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泰興篇章

(本報評論員)8月14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鄉村振興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吹響了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全市上下要從戰略的高度,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以創新破難題、以實幹促振興,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泰興篇章。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就泰興而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近年來,我市紮實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持續改善農村民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脫貧攻堅和富民強村步伐加快,農村環境不斷改善,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主要表現在城鄉發展還存在不小差距,東部和北部地區發展相對緩慢。對照鄉村振興目標要求和先進地區,差距大、短板多、任務重。為此,要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委的決策部署,把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進一步解放思想、落實責任、強化措施,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向縱深推進。 推進鄉村振興,要堅持規劃先行、統籌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是一項關乎全局、著眼長期的歷史任務,必須把規劃放在首要位置。產業如何振興、人才如何培養、文化如何振興、生態如何保護、組織如何建設等,都要科學規劃、認真規劃、統籌規劃。要科學修訂完善全市城鄉統籌規劃、村鎮建設規劃,確定發展一批重點村、著力保護一批特色村,形成佈局合理、分工有序、開放互通的城鄉空間結構。要統籌考慮產業發展、要素配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建立健全覆蓋全民、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鄉風文明為保障、治理有效為基礎、生活富裕為根本,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推進鄉村振興,要注重因地制宜、塑造特色。“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推進鄉村振興中,要注重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傳承,體現鄉土風情,力求看得見發展、記得住鄉愁。要注重發展創意休閒、生態觀光等特色農業,進一步優化村莊生態環境,建設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的美麗宜居鄉村。要加快推進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村建設,打造好“試驗田”,同時發展好特色村、重點村,著力培育成鄉村振興和美麗宜居鄉村的典型,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建設成果。對重點村、特色村,要優先支持公共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完善;對於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村莊,要加大扶持力度,統籌兼顧保護和發展。 推進鄉村振興,要強化動力激發、擔當實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要胸中有藍圖、腳下有路徑,更要肩上有擔當,撲下身子抓落實。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鎮村幹部要把鄉村振興戰略擺到最突出位置,強化內生動力和責任擔當,進一步改進作風、埋頭苦幹,在抓落地、抓推進、抓見效上狠下功夫,在攻難關、補短板、強特色上求突破。同時,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廣大農民自己的事業,他們是振興鄉村的主體。為此,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善於聽取農民的意見、切實保障農民的權益,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他們在新時代創業、創新、創造的潛力,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真正讓鄉村振興成為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