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爲何不再出來救國?

衛薇兒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出來救國的原因,其他答主都回答過了,就是因為楊家在歷史上其實只有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三代而已,在宋國中期已經沒落,在宋國亡國之際怎麼會有表現呢?

某來補充一點,為何在楊家將的故事裡,楊家怎麼延續了那麼多代?其實,民間故事演義小說楊家將的故事原型,前期是楊業父子祖孫三代為原型,後期的楊家將故事都來源於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折家將。

真正和北宋共存亡的折家將

提起楊家將,是無人不曉,提起折家將卻沒幾個人知道,如果說楊家將裡的佘太君就是出自府州折氏,大家可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佘太君的孃家啊!

是的,折家將就是佘太君的孃家,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大宋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在麟州府州豐州,割據的党項人折氏家族,世代臣服中央,為保衛西北邊境安居樂業,抵抗西夏入侵維護國家統一,有卓越功勳。

從折嗣倫、折從遠,到折德扆折維昌折繼麟再到折克行折可求,世代名將,是西夏的剋星,西夏在麟府豐崩了多少回牙,後來趁著北宋亡國佔領了府州,把折氏家族之墓毀掉,以報百年之仇。

為什麼演義小說都歌頌楊家將,而沒有歌頌折家將呢?只是因為國家不宣傳,為什麼不宣傳呢?就是因為北宋末年折可求投降了金國,因此,才被史家諱言,折家的史實就被嫁接到楊家將上。

事蹟被嫁接到楊家將的原因

北宋末年,金國崛起,滅遼侵宋,勢如破竹。宣和七年(1125),金軍宗翰圍困太原,知府張孝純固守,身為知府州事折可求接到命令,率麟府之師二萬餘救援太原。

遠道而來的疲憊之師,遭遇原地待命的金軍,折可求首戰失利,之後又和其他援軍會和後再戰太原城郊,此戰非常慘烈,陣亡的陣亡,望風而逃的望風而逃,唯有折可求堅陣不卻,頑強抵抗到底,精銳十喪七八。

同年,又接到勤王的命令,折可求、折彥質與秦鳳路种師中、熙河路姚古等奉詔勤王,十幾萬人馬齊聚都城了,大宋朝廷卻接受了金軍宗望的苛刻條件議和了。也在這一年,折可求的弟弟折可與、折可存等堅守代州崞縣,城破,折可存被俘,折可與戰死,折可存在靖康元年(1126)從俘虜營逃走,病死中山,年僅31歲。

在折可存死後幾個月,折可求再次接到命令救援太原,與金軍激戰,兵窺子夏山

,一年之間,麟府兵二次救援太原,一次救援京師,損失慘重,精銳不存。而金軍已經攻陷麟州建寧寨,折可求求援,金軍已經再圍汴京,折可求是等不來援兵的,只能堅守。

靖康二年(1127)三月,徽欽二帝投降,宋亡,折可求卻仍在府州堅守,雖然矢盡力竭,依舊苦撐。

趙構繼位後只顧逃亡,並沒有想起孤懸西北的府州還在苦苦支撐,建炎三年(1129)完顏婁室以折可求之子折彥文為質逼迫投降,已經陷入金軍和西夏包圍的折可求無力再戰,遂以麟府豐三州降金,時為1129年二月。

金人以折氏威望厚重,也欣賞折可求的不屈不撓,就讓他繼續屯兵府州,1138年毒死折可求,西夏趁機謀取府州,1139年三月,府州陷落西夏。

從870-1139,折氏歷經九代270年,從此在歷史長河中消散。折可求抗擊西夏,迎戰金國,盡力奮戰,,宋國皇帝都投降了,他還在苦苦支撐二年之久,力屈才投降,已經無愧宋國。

投降總是汙點,皇帝趙構逃跑可以寬恕,臣子力屈投降不可寬恕,因此,折氏之名再無人提起,他家的事蹟也被嫁接到楊業父子祖孫三代後並不存在的楊家女將身上。

就是這樣。

請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覺得猴格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吧!

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謝謝!


