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市宣傳部長點讚「遼寧名片」!爲奮進的遼寧插上詩意的翅膀

一個地區的名片,應當是區域精神的生動載體,也是地區文化的底蘊所在。 遼寧省一直高度重視對區域名片的孵化,盤錦大米、大連海參等一批遼寧名牌享譽全國。近年來,遼寧省更專注於對區域名片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刻挖掘,讓名片叫得更響。近日,遼瀋晚報連續推出的《遼寧名片尋訪錄》大型系列報道引起廣泛社會反響,把品牌孵化背後的遼寧精神傳播向全國。

為了確保所報道的品牌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都具示範效應,遼寧各地最後確定了瀋陽渾河岸交響音樂節、瀋陽法庫飛行大會、大連海參、大連櫻桃、鞍山千山、撫順旗袍、本溪楓葉、丹東草莓、錦州筆架山天橋、營口海蜇、阜新瑪瑙、遼陽古城、鐵嶺蒸汽機車、鐵嶺蓮花湖溼地、朝陽牛河梁遺址、盤錦紅海灘、盤錦河蟹和大米、葫蘆島泳裝等知名品牌作為展示的重點。

區域品牌背後所蘊藏的,其內核應該是文化,是人的精神內核的外在表現。遼瀋晚報記者深入到全省14個市的海港漁村、偏遠山村、工廠車間、街道小區,通過挖掘人的故事、人的感悟,讓一張張名片有了人情味和底蘊。

有了好故事,更離不開好渠道。為了把遼寧名片叫得更響亮,遼瀋晚報採用融媒體手段推介此係列報道,除了在傳統紙媒上以一版核心大圖推介,還配有精美視頻、畫面唯美的客戶端開機頁面等H5產品,請知名主持人為報道錄製音頻,並開發小遊戲產品《我為遼寧名片代言》。

通過對名片背後故事的展示和文化內涵的挖掘,通過全國主流媒體的轉發,一大批遼寧品牌正在走進全國人民的視野。

瀋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教科工委書記 馮守權

為遼瀋晚報的《遼寧名片尋訪錄》欄目點贊

7月4日,遼瀋晚報在《遼寧名片尋訪錄》欄目,推出《渾河岸交響音樂節讓世界記住瀋陽最美聲音》的整版宣傳,得到了廣大市民強烈的情感共鳴和熱烈的回應反響。許多市民在這篇文章的影響下,從城市的四面八方趕往現場觀看,場場座無虛席、掌聲雷動,場場流連忘返、依依不捨。充分體現了遼瀋晚報作為省級媒體,作為深受瀋陽市民熱愛的都市報,所具有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充分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和文化自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血脈。近年來,瀋陽市委、市政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加快推進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先進裝備製造中心、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建設,通過加快推進文化項目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供以“渾河岸交響音樂節”為代表的一系列公共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雲颺閣作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是瀋陽一道最為靚麗的風景線,已經成為瀋陽的文化名片。城市由這一個點拓展到渾河沿岸一條線,將所有兩岸城區發動起來,通過開展各類文化文藝惠民活動,吸引渾河兩岸整個面上的居民參與,形成了點線面的有機結合,互映生輝,讓城市母親河成為凝聚市民情感的紐帶、成為滋養群眾文化的源泉、成為培育城市精神的高地,讓廣大市民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共享音樂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滿足人們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

遼瀋晚報以獨到、專業、敏銳的視角發現亮點、記錄亮點、傳播亮點,特別是濃墨重彩宣傳瀋陽文化建設的大發展、大繁榮、大跨越,對於弘揚新時代遼寧精神,凝聚瀋陽新一輪振興發展力量,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我為遼瀋晚報對瀋陽一直以來的鼓與呼,表示衷心的感謝,更為這組精彩、優秀、點睛之作點贊。期待更多更好更美宣傳瀋陽的精品力作。

