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瑕讀書|《騙局之王》,當貪婪遇到貪婪

尋瑕讀書|《騙局之王》,當貪婪遇到貪婪

大家好,我是尋瑕君,又到了「尋瑕讀書」的時間。今天晚上跟大家一起讀的,是查爾斯·龐茲講述他一手炮製創世騙局的自傳作品《騙局之王》。

鼻祖龐氏,一場並不高明的騙局

張愛玲早早就贈言世人說,成名需趁早。在騙局這件事情上,如果成名足夠早,就可以睥睨天下,冠名之後的所有騙局。江湖人稱,龐氏騙局。

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 ,1882-1949)的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國。他在美國幹過跑堂的、推銷員、油漆工,曾因偽造罪在加拿大坐過牢,在美國亞特蘭大因走私人口而蹲過監獄,但始終懷揣著發財致富的“美國夢”。1919年,作為一個年近40的中年人,龐茲隱瞞了斑斑劣跡來到了波士頓,設計了一個投資計劃,向美國大眾兜售。

用龐茲自己的話說,這個投資計劃是一個人人賺錢無人受損

的完美方案,對應的投資品種,就是圖片中面值30分的國際回郵券。

尋瑕讀書|《騙局之王》,當貪婪遇到貪婪

一戰前,各國間的貨幣採用金本位結算,也就是按照能兌換多少黃金來折算匯率,並通過黃金在國際間的自由流動自動調節國際貿易的收支平衡。

一戰爆發後,各國大量印刷紙幣,而黃金的兌換和流通在部分國家被禁止,導致歐洲某些國家的貨幣實際貶值嚴重。但國際回郵券是個冷門品種,由於使用和關注的人少,國際郵政聯盟並沒有跟隨國際貨幣的實際匯率去調整回郵券的兌換比例。因此在貨幣貶值國家,回郵券的價格和價值出現了分離,形成了天然的套利機會。

已知:

1 國際回郵券在歐洲各國的銷售面值都是30分(當地貨幣);

2 西班牙幣兌美元是6.66:1,法郎兌美元是15:1;意大利里拉兌美元是20:1

3 每張國際回郵券在美國可以兌換5美分現金

那麼,

1美元,在西班牙可以換到6.66西班牙幣,買到22張國際回郵券(6.66×100/30=22),帶回美國,兌換成1.1美元(22×5=110美分),利潤10%

1美元,在法國可以換到15法郎,買到50張國際回郵券(15×100/30=50),帶回美國,兌換成2.5美元(50×5=250美分),利潤150%

1美元,在意大利可以換到20里拉,買到66張國際回郵券(20×100/30≈66),帶回美國,兌換成3.3美元(66×5=330美分),利潤230%

聰明的你看到這裡應該已經明白了,這就是一個利用匯率差套利的套路。龐茲所謂的“人人賺錢無人受損”,隱含了兩個前提假設,一是國際回郵券持續流通,且發行量足夠大;二是貨幣貶值國為避免套利中的損失,會去推動本國貨幣升值。第二個假設的荒謬程度我們不去論證,在龐茲逐步將這個5美分的買賣滾雪球般擴大到1500萬美元的過程中,國際郵政聯盟和貨幣貶值國不可能毫無覺察,並及時堵上了漏洞。1920年3月,距離龐氏崩盤僅5個月前,法國、意大利、羅馬尼亞等國宣佈退出了郵政聯盟,並停止售賣回郵券;而美國也同時宣佈,停止兌換這些國家發行的回郵券。

這一看起來毫無技術含量、漏洞百出的騙局,在龐茲的包裝下,變成了一個90天內回報高達50%的好產品,並給募集資金的人10%的銷售佣金。

根本不需要高壓銷售策略,龐茲迴避了國際回郵券的投資細節,也不過分宣傳投資能帶來的好處,而是讓不相信的人,先拿出10美元試一試,對於投機者而言,這筆回報率50%的投資聽起來荒謬,卻足夠誘人,而當他們在45天后提前拿到15美元的回報時,所有的疑慮都消失了。人們不僅把自己的積蓄交給他,還把朋友也介紹過來。龐茲的投資規模呈幾何級數的增長,在高息和高比例的佣金鼓動下,每一個獲利的投資者都自發變成了銷售。