猴格大人


不是楊家將不再出來救國,而是當北宋滅亡時,戍衛邊疆的楊家將早已成為了歷史。

首先我們知道,在傳統的故事戲曲中,北宋楊重貴一門可謂滿門忠烈,一家以身許國,連族中女性都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大英雄。不過現在耳熟能詳的楊家將,多半是後人通過演義所描繪的,如同《三國演義》一般帶有文學色彩。故事中楊家的七郎八虎和女將們,都不過是後人創造出來的人物角色。而楊家將中人物原型的經歷,也沒有故事中的如此波瀾壯闊、動人心絃。

不過,若要掀開楊氏傳奇的層層面紗,楊業是必不可少的“引文”人物,畢竟楊家祖孫三代從軍衛戍邊疆,便是由他開始。而當我們解析完楊家三代的傳奇之後,我們或許就能知道,為何當北宋滅亡時,楊家反而默默無聞。

一代楊業:開楊家報國之首,以死明志

楊業,又名楊繼業,早年又叫重貴,是太原人。他本是北漢的一員大將,被賜姓劉,國人稱其為“無敵”。北漢亡後,宋太宗識人惜才,將其收入麾下。歸順北宋後,他改回姓氏。北宋初年,宋太宗認為他熟悉邊防,就命楊業前去駐守代州(大致位於今山西)。在這期間,楊業延續了往日的驍勇。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楊業在雁門關一帶大破遼軍,威名遠播。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決定發兵三路揮師北伐。其結果我們也知道,因指揮不力,兵將不合導致失敗,楊業戰敗之後被俘絕食而亡。但縱觀整場戰役,楊業的遭遇雖著實悲壯,可在戰役開打前,楊業其實已向潘美建議宋軍應該繞後、包抄遼軍,斷其後路,以避其鋒芒。怎奈在這時候,監軍王侁跳出來譏諷楊業懷有二心。

楊業本就對自己是降將這一身份感到尷尬,如今又遭人嘲諷,更是無可奈何。因此,明知與遼軍正面對抗是死路一條,他還是將自己擺在了前鋒以明志向。

在陳家谷大戰前夕,楊業請潘美在谷口佈陣,自己則率一路兵馬繼續前進。

此時在另一邊,遼軍主將也派人設伏,而自己則與楊業正面交手。開戰之後,遼軍佯裝撤退,引誘楊業孤軍深入。就這樣,楊業一群人反而陷入了遼軍的包圍中。他們一路且戰且退,直至最後一人戰死,這當中,還有楊業的兒子楊延玉。

兵敗之後,楊業被俘,縱使心有不甘他還是絕食三日而死,以報宋太宗知遇之恩。

反觀楊業的背後,王侁本是力主正面交戰的人,他還想著能趁楊業重創敵軍的時候,突然殺過去搶得軍功。但當他一看是埋伏的時候,旋即率軍撤退。潘美見前軍後撤,也帶著在陳家谷谷口接應的部隊都一併撤走。最終,他們只留得楊業一人望著空蕩蕩的陣線無奈哀嘆。

所幸,朝廷上對於楊業還算是公平:楊業死後,宋太宗十分震怒,直接將王侁發配充軍,將潘美降級三等。

二代楊延昭:承父之志,終生戍守邊疆

楊業身死,他的兒子楊延昭又接過了他父親的事業,從事駐守邊疆的事務。鹹平二年(999年),契丹突然南下,當時駐守遂城(今河北徐水縣)的楊延昭發放武器、招募青年參與防守,同時命人往城牆澆水。由於正值隆冬臘月,第二天清晨城外就結了一層冰,遼軍見攻城無望,立馬撤走。

此役之後,楊延昭因功升為刺史,兩年後,他再次大勝南下的遼軍,這一次則擢升莫州團練使。緊接著第二年(1002年),遼軍再次南下攻保州,楊延昭率軍馳援,可惜被遼軍偷襲導致損失慘重。此次戰敗,本應受罰,不過宋真宗赦免了他,第二年還命他官復原職。此後楊延昭一直駐守邊疆,直至1014年病逝於任上,享年57歲。

▲《少年楊家將》中楊延昭形象(胡歌飾)

