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保險旗艦創新「醫療健康+」 上海健康服務50條落地有聲

7月24日,上海市在政府新聞發佈會上提出:“要注重發揮商業保險在健康服務鏈中的資源整合作用,將健康保險打造成為醫療健康服務需求的入口,促進完善健康服務鏈。”其中,特別提出推進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交流和共享,實現居民醫療費用直接理賠支付。顯然,上述舉措落地後將極大地提升居民健康服務的獲得感與滿足感。

商業健康保險在我國已經發展很長時間,但多數人還是習慣於依賴社保,商業保險雖然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和經濟補償,但由於與健康服務機構之間結合不夠緊密,服務體驗的欠缺也讓居民在投保時難免心存顧慮。此次政府發聲不僅從政策層面肯定商業保險的意義和價值,也為商業保險與健康服務的進一步融合發展指明瞭方向。

上海健康服務50條的發佈,無疑對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然而,對於居民投保而言,商業健康保險的服務仍然是其最為看重的,例如居民投保商業健康保險,但是理賠報銷體驗如果不好,就會影響居民對於產品的感受,也會影響政策的落地執行。

滬上保險旗艦創新“醫療健康+” 上海健康服務50條落地有聲

在某企業任行政主管的陸女士對記者說:“很多員工反映報銷難、不方便。我們公司是定期組織員工收集材料,統一快遞辦理理賠的,這還算好。但我自己購買的商業保險,每次理賠都要找材料、複印、填表,然後專程去保險公司櫃面申請理賠,真的太麻煩了。如果能看完病當場報銷掉該多好!”的確,倘若就醫後隔一段時間再報銷,憑證丟失、整理複印、填寫申報表……一系列麻煩接踵而來。不少人甚至嫌手續麻煩,直接放棄了小額理賠。

然而就在本週,記者欣喜地發現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新引進的“智能機器人”可以解決上述痛點。懷孕8個月前來產檢的鄭女士對記者說:“這個機器人外形很萌,導醫諮詢和院內導航的功能也很實用!有些患者出院前,通過機器人直接申請理賠,感覺非常方便!”記者現場觀察患者家屬使用發現,理賠過程僅需語音問答互動並出示材料由機器人讀取即可,現場能夠完成所有資料提交,之後由保險公司遠程完成審核並打款,全過程僅需不到2小時,可謂“閃電賠付”,服務體驗非常好。

記者事後瞭解到,提供商保現場快速理賠服務的太平洋保險智能機器人是由中國太平洋保險和富聰金融合作推動,並在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率先試點,據說會在上海更多醫院普及和推廣。提供這項創新服務的中國太保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在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的國有大型保險集團,總資產規模超過一萬億元,位列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第220位,連續第八年上榜。

據瞭解,負責此項目的是中國太保旗下的壽險子公司營運團隊,根據《金融界》等媒體此前的相關報道,負責運營的太平洋壽險副總經理為戴文浩,此前曾帶領太平洋壽險創新“神行太保”平臺,帶領太平洋壽險營運完成傳統代理人業務模式的移動互聯網化轉型,之後在擔任太平洋壽險江西分公司與河南分公司總經理期間,先後帶領兩家分公司連續5年取得太平洋人壽所有省級分支機構業績達成率與業績增長率“雙第一”。(記者 楊曉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