大連

大連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張金雙

突出呈現了大連農業品牌建設的成果

遼瀋晚報《遼寧名片尋訪錄》欄目關於大連櫻桃和大連海參的報道,突出呈現了大連農業品牌建設的成果,深入挖掘出大連基層農戶不等不靠、勞動致富的實幹精神,充分體現了遼瀋晚報作為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在全省引起了較大反響,對於激發大連廣大幹部群眾弘揚“長子情懷、忠誠擔當、創新實幹、奮鬥自強”的新時代遼寧精神,對於大連市加快推進“兩先區”建設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大連市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高度重視品牌建設,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四個著力”和“三個推進”,積極把握東北老工業基地加快振興和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的雙重機遇,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積極培育新動能、打造新業態、扶持新主體、拓寬新渠道,全力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大連大櫻桃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和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瓦房店小國光蘋果、莊河藍莓、金州和旅順大櫻桃等8個產品入選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莊河市、旅順口區入選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試點縣名單。據農業部最新公佈的監測結果,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綜合水平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穩居前四。

遼瀋晚報的這組報道,採訪深入、生動鮮活,是“走轉改”優秀作品的典範,值得大連媒體學習。期待遼瀋晚報推出更多更好的策劃,更經常更深入地關注大連經濟社會發展。

鞍山

鞍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孫慧芳

為遼寧的文化傳播添上濃墨重彩

講遼寧名片,就是講好遼寧故事,就是弘揚新時代遼寧精神。一個地區名片的孵化歷程,也是一部文化內涵的發掘史。

千山,擁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古往今來一直是吸引遊人的“東北明珠”。《遼寧名片尋訪錄》欄目獨闢蹊徑,挖掘到了千山的大美。

報道通過故事化手法,通過典型人物的挖掘,生動展現了鞍山人“古今千山 千年守望”的赤誠和理想。守護千山的自然和文化就是踐行青山綠水的理念,這篇報道讓更多人認識遼寧的“千朵蓮花山”,更感受到千山人的赤誠之心、奮鬥之路。

《遼寧名片尋訪錄》對區域文化內涵挖掘深刻,表現手法創新多元,堪稱精彩之作,為遼寧的文化傳播添上濃墨重彩一筆。

撫順

撫順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 戴曉梅

為撫順旗袍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營造聲勢

7月初,遼瀋晚報《遼寧名片尋訪錄》欄目推出了《旗袍故里再續“清風滿韻”》報道,在撫順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這篇報道找準了精髓、抓住了核心,為撫順大力發展旗袍產業、為撫順旗袍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營造了聲勢。

撫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旅遊文化資源。“旗袍故里”的確立,使撫順旗袍能夠在全國乃至全世界佔有唯一性、獨特性品牌地位。從這個角度出發,撫順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發展旗袍產業,高起點編制了《新賓滿族自治縣旗袍產業發展規劃》,創建旗袍非遺傳承平臺,引進國內外知名旗袍產業創意、生產、模特團隊落戶撫順,舉辦高水平旗袍設計大賽、模特大賽,發展旗袍產業不僅能使城市文化品牌得到提升,還能夠讓撫順文化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特有的城市名片。

《旗袍故里再續“清風滿韻”》這篇文章正當其時。在撫順打造旗袍之都的關鍵時刻為之助力、發聲,撫順會藉著這股東風,將旗袍產業做大、做強,將撫順的深厚底蘊和特色文化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錦州

錦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王功生

“藍色海洋遊”品牌的一次大力宣傳

遼瀋晚報《遼寧名片尋訪錄》專欄《揭秘筆架山天橋搶救計劃——年底盛景有望重現》整版報道刊發後在錦州引起強烈反響。有的市民說“天有奇觀,有望重現”;有的網友賦詩:《遼瀋晚報》整版刊,錦州天橋筆架山,搶救計劃已揭秘,年底盛景現臺前;有的說,修復筆架山、搶救自然奇觀是市委、市政府的英明決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作為世界奇觀的錦州筆架山天橋以及以筆架山為核心的“藍色海洋遊”,是錦州市委、市政府著力打造的著名旅遊品牌。《遼寧名片尋訪錄》之《搶救計劃》報道,策劃站位高、定位準,既講政治又接地氣,既說工作又講故事,用小切口講述大事件,引人入勝,大氣磅礴,讓人看後感覺既親切又震撼。