三代楊文廣:楊家三代報國,至此而終

楊延昭逝世後,其子楊文廣也接過祖、父二人的衣缽,擔起為國征戰的責任。

早年,楊文廣因父去世而由補官(接任)的方式進入軍旅當中。早年的他一直執行鎮壓叛軍的任務,後於宋神宗年間,因西夏進犯,他率軍追擊來敵斬獲頗豐。此後他一路升遷,直至官封侍衛親軍步軍司都虞候(三衙管軍之一)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遼國想要重新勘定邊界,楊文廣藉機上書進言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方略。不過朝廷一直沒有答覆,楊文廣也便一直沒有機會實踐他的抱負。怎奈當年十一月,楊文廣病逝任上,北宋楊門三代人就這樣將自己的熱血與年華灑在了中原大地上。此時,距離北宋滅亡還有將近五十年。

所以,不要怪為何楊家將沒能拯救北宋,因為他們只是存在於故事演義當中。他們的原型,也不過只有上文提到的祖孫三人。要想憑藉一門三代人就改變北宋軍隊積貧積弱的現實,也不大可能。更何況宋一朝,領兵權與帶兵權是分開的。

隨著楊文廣的離去,楊家便再也沒有人投身軍旅、駐守邊疆,楊家後人也便不可能指揮軍隊作戰,一代傳奇也就這樣嘎然而止。

1、《宋史》

2、《資治通鑑》


協虎戰爭史


近日有網友提問: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出來救國呢?七郎八虎、楊門女將……有他們和她們在,北宋應該不會亡啊?

對於網友的這個問題,首先要回答的是:歷史上的楊家將和楊門女將等並不存在,正是因為看到大宋江山丟失,民間才把希望寄託著以楊家將為代表的英雄。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或者說楊氏英雄父子是什麼樣子的?

1、楊老令公的原型為楊業

根據楊家將的故事,楊家的老英雄是楊繼業、楊老令公。其實,真實的歷史人物名叫楊業。楊業是太原人,父親叫楊信,曾任後漢麟州刺史。楊業擅騎馬射箭,20歲時追隨北漢的劉崇,以勇猛著稱。因功升任建雄軍節度使,人稱“無敵”。

宋太宗徵太原,愛慕人才,懸賞他。楊業則勸國主劉繼元投降,保全了百姓生命。宋太宗召見楊業,任命他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後授鄭州刺史,令他鎮守邊關。此後,楊業打敗入侵雁門關的契丹,升任雲州觀察使,兼鄭州和代州刺史、駐泊兵馬都部署。

2、奉命北征,為潘美的副手

雍熙三年,宋軍北征,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帥,楊業為副帥,蔚州刺史王侁、順州團練使劉文裕為監軍。宋軍先是攻下雲、應、寰、朔四州,因曹彬戰事不利退回代州。不久,宋廷下詔遷四州百姓到內地,潘美等統領士兵護送。

此時,遼國蕭太后和耶律漢寧、南北皮室、五押惕隱領兵10萬攻佔寰州。楊業認為,遷移百姓、契丹兵出擊時,可在石碣谷設伏弓箭手1000名,騎兵增援中路,確保百姓安全。

3、建議遭反對,明知一死仍出戰

楊業的這個建議首先遭王侁反對,認為宋軍數萬精兵,不能太軟弱,“只管奔擊雁門北川”。劉文裕表示贊成。王侁甚至嘲笑楊業:“君侯號稱無敵,現在看見敵人就服軟,莫非有別的打算?”

楊業只好被迫出擊,因為明知一死,出發前哭著對潘美說:“此戰必敗。我是太原降將,死本無所謂,皇上任我為副帥,授我兵權,我很想打擊敵人,只是在尋找機會以報答國恩。現在各位認為我害怕敵人並責備我,我只有一死。”

4、伏軍擅自撤走,潘美又敗退

見潘美無什麼表示,楊業指著陳家谷口說:“你們要在那裡擺下弓箭手,作為左右翼,等我轉戰到這裡,立即夾擊救援,如果不這樣做,我和士兵一個都活不下來。”

