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視角:寶地青海無人問起

Kopu導讀:說起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省份,很多人都會想到青海。儘管行政面積排全國第四,但人口卻只有600的青海,只有一條青藏鐵路貫穿,以至於在政經層面受到的照顧要少很多,知名度跟新疆、西藏也差一大截。

青海低調,西寧更低調,像一個坐在教室後排的後進生,與世無爭,比南寧還要佛系。以至於除了西寧和玉樹之外,多數人可能很難叫得出第三個青海城市的名字。青海基本上跟熱點不沾邊,區域經濟分析也很少會以它為案例。反倒是像東三省,經濟表現好是新聞,經濟表現不好也是新聞;廣州、天津、重慶降速,反響更不用說。

Kopu城市視角:寶地青海無人問起

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速一向領跑全國,青海上半年卻只有5.9%,低於全國6.8%的水平,在全國倒數。但儘管是這種低迷的狀態,竟也沒有引起多少關注討論。

Kopu解讀:經濟低迷,進出口嚴重萎縮

青海存在感低,最直接的因素是發展不起來。這裡山脈眾多,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加上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脆弱,工業發展嚴重受限制。

別說與發達地區比,接壤的四個省份,都對青海形成了包圍的勢態。青海的面積相當於快兩個甘肅和四川,但人口只有甘肅的四分之一,不到四川的十分之一。

2017年的經濟表現,亮點也很少。增速僅僅高於失速的甘肅,但體量只有甘肅的三分之一,財政收入不到新疆和四川的零頭。唯一有優勢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過這跟人口基數小,財政轉移支付平均貧富的效果顯著不無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青海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1.5%,為近12年來最低。物價穩定,反過來也可以理解為經濟缺少活力。比如,在全國房地產市場火熱的前提下,當年青海的商品住宅投資總額卻下降了6.2%。

Kopu城市視角:寶地青海無人問起

作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一帶一路的重要通道,青海還面臨著一個很致命的困局——進出口持續萎縮。而且青海進出口萎縮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兩年。

暴漲暴跌的前提是進出口總額基數小,但一帶一路的紅利之下,青海向西的進出口按說是以增量為主,不至於連續幾年萎縮。像2017年,青海出口降幅最大的地區,恰恰是巴基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這兩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這說明在諸多一帶一路沿線省份的較量中,青海的經濟劣勢,不僅未能讓它在向西對外開放中收穫政策紅利,其弱點反而被放大,處境更加被動。

Kopu解讀:固投拉動經濟,轉移支付全力輸血

拋開GDP增速和進出口,老實說,青海上半年不少經濟數據還算比較漂亮。比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旅遊總收入增長28.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1%。

不過青海的經濟結構,有個很突出的問題,那就是過度依賴固定資產投資。

Kopu城市視角:寶地青海無人問起

2017年,青海的生產總值是2642.8億元,而當年的固投額度達到了3897.14億,是GDP總量的1.48倍。2016年是1.37倍,2015年是1.35倍。青海的固投構成中,民間投資只佔不到三分之一,大頭是以政府投資為主。考慮到這兩年固投與GDP的比值在加大,說明青海不僅依賴投資拉動經濟,而且依賴程度在加深。

但即便如此,上半年的經濟狀況,還是相當低迷。

青海固投遠超GDP,引申出另一個問題:缺的錢從哪裡來?答案是轉移支付。

2017年各地獲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排名,青海排在第25位,雖然它只有排在第一的轉移支付大省四川的四分之一,但也佔據了青海GDP的35%。如果換算成人均所獲金額,青海則遙遙領先全國。2015年,青海人平均獲得轉移支付1.62萬元,排在全國第二的位置。而四川在被龐大的人口基數稀釋後,只有4511元,不到青海的三分之一。

這正是數據經常欺騙我們的地方。論整體體量,青海排不上號;但論人均,不管是固投還是轉移支付,青海都是全國第一檔的存在,這足以說明經濟內生動力不足的青海,對外依賴有多深。

Kopu解讀:強省會西寧,缺少輻射能力

東部發達地區,省會城市的首位度低;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省會城市的首位度高,這基本上形成了規律。

前者典型的是江蘇,南京之外,蘇州和無錫經濟體量都是全國十強水平。後者像四川,成都的經濟體量,佔到全省的37.56%。

對青海來說,同樣也是靠西寧在苦苦支撐,省內的經濟集中程度,要遠超四川。

2018年上半年,西寧的總產值是550.49億,佔到同期GDP的45.99%,比成都還要高出接近10個百分點。

2017年,西寧在全省的GDP佔比更是達到了48.62%,可以說撐起了青海的半壁江山。當然,全省的固投,西寧基本也快佔到一半。

但青海不像四川。四川至少有水運和鐵路的連接,讓市州之間存在產業配套的可能。青海的地理環境更極端,各個市州之間有著天然的地理屏障,很難形成產業合作。

以鐵路為例,青海地廣人稀,目前只有一條青藏鐵路主幹線貫通。即便算上再建的幾條線路,也有大片地區無法覆蓋。所以,青海的經濟要素全部聚集在西寧。

Kopu城市視角:寶地青海無人問起

問題在於,這種聚集無法形成一個可以向周邊輻射的產業中心。所以,西寧之外的海東、海西、海北、海南等市州,處於產業孤島式的存在,成為下沉嚴重的發展窪地。比如2017年,海北的GDP增速為-20%。

話說回來,不管是藉著一帶一路發力對外貿易,還是承接東部的產業轉移,在西部省份的競爭中,青海的優勢都很小,最終還是得全力發展西寧,還是得靠投資、基建,來拉動經濟增長。

這的確不是持久之策,但對於毫無資源和區位優勢的青海來說,除了使勁砸錢,先把基礎設施和工業基礎夯實,短期內恐怕已別無他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