知是男还是女,

接到喜物便知底,

娘家商量送祝米,

鸡蛋要有五百几,

又买花鞋和布匹,

家家么姨一大群,

热热闹闹送祝米。

山歌有了。

拍摄时,正好碰到古镇人家喜添麟儿,热热闹闹的“送祝米”开场啦!

“送祝米”开场,既扣主题,又和背篓和当地民俗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万事开头难,一切又迎难而解。

这一季乡愁有小小的创新,就是增加名人回故乡的章节。

古镇人给我们推荐了当地的一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向涛。然而,联系院士却异常艰难,古镇人一直强调院士很忙,恐怕很难接受采访。可能是怕打扰到院士吧,我们迟迟没有取得院士的联系方式。后来,通过院士的母校终于联系到他,诚惶诚恐中拨通了院士的手机,交谈中发现,院士的工作非常忙碌,除每周带有本科生的课程、手上有多个研究课题外,还与多个国家保持着合作研究,每个月都要飞1到2个国家。可意外的是,当我说明情况后,向院士非常客气,当即答应配合我们的工作,并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告诉我们,好让我们协调好拍摄时间。当我提出,拍摄期间所有费用由我们承担时,向院士当即回绝:这个你们就不用管了。

编导手记|能扛事、有担待的山里人——龚群

《昭君镇——能抗事 有担待》

然而,增加一个故事就得删掉一个故事,手心手背都是肉,删掉哪一个都疼。万般无奈我们拿掉了舍小家为大家的伍尉全。

老伍人很憨厚朴实,早在八十年代,他就在古镇开起了公司,跑起了运输,1993年实现了年收入达500多万元。可正当公司蒸蒸日上之时,国家工程要在家门口开工。作为搬迁企业伍尉全损失严重,18个门面1300多平,金额达200多万元。经过一晚上翻来覆去地思考,老伍决定:第一个带头搬家。

这样一位“能扛事、有担待”的铮铮汉子,让我放弃有多心疼,可老伍却对我:“没事,我背得起失,也吃得起亏。”多么可爱的古镇人,关键时候他又担起了责。

编导手记|能扛事、有担待的山里人——龚群

《昭君镇——能抗事 有担待》

如今,大家都在大谈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哪里?

其实,他们就在你身边,在大国脊梁隐姓埋名的奉献里!在每一个古村、古镇、古街里默默传承着!

文字来源 | 龚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