潘美與王侁率兵在谷口列陣。從凌晨寅時到上午巳時,王侁登高遠望後,認為契丹人逃跑了,想去爭功,就率軍離開口。潘美沒有制止,一起率軍向西南走出20裡。

5、楊業絕食而死,兒子戰死沙場

史載,此時楊業戰敗,潘美卻領兵退走。楊業死戰,自中午殺到日落,輾轉到達谷口,卻未見一個宋軍,放聲大哭,回軍再戰,身受十多處創傷,親手殺死上百人。因戰馬重傷倒地,被契丹兵活捉,兒子楊延玉也戰死。

楊業嘆道:“皇上看重我,我本想討敵保國報答,卻被迫害,如今戰敗了,還有什麼臉活著!”就絕食三日而死。

6、楊家將傳說的來源是什麼

楊業戰死,潘美被連降三級,監軍王侁、劉文裕都解除官籍。楊業除了戰死的兒子楊延玉外,還有6個兒子:楊延朗被封為崇儀副使;楊延浦、楊延訓被錄為供奉官;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錄用為殿直。

楊業的這6個兒子中,以楊延朗的功績最大。史載,楊延朗後改名楊延昭。幼時楊業曾說:“這個兒子像我。”楊延昭曾跟隨父親攻打應、朔兩州,擔任先鋒官,被敵人亂箭射穿手臂,卻毫不退縮。

7、楊延昭成為宋真宗時的猛將

楊業死後,楊延昭在遂城遭遇契丹軍,圍城數天。蕭太后親自督戰,宋兵害怕,楊延昭命全城壯丁登城持兵器守城。因遇天寒,令人取水潑城牆,次日城牆全是冰,光滑堅硬,敵兵無法爬上來,只好退去。

契丹又南下,楊延昭設精兵埋伏在羊山西,先是襲擊敵人,邊戰邊退,退到西山時伏兵殺出,契丹大敗,用匣子裝著敵將首級獻給皇帝。楊延昭升任本州團練使,與保州楊嗣同時受獎。宋真宗曾說,楊嗣與楊延昭,忠心勇猛,很多人妒忌他們,但我會庇護的。

8、楊延昭被契丹人稱為“楊六郎”

鹹平五年,契丹進攻保州,楊延昭、楊嗣率軍救援,被偷襲損失較大,有大臣要治罪於他們,被宋真宗拒絕。鹹平六年夏,契丹進攻望都,楊延昭重被起用,後調往寧邊軍。景德元年,楊延昭率軍1萬人直抵遼境,攻破古城,俘獲敵人眾多。

景德二年,升任保州防禦使,後調任高陽關副都部署,於大中祥符七年病死,終年57歲。史載,楊延昭軍紀嚴明,與士卒同甘共苦,作戰身先士卒,功勞全歸於部下。守邊20餘年,契丹人都怕他,稱他為“楊六郎”。

楊延昭死後,他的三個兒子被封官,他的親信和門客也擇優得以任命。此後,他的兒子楊文廣一直為北宋捍衛疆土。


指動濟南


什麼?楊什麼將?什麼家將?那會還有楊家將嗎?

別說楊家將了,你就是把滅霸的手套給他,打個響指滅掉一半人都行不通

因為大宋皇帝壓根就不想打仗,所以你給他了他也不會用也不敢用

在他看來,金國就是個土包子,無非就是搶搶錢,搶搶地盤,畢竟自己主角光環還在,一如復仇者聯盟3裡面,明明有機會搞垮滅霸卻被辣個失去心愛女友的屌絲男攪局了一樣,總感覺最後主角們一定會勝利的,不差這一次機會

只是,跟復聯的結局一樣,超級英雄們敗了,不可一世的大宋亡了

那麼問題來了,假設宋徽宗不是政治白痴,想要搞事情,那麼楊家將會重登歷史舞臺麼?會像鋼鐵俠們一樣出來拯救世界麼?