該報道順應了當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旅遊健康發展的時代要求,契合了錦州各界人士對家鄉旅遊盛景的熱切關注,以獨特的視角深度挖掘,凸顯了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洋資源生態保護利用,實施搶救計劃這一治本之策的政治意識、生態意識和責任擔當,凸顯了省委省政府、國家海洋局全力支持錦州修復海洋生態、推進世界奇觀勝景重現的責任擔當。同時,也為錦州打造以筆架山為核心的“藍色海洋遊”品牌做了一次大力宣傳,極大地提升了遼寧文化旅遊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真誠感謝遼瀋晚報社助力錦州宣傳,真誠為作者及幕後領導和團隊點贊!

阜新

阜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劉偉才

“世界瑪瑙之都”是對外宣傳的重要名片

近日,遼瀋晚報《遼寧名片尋訪錄》欄目《從亞洲最大的煤城到“世界瑪瑙之都”》報道刊發後,在社會各界特別是在阜新瑪瑙產業從業者中引發了強烈反響,一致認為報道對瑪瑙產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對外宣傳作用,同時也提升了阜新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

阜新作為全國首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經濟轉型取得突破性進展。阜新盛產瑪瑙,而且以儲量大、品種多、色澤全、紋理美、質地優而著稱。經過多年發展,基本確立了全國瑪瑙加工中心、集散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的戰略地位。2013年,阜新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全國唯一的“中國瑪瑙之都”榮譽稱號;2016年,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正式授予阜新“世界瑪瑙之都”榮譽稱號。阜新將持續不斷加大地域特色瑪瑙文化品牌宣傳,提升阜新瑪瑙文化品牌的影響力。

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瑪瑙產業發展,始終把“世界瑪瑙之都”作為阜新對外宣傳的重要名片,瑪瑙產業將圍繞著建設全國最大的瑪瑙藝術品創作生產基地的目標而努力。

《從亞洲最大的煤城到“世界瑪瑙之都”》的報道,向社會各界推介阜新瑪瑙文化和瑪瑙產業輝煌發展前景,在此,向貴報致以誠摯謝意!

鐵嶺

鐵嶺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馮智

在全國唱響了“遼寧好聲音”

遼瀋晚報作為以綜合新聞為基礎的省級晚報,已成為東北地區發行量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第一都市報,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滿足了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全省乃至全國唱響了遼寧好聲音,傳遞了正能量。此次精心策劃推出的《遼寧名片尋訪錄》,將鐵嶺蒸汽機車和蓮花湖溼地等地方特色文化濃墨重彩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展現了城市奮鬥的縮影,更是城市名片的孵化。期待日後能夠與遼瀋晚報實現更深層次的合作,並衷心祝願貴報越辦越好,為遼寧振興發展營造更加濃厚的新聞輿論氛圍。

盤錦

盤錦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王慶良

好報道為盤錦增添前行新動力

6月中旬,遼瀋晚報以“一個城市奮鬥的縮影”為統領,連續刊發兩篇報道盤錦的文章——《一個養蟹人的“三落三起”》《保護紅海灘的綠色思維》,贏得了省內外讀者的高度關注和熱烈反響。

兩篇報道均以小切口進入了大主題,娓娓道來,講述了盤錦市在發展現代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的善作為、巧作為,令人信服、發人深思,更為不斷向好的盤錦增添了彌足珍貴的輿論支持和前進動力。

盤錦是伴隨著改革開放40年成長起來的城市。建市30多年間,這塊土地上的人們苦幹實幹、積極進取,使昔日的“南大荒”成為如今聞名中外的米糧倉。時至今日,盤錦市已相繼摘取了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園林城市等諸多體現最高規格的金字號榮譽。這些成績,都是歷屆市委、市政府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奮鬥出來的。

