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六月三伏好热天,京东有个张家湾,老两口院里正吃饭,来个苍蝇讨人嫌,苍蝇叼走一个饭米粒,老头一怒追到四川,老头子一去一年半,书也捎来信没传,请个算挂先生的算一算,先生说:按挂中断,伤财惹气赔盘缠。

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各位老爷们好啊,又到了新的一周了,今天的天气是真舒服啊,有凉风,有小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天就是立秋啦!熬过这两个月就彻底凉快了。

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好了我也不跟大家扯皮了,已经给大家讲了两周的明星公益基金,今天换换口味,给大家讲讲怎么预防网络诈捐。

“这是我的表哥,千真万确,求求你们救救他!”“这是我室友!恳请大家帮帮她!”相信你和我一样,在朋友圈见过类似的信息。然而,面对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进而伸出援助之手的你,是否质疑过这些众筹活动?是否认为这种活动属于慈善募捐呢?

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慈善活动,慈善活动是指为帮助改善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困难生活而发起的团体活动。其宗旨具有公益性、利他性,受益对象为不特定的社会公众。

例如去年8月份,腾讯公益平台发起的“帮助‘小朋友’乐享艺术之旅”的网络公益募捐活动。

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该活动以“一元购画”的形式带领网民关注关爱自闭症儿童,帮助他们走出内心世界。在这种活动中,受益对象为自闭症儿童群体,而不是明确的自闭症儿童个人,是具有公益性的,是属于慈善活动。

前年的9月1日,慈善法正式开始施行。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年多来,通过网络实施的捐赠金额超过20亿元,捐赠主体由80后、90后构成,捐赠额度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呈现大众化、年轻化、小额化趋势。

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一些慈善组织来自于互联网的捐赠已经占到捐赠总收入的80%以上,以企业为捐赠主体的旧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另外,随着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的逐渐展开,慈善组织数量在快速增长。截至今年10月10日,民政部认定和登记的慈善组织2429个,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的606个,捐赠金额也在持续增长。

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那么看到这里就有人问了网络筹款治病属于慈善募捐吗?201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慈善法明确规定,慈善募捐的主体是具备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且慈善活动具有公益性,其受益对象为不特定的社会公众。

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所以,为某个明确的陷入困境的个人进行筹集款物的活动,是属于利己行为,不具有公益性,因此不属于慈善活动,而是个人求助活动。我们在微信朋友圈中常见的发起于“轻松筹”“水滴筹”等平台的求助信息便属于个人求助活动。

不过,由于网络中的个人求助具备慈善募捐的某些特征,常常导致网民难以区分。为让爱心真正落到实处,让温暖传递到最需要的地方,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明确区分个人求助活动与慈善活动,判断公益众筹的本质目的,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实现爱的传播。

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那么你看到那些求助募捐的信息该怎么防止骗捐?根据慈善法的授权,民政部指定了首批13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为慈善组织提供信息发布服务,还组织制定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的基本技术规范和基本管理规范,要求平台有序引导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对接,同时加强审查甄别,通过设置求助上限等措施,切实维护捐赠人等慈善活动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去年9月4日,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正式上线运行。截至10月10日,全国1676个慈善项目、1219个公开募捐方案全部在平台予以公开,便于社会公众查询了解和监督。民政部还要求,各地各类慈善参与主体要依托该平台填报法定公开信息,对于敷衍了事、弄虚作假、透明度差的慈善组织,依法纳入执法监察范围。

如何应对网络诈捐?先来学会这几招!

怎么样看完这篇你们是不是就放心了呢?看见慈善捐赠不要一味地凭借爱心去着急捐款,而是查好了查清楚了再去捐款,这样您也能捐的放心,钱也能用到实事儿上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