所謂楊家將,就像是漫威裡的九頭蛇,早已不復存在

《楊家將》是一本好書,讀起來令人蕩氣迴腸,一如《岳飛傳》,老嶽同志和手下的一幫弟兄如開了掛一般,連續擊潰金國四太子金兀朮,並最後由牛皋同志完成擊殺這個金國boss的重任,打完通關

可歷史上金兀朮非但沒有死,還有可能參與了岳飛的謀殺案(秦檜可能是他派去的奸細)最終逼迫宋高宗議和,為金國爭取了極大的利益

這是和書中描寫大相徑庭的,《楊家將》也是一樣的。楊業的確很厲害,是一代名將,人稱楊無敵,但楊家將就不一樣了,雖然存在,只是水平和人數都極其有限

自楊業死後,歷經數代楊家皆為宋朝武官,只是並非是要職,且知名度極高的七子共戰根本就是YY,雖然楊延昭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但無論是戰功還是能力都和楊業都沒有可比性

待到北宋靖康之難,楊業後人中有楊文廣尚存於世。只是非常遺憾,他至死也未曾受到重用,沒有為大宋出戰(不是不戰,而是不被允許出戰,也沒機會出戰)

所以說,直至北宋滅亡之前,所謂的楊家將根本就不復存在了,更何況皇帝壓根就沒想過要打仗,何談救國一說?

楊家將沒上場,其他人呢?大宋就沒有忠臣了嗎!

如果說楊家將不存在,那麼大宋就真的沒有名將了嗎?其實是有的,只可惜為投降派所排斥,此人雖曾出戰卻未能挽救敗局,倒不是他不作為,而是皇帝及投降派太過懦弱。隨後北宋滅亡,在高宗時代他仍然發揮餘熱,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戰史,卻與之前如出一轍,最後功敗垂成,含恨而死。

此人便是主戰派將才李綱。他曾在北宋滅亡前夕,組織軍民於金兵入侵汴京時頑強抵抗,成功的為北宋朝廷爭取了時間,只可惜這次振奮人心的反擊戰並未打動投降派,也不曾讓昏庸的宋徽宗回心轉意

如果李綱得到重用,以他的軍事能力進行防守,守衛汴京是指日可待,待到稍微穩定,天下勤王軍也能相繼趕到,那麼金軍必然陷入長驅直入、糧草不及的困境。如此看來,北宋並不會輕易滅亡。可宋徽宗偏偏輕信投降派的忽悠,撤掉了李綱並選擇投降,造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屈辱的靖康之恥

作為罪魁禍首,徽宗父子被擄到寒苦之地五國城坐井觀天。僥倖逃回的高宗趙構,非但沒有勵精圖治,收復失地,反而是重蹈二帝覆轍。不思進取的趙構為了苟延殘喘,放棄大片土地一味南遷,數次遷都以避金國鋒芒。而這也讓一心想要重建國威,還都汴京的李綱心灰意冷,隨後遭到撤職的李綱,於紹興十年病逝,結束了自己忠勇的一生

只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李綱,卻不能上戰場為國殺敵,收復失地。我想他是含恨而死的

北宋的滅亡,不需歸咎於武將無能,也並不是戰略失誤;而是一味的委曲求全和姦臣賣國所致。比較知名的有蔡京、張邦昌、童貫。甚至說奸臣張邦昌曾在北宋滅亡後被金國立為傀儡皇帝,在淪陷地建立了偽政權齊國。

當然,宋朝重文輕武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武將受到節制不說地位還比較低,故而導致更多的人喪失了投筆從戎,為國效力的夢想,只是一心想著讀書做官,好升官發財。

話說回來,文人多倒也不可怕,關鍵還是決策者,也就是皇帝的問題

宋徽宗是個藝術家,除了寫字畫畫啥也不懂;宋欽宗也差不多,也是個文人騷客。到了宋高宗,倒是不搞這一套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軟蛋。如此看來,就算再給北宋兩個李綱、二十個楊業也無濟於事

歷史的發展結果也告訴我們,就算坐擁岳飛、宗澤、李綱、韓世忠這些名將,卻依然無法挽救宋朝的命運,因為皇帝和決策層的問題!