以至於龐茲在書中恬不知恥的說,整個計劃得以實施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原因,這是他們集體推銷的結果;我承認我從山上滾下了一個雪球,但它自己發展成了一場雪崩。

鉅額財富使他獲得了銀行董事的頭銜、華爾街的興趣、政治人物的關注,龐茲還通過提高自己在單一銀行的存款集中度奪取對銀行的控制權,不斷收購企業、房產、買下國際船隊,插手波蘭公債,儼然成為一個舉世矚目的重要人物。

短短1年時間,近4萬名波士頓市民,變成龐茲賺錢計劃的投資者,而且大部分是懷抱發財夢想的窮人,龐茲共收到約1500萬美元的投資,平均每人“投資”幾百美元。當時的龐茲被一些愚昧的美國人稱為與哥倫布、馬可尼(無線電發明者之一)齊名的最偉大的三個意大利人之一,因為他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發現了錢”。

1920年7月,波士頓郵報刊登了質疑龐茲投資計劃的深度報道,僅一個月之後,龐茲破產,導致其控制的5家銀行和1家信託投資公司倒臺,數萬人血本無歸。

《騙局之王》是龐茲作為騙局肇始者的自供狀,但不免夾雜著自我美化和強行洗白的色彩。也許一開始,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的龐茲真的只是想踏實做些買賣,但卻在利益和貪慾的裹挾下,走上了拆東牆補西壁的歪路,並在勉強支撐兌付中,應對內部人的欺瞞,外部的質疑,加速了走向終局的步伐。又或者,被冤枉入獄的曲折坎坷、騙局事發前的努力維持,這些敘述本身,就是一個謊言。

效仿者麥道夫,一場650億美元的驚天騙局

在龐氏騙局落幕後近一個世紀,投資者不斷在虧損中得到教訓,騙局也在不斷進化演變,但只有堅持不懈騙了20年,騙過華爾街金融寡頭、騙過了養老基金對沖基金、騙走了1300萬人650億元的伯納德·麥道夫,才在與龐茲的隔世鬥爭中,搶回騙局冠名權的一席之地。江湖人稱,麥道夫騙局。

尋瑕讀書|《騙局之王》,當貪婪遇到貪婪

相比於龐茲的貧瘠出身,伯納德·麥道夫是金融巨鱷、前納斯達克主席,是美國現代金融系統的建立者,是華爾街巨人,神壇上的偶像,傳奇般的存在。

麥道夫於1960年設立伯納德•L•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BLM),這家公司是緊密參與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發展過程的5家證券交易公司之一。

浸淫資本市場多年,麥道夫通過BLM公司旗下的投資顧問業務,在美國達拉斯、芝加哥、波士頓等地編制關係網,通過高爾夫球會所、雞尾酒會等奢華場所接觸並招攬投資者;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夥伴發展下線並獲得佣金。

同時,相比於龐茲的高額回報率和語焉不詳的投資計劃,麥道夫每月提交的投資報告顯得非常進取,客戶也能在數日內迅速贖回投資,每年承諾的回報約10%,令許多存有疑慮的客戶不虞有詐。

直到2008年,美國金融泡沫破滅,次貸危機爆發,麥道夫的基金出現擠兌。

12月初,麥道夫向兒子透露,客戶要求贖回70億美元投資,令他出現資金週轉問題。

12月9日,麥道夫突然宣佈將提前發放紅利

12月10日,麥道夫向兒子坦白,自己一無所有,一切只是一個巨大的謊言

10日當晚,麥道夫被兒子告發,引爆史上最大龐氏騙局

12月11日,麥道夫因涉嫌證券欺詐被捕,涉案金額高達650億美元

一年後,麥道夫被法院判決入獄150年。

一年後,通過變賣麥道夫的財產,甚至包括其妻子的內衣,追討回了僅僅15億美元。

從商業大佬,到普通中產、乃至難民營遺孀,無數人的一生積蓄化為烏有。

麥道夫的長子不堪輿論壓力自殺,次子隱姓埋名後死於癌症,妻子也與他斷絕聯絡。

麥道夫的客戶中不乏華爾街的金融寡頭,摩根、花旗、匯豐、瑞銀和那些超級富豪們,他們從未懷疑過單邊上漲毫無貓膩嗎?也許他們只是不願意過多探究高額回報背後的真實內幕,也許他們只是希望在這場擊鼓傳花的遊戲中,自己不會接下最後一棒。

