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班級,有狀元、有學渣:因爲有些教育,老師也無能爲力

歡迎大家閱讀“ImClass”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俗語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老師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領路人。

曾經一度,獻身教育事業是多少為人師表從業者的共性選擇。

但是,人無完人,教師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職業。

教書育人,並不代表老師們三頭六臂、什麼樣的孩子送到老師手裡就能前途光明一片。

事實是:有些教育,老師是無能為力的

同一個班級,有狀元、有學渣:因為有些教育,老師也無能為力

一、“教書育人”不是超能力,老師只能盡力

有不少人覺得教師一天上幾節課,每年還有寒暑假可以休息,工作輕鬆到讓人羨慕。

但是,大家都在羨慕老師的假期,卻看不到老師在背後的付出。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有些家長甚至說:“老師,我們沒時間管,孩子就交給你了。”把孩子扔給老師,自己做甩手掌櫃,忘記了家長應有的責任。

同一個班級,有狀元、有學渣:因為有些教育,老師也無能為力

一個班的孩子,來自幾十個完全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個性和特點,教師實施教育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加之現在很多學生都是嬌生慣養的獨生子,老師說話稍微重點就被揪著大做文章。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責任所在,但教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家庭和親人,不是無所不能。沒有家長的支持、學生的配合,教師也是力不從心。

二、教育是一項事業,需要家長配合

之前,老師請家長協助在放學後的時間裡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因為老師在群裡點自己孩子名字,因為沒有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家長因此覺得老師這樣的公然批評接受不了,回應——“寒心”。

家長抱怨:

同一個班級,有狀元、有學渣:因為有些教育,老師也無能為力

老師回覆:

同一個班級,有狀元、有學渣:因為有些教育,老師也無能為力

教育是一件貫穿孩子終生的事業,教師的責任是在校期間把知識傳授給孩子,讓他們得以更好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而更重要的三觀的形成,雖然與學習的知識有關,但是更多是受朝夕相處的家長影響。

在這個過程裡,家長和老師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上文中的老師請家長協助監督孩子做作業,其實是負責任的表現。試想,老師教導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孩子,在校期間還能統一管理,但是孩子在家不寫作業,老師卻是無能為力。這時候,就需要家長來配合了。

如果家長不在乎孩子的教育,孩子又怎麼會花心思在學習上?

三、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最終高度不是老師決定

在學校學習,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們的智力差別不會相差很大,但不同孩子的成績卻是天壤之別。

同一個班級,有狀元、有學渣:因為有些教育,老師也無能為力

孩子成績不同,表面看來是學習習慣不好、認真程度不夠,也有人覺得是老師教得不好。

然而,一個老師要同時面對數十名學生,自然沒有辦法在個別學生身上耗費太多心力,這樣對其他孩子不公平。這種現象暴露出的更深層問題是:學生與學生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能力極限。

ImClass 線上教室,把教室“搬進”互聯網

教與學可以更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