究其根本,也正是印證了那句話——仗還沒開始打,就已經輸了

迴歸到主題,至於楊家將是否存在或尚存幾人倒不是關鍵所在了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發現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簡單的說,“救國”是解乾坤於倒懸的大事,北宋末期的楊家將已淪落至普通武勳世家,夠不上這個分量。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武勳世家的聖寵也有一個遞減過程,箇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為了防止國之爪牙成為私人武裝,這種猜忌在北宋尤為嚴重。

按《宋史·楊業傳》,楊家三代的聲譽也體現了這樣的遞減趨勢:楊家將的第一代楊業(約931年~986年)人稱“楊無敵”,第二代楊延昭(958年~1014年)只能稱為“楊六郎”,第三代楊文廣(999年~1074年)乃無佳名,宋英宗提及時,只稱其為“名將之後”(文廣,名將後,且有功)而已。

照此趨勢推測,北宋亡時(靖康之變為1127年),就算楊家有後,卻也已經輕微到不值一提。



所以,“老子英雄兒好漢”從來只是一種美好祝願和想像,現實中往往都是“富不過三代”,原因大概有三個:

1、人才成才率的制約。傑出人物往往只是少數,從古至今,國興國滅,正史留名者,百萬分之一而已。

2、外部作用力的干擾。皇權不允許出現軍隊的私人化和將領的諸侯化,有宋一代重文抑武,更簡直矯正到了極端。

3、英雄應運而生的土壤。王侯將相、開國功臣,之所以成其為功勳世家,從大數上來說不過是適逢其會,在早期跟對了領導。




這位說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清末至民國時期,又有多少仁人志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以楊家血性,何以竟無引刀成一快之熱血男兒?

事實上靖康恥後,連從前的梁山好漢呼延灼也以老邁之身,死於金兀朮之手。而各地的反金義軍也層出不窮,如有名的八字軍,大名鼎鼎的岳飛便出自其首領王彥旗下。

岳飛旗下,還有一員猛將,即桃谷六仙所爭論的“楊公再興之神”。

六人所爭論堪使人笑出腹肌,比如有人主張念成“楊公再”,“興之神”為神靈歡喜之態。

這裡強調一下,應該念成“楊公、再興,之神”,即是楊再興將軍的靈位。

楊再興,抗金名將,勇冠三軍,鐵槍無敵,歿於小商橋之戰。

《說岳全傳》中說他是昔年楊家將的後人,則起碼在小說中而言,在民族危急存亡的關頭,楊家將的孓遺依然站了出來,銀鞍白馬、奔騰如風,以衛家國。

但這畢竟只是小說家言,沒有確鑿的證據能證明楊再興是昔年楊家將的嫡系後裔。




非但如此,轟轟烈烈的佘太君、楊排風、穆桂英等三代楊門傑出女將也可以肯定是小說家及地方誌的虛構。再,即使她們真的存在,其實也已隨著楊家三代男丁,次第為國捐軀。

楊家將、甚至楊門女將的榮耀,消失的時間節點最晚不能晚於楊家第三代楊文廣逝世之年,即1074年前後。

因為佘太君的生年絕對不會超過931年,因為她最多和楊業同歲而絕不可能比楊業為大;又,她的卒年絕對不會超過1074年,因為倘若活到了此時,那麼她其時已經143歲高齡,又怎麼可能?

楊排風及穆桂英二位女將,在民間傳說中並非高壽之人,那麼其生卒之年,也不能超脫於這個範圍之外。




綜上,似乎楊家將在亡國之時,當真不曾站出來。

但我相信,在真實的歷史上,即使楊門已經消散如煙,即使兒孫已經泯然如眾,在救亡圖存的關鍵時刻,在大是大非的危難關頭,楊家將的最後血脈,雖已不見載於史冊,但是仍然站了出來,和千千萬萬個無名烈士一般,握著標槍,奮力地擲向了侵略者,就如同1931年之後絕望而憤怒的四萬萬中國人一般!