在次貸危機爆發時,人心不穩,人人都想保護自己的資產,甚或是趁亂牟利。他多次提及自己曾提醒客戶不要將超過一半的財富放在他的基金中。但是,人總是貪婪的,而他的忠告,也並非出於真心。

尋瑕讀書|《騙局之王》,當貪婪遇到貪婪

在這場集中展示了人類原罪與本性的事件中,監管的缺失,同業的盲從,都在為金字塔的垮塌添磚加瓦。

尋瑕讀書|《騙局之王》,當貪婪遇到貪婪

麥道夫直言,金融動盪,國家需要一個替罪羊,他就是那個壞人,所以所有指責和謾罵都指向了他。如果集中贖回的資金沒有那麼多,或是他成功找到了接盤俠,那麼他用謊言和虛假數字構建起來的大廈不僅不會坍塌,還將把他抬升到愈發無可比擬的地位。

尋瑕讀書|《騙局之王》,當貪婪遇到貪婪

《欺詐聖手》是HBO基於麥道夫騙局製作的電視電影,由好萊塢老戲骨羅伯特•德尼羅(《教父2》、《美國往事》)扮演伯納德•麥道夫,整部影片呈現出內斂而暗湧的風格。影片由《雨人》的導演巴瑞•萊文森執導,對於這樣一個已經被各路媒體反覆消化挖掘的題材,他沒有上升到金融穩定、次貸危機的大場面來鋪寫,也沒有沉浸在受害者的控訴、憤怒和潦倒的情緒中,而是著眼於麥道夫的家人、員工、周遭的人,從家庭關係和人物刻畫入手,儘可能真實的還原了一個完整的麥道夫。

(後臺回覆“騙局”,獲取下載鏈接)

遠未結束的套路

從世界金融中心的華爾街,到第三世界的城鄉結合部,從全球聞名的金融投資機構,到手裡攥著幾個養老金的老人,似乎沒有誰能夠在高額回報面前保持鎮定,於是似曾相識的一幕不斷重演:可觀的回報帶來第一批吃螃蟹的投資人,有了口碑之後,金字塔式的推廣帶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隨著金錢和人數的膨脹,逐漸造成躁動和狂熱的氣氛,在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刻,一切都戛然而止。背後的操控者鋃鐺入獄,絕大部分人賠得精光。

尋瑕讀書|《騙局之王》,當貪婪遇到貪婪

騙局,是一種貪婪遇到了另一種貪婪,互相依附,互相試探,都篤信老司機如自己,早已識破套路深幾許,你敢上車我就敢開車,你敢開車我就敢加碼,翻車前司機乘客爭相跳車逃跑,只剩下泥沙俱下的滿地狼藉。但為什麼,騙局總是在崩潰的一刻才引起全方位的憤怒?為什麼憤怒往往只指向設局者的策動卻忽略了入局者的參與?

尋瑕讀書|《騙局之王》,當貪婪遇到貪婪

如果我們將騙局高度抽象化,簡單粗暴的將零代償和100%的平臺代償作為劃分騙局與否的區分標準。其他的認定標準還包括,年化收益是否超過15%;是否承諾本息安全,零風險;是否鼓勵介紹他人入局,並許以高額獎勵。

從零代償到100%平臺代償,中間隔著多少個E租寶、錢寶、善林金融和雲聯惠,又有多少類似的平臺,一開始懷著或良善或懵懂的初心,走著走著,卻不約而同的踏上了飲鴆止渴的不歸路,或心甘情願,或身不由己。

下期書目

下一期尋瑕讀書,我們要來讀《說謊者的撲克牌》這本書。邁克爾•劉易斯描述了自己在華爾街最大投行之一的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工作經歷,生動再現了抵押債券和垃圾債券創設與衍生過程,將華爾街投波譎雲詭中許多不為人知的技巧、訣竅和手段娓娓道來。

「尋瑕讀書」近期書目如下,歡迎關注後回覆“知識星球”下載,一起來閱讀:

《我在碧桂園的1000天》-吳建斌

《原則》(精簡版)-Ray Dalio

《原則》(中文版)-Ray Dalio

《原則》(英文版)-Ray Dalio

《理解宏觀經濟運行的框架》(中英對照)-Ray Dalio

《騙局之王:查爾斯·龐茲自傳》-查爾斯•龐茲

《說謊者的撲克牌》-邁克爾•劉易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