一如新聞報道主人公所體現出來的特質,創新實幹、奮鬥自強正在成為這座城市積極進取的成功基石和共性品格。在向更高質量發展邁進的路上,盤錦仍在厚積薄發、蓄勢待發,而奮鬥就是140萬盤錦百姓幸福生活中最為耀眼的底色。

本溪

本溪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孫英傑

做好做強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

作為省級都市報,遼瀋晚報在我省和本溪市都很有影響力,對東北三省和全國的輻射能力也很強。這次《遼寧名片尋訪錄》的系列報道版面充足、內容深刻、設計華美,非常有震撼力,可以說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本溪的楓葉美景眾多,像關門山、洋湖溝畫家村、大石湖老邊溝、龍道溝等都是全國知名景點,尤其是國家命名的“中華楓葉之路”,每到秋季,流光溢彩、萬山紅遍,趕上小雨後,薄霧像輕紗般籠罩山頂,那真是人間仙境。

從楓葉觀賞來看,楓林谷是本溪市發展綠色經濟的重點項目,其轉制發展思路和成功經驗都非常值得借鑑。做好做強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既保護好綠水青山,又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是本溪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點。“遼寧名片”報道的定位也很準確,希望以後能多多看到這樣的報道。

丹東

丹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姚永春

都市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生動實踐

遼瀋晚報《遼寧名片尋訪錄》系列報道是都市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生動實踐。以整版規模報道的《百年曆史 草莓成丹東最美名片》,在讀者間引起了熱烈反響,為丹東的振興發展提供了輿論支持。

丹東緊緊抓住新一輪東北振興、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沿海地區開發開放、東北東部區域協同發展的重大疊加機遇,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丹東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草莓等特色農產品走上品牌發展之路。東港草莓躋身全國品牌價值百強。“東港大黃蜆”列入第一批中國/歐盟互認地理標誌保護清單。

遼瀋晚報作為主流媒體,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很好地引領了社會輿論。

營口

營口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薛靜

用“河海名片”覓世界知音

小小的海蜇,也可以走向世界。一個城市的名片,承載著這座城市走向遠方的夢想和召喚天下的情懷。

《遼寧名片尋訪錄》第4期《以匠心 守初心 工匠精神打造出營口海蜇》講述了營口海蜇鮮為人知的背後故事,也刷新了很多人對港城營口的認知。這一大型主題策劃正是以文化故事的講述來體現區域文化特色,以文化品牌的打造來彰顯新時代遼寧精神,用品牌戰略助推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共和國長子的經濟振興。

“新時代需要新精神”,港城營口正是在新時代遼寧精神的感召下,以港口和自貿區作為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雙引擎;以“國際的港”和“營商的家”作為城市發展的新定位;以海納百川的情懷和開放包容的姿態彰顯著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和產業優勢;以營口的“好景”“好品”“好味”提升著城市品牌的影響力;以“營口傳統大醬”和“營口海蜇”擦亮著城市品牌工程;以連通世界的“鮁馬賽道”展示著獨有的城市風範;以生動的發展實踐打造著“河海名片”這塊金字招牌;以“文化音樂港城”這一載體面向世界尋覓著知音;讓音樂藝術、城市精神和文化名片凝練成為營口文化建設和傳承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河海營口宜居、宜業、宜遊,滋味鮮美的營口好味、琳琅滿目的營口好禮、河海相依的營口好景,用一張張獨具風韻的“營口名片”體現著這座河海港城“開放包容”的文化基因,以“虛懷若谷”的城市精神和開放情懷走在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

“遼寧名片”濃縮詩和遠方。遼瀋晚報的“遼寧名片”系列策劃報道為奮進的遼寧插上了“詩意的翅膀”,引領著我們每一個有夢想的城市飛向遠方;它更吹響了新時代的號角,召喚遠方的朋友會聚到遼寧,助力遼寧振興發展。

遼陽

遼陽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馬植榮

讓傳統文化在今天熠熠生輝

遼陽有2300多年的歷史,遼瀋晚報《遼寧名片尋訪錄》欄目記者深入採訪,挖掘這座“東北第一城”的文化內涵,在遼陽當地產生良好反響。

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遼陽市委、市政府“十三五”時期的一項重點工程,是全面建設智慧文明美麗幸福新遼陽的重要內容。遼陽文物古蹟非常豐富,東京城、東京陵、漢魏壁畫、燕州城、白塔等歷史遺存,無不代表著遼陽這座城市的智慧和文明,保護、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人民群眾感受歷史之美。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遼陽傳承千年的文化基因、文化元素、文化符號在今天煥發著新的生機。

遼瀋晚報的報道不但在紙媒刊發,而且在客戶端、官方微信等新媒體同步播發,為宣傳遼陽以及遼寧的傳統文化助力發聲。主流媒體傳播主流價值,讓傳統文化在今天熠熠生輝。

朝陽

朝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劉利民

對牛河梁的報道恰逢其時

遼瀋晚報《遼寧名片尋訪錄》欄目關於《龍鳳朝陽 守護文明之源》報道刊發後,在朝陽各界尤其是歷史文化界產生了較大反響,一致認為該報道定位好、故事性強、傳播力大,有利於朝陽乃至遼寧文化的對外傳播。

朝陽曆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厚。紅山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等精品歷史文化以其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堪稱翹楚的獨特性和稀缺性,彰顯著朝陽文化旅遊的獨特魅力。凌源皮影、建平剪紙、喀左紫砂等聞名遐邇的地域民間文化,彰顯了朝陽文化旅遊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為了真正把朝陽的歷史文化資源用起來,使朝陽的歷史文化資源活起來,朝陽市委、市政府今年把挖掘整合朝陽曆史文化資源作為全市十項重點工作之一,進行挖掘整合、包裝推介,以展示世人,造福後人。文化品牌始終是朝陽對外宣傳的名片之一,尤其是舉世矚目的紅山文化遺址,向世界展露著“東方文明的曙光”,把中華民族文明史向前推進了1500年。5月28日,國新辦舉辦的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成果發佈會,將牛河梁遺址定為中華文明的源頭,這也是我市將牛河梁紅山文化作為朝陽名片的充分理由和依據。

《龍鳳朝陽 守護文明之源》的報道,不僅揭示了牛河梁紅山文化的意義和作用,又報道了我市對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對朝陽而言,恰逢其時。

葫蘆島

葫蘆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李榮軍

展現了泳裝30年的時尚傳奇

近期,遼瀋晚報《遼寧名片尋訪錄》欄目《興城泳裝 一段烙刻商業傳奇的光陰往事》報道刊發後,在葫蘆島各界產生了較大反響,一致認為該報道唱響了遼寧好聲音、傳遞了正能量,記錄了這個城市奮鬥的縮影。

葫蘆島市歷史悠久,濱城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南票沙鍋屯遺址堪稱中國科學考古第一站、千古碣石帝王宮——姜女石遺址等精品歷史文化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叫響,這些都彰顯著葫蘆島市為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富庶濱城、正逐步邁向現代化沿海開放名城所散發出的獨特文化魅力。

美麗引領時尚,夢想點亮生活。現如今,全球每製造5件泳裝就有一件來自葫蘆島市興城。興城泳裝傲視全球,搶灘全球市場,這些鉅變的背後隱藏著葫蘆島人勇立改革開放潮頭、敢闖敢試永不止步的創新“符號”。詮釋了葫蘆島向創意城市轉型發展的新思路,展現了決策和發展思維方式的新改變。在全國紡織行業看來,葫蘆島興城泳裝產業集群發展體現了一定的引領性和示範性。《遼寧名片尋訪錄》報道以人物故事為切入口並帶動整篇,將葫蘆島興城泳裝以及泳裝人的艱辛創業歷程及其如何搶佔世界市場的奇蹟細緻呈現,展現了泳裝和這座城市——葫蘆島“興城製造”30年的時尚傳奇。

期待日後能夠與遼瀋晚報實現更好的合作,並期待貴報能夠推出更多更好貼近時代、貼近百姓和貼近生活的策劃,最後祝願遼瀋晚報越辦越好,為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