往事越千年。

只有童年的那首歌謠還響在耳邊:

大郎替了宋王死

二郎斷劍一命亡

三郎馬踏如泥爛

四郎八郎流落番幫

五郎怕死當和尚

亂箭射死楊七郎

沙裡澄金楊六郎



王事情


天空一聲炸響,有書君閃亮登場!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今天我們要講的歷史小段是關於北宋楊家將的故事。


在整個宋王朝時期就算不太關注歷史的人都熟悉的名將就是岳飛和楊家將啦。岳飛是南宋時期的知名人物,岳母刺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後來聽說好像不是真事兒。但是不管怎麼說,還是成功教育了一代人。


楊家將就是北宋時期的武將家族了,在很多藝術作品當中為人們所熟知,他們最大的使命是保衛宋國領土完整。但是北宋在滅亡之際,楊家將為什麼沒有站出來保衛大宋?他們都去了哪裡?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果當今社會里最不受人待見的工作讓各位看官去做,您會去嗎?反正有書君是不會去的。


北宋時期就是這樣,重文輕武。人們都希望國泰民安,誰願意流血犧牲上陣打仗呢?所以大家一心都想好好學習,考取功名,早日升官發財。


文官的收益是非常豐富的,而武將則不同。名門楊家將在北宋時期已經到了家族沒落之時,後代大多淪為平民或者棄武從文,就是有堅持從軍的也多為下等軍官,放到現在多說就是個片區派出所的大隊長。就像水滸傳裡的楊志,作為楊令公後代,始終不得志,在隊伍裡還遭受排擠,最後被逼上梁山做了土匪。



岳飛的時代,軍中有一降將名曰:楊再興,據說也是楊令公後代,最後戰死沙場,他的官職應該比楊志強點兒有限。總之,楊家將後代都混的挺慘,沒有人能在進入軍政高層了。


因為重文輕武的原因,到後來誰有兵權誰倒黴,哪還有敢出頭的?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你只要在戰場上有點兒能耐,君主就要懷疑你是不是想謀反啦。等到君主把忠臣武將的傳承精神磨沒了之後,就算國家要滅亡,武將們不看你笑話就算給好大面子了,誰還會站出來保護你?


據說區區六萬兵馬的金人長途跋涉南下侵犯北宋都城,北宋這邊都城裡的人口就差不多百萬有餘,還有十萬兵馬在城中。本應該是大宋秒殺遠來金人,可惜此時大宋無將可用,一心求和,別說楊家將了,就是李家將、馬家將、胡家將,甚至天神李靖下凡也無濟於事啊。


大宋失去武力抗衡的能力,就只能祈求金人只是來都城撈點兒好處,旅個遊、觀個光,領幾張VIP優惠卡速速回了吧。結果人家打到首都了,等君王反應過來大事不好已經晚了。這個時候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是拼死反抗混個英雄氣節;要麼就是乖乖繳械投降。至於未來是生是死,還得看人家的臉色。


另外有必要和大家多說一下楊家將的情況。真實歷史上的楊家將肯定不會像說書的人口中說的那麼強大,盛產女將馳騁疆場,甚至連老太君都能上陣殺敵,開什麼玩笑!


楊家將三位代表人物:楊廣、楊業、楊延昭(以上排序純為順口)。祖孫三人中官職最高的楊業,統帥軍馬不過兩萬,不僅軍銜不高,而且大多數時間受制於文官。楊業就是文官不顧實際情況逼著他帶軍出擊,結果中了埋伏。公元986年在陳家谷孤身奮戰,寡不敵眾,墜馬被降。敵軍贊其氣節想感化他叛變,結果他絕食三日,以身殉國(此時此刻,我突然想起了敬愛的楊靖宇將軍)。



綜上可見,在當時那種歷史背景下,個人能力再強是發揮不了作用的。北宋的重文輕武思想讓其走上必然的滅亡之路!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其實不是楊家將不出來救國了,而是除了那個存疑的楊再興,楊家基本已經不出武將了

雖然小說演義裡面,楊家將威名赫赫、將星雲集,但是真實歷史中,楊家並沒有那麼多的名將。什麼佘太君、穆桂英更是純粹的藝術虛構,甚至連楊宗保都沒有這個人。楊家算得上一代名將的,只有楊老令公和楊六郎。

有關楊業的故事,不用多說,中國人基本都知道。但是楊六郎並不是楊業的第六子,而是其長子,本名楊延朗(也就是戲曲小說裡的楊四郎的名字)。他之所以被稱為六郎,是因為他在北境威名太盛,被契丹人認為是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主鎮幽燕的將星下凡,因此懷著敬畏和恐懼的心情稱其為楊六郎。後來以訛傳訛,竟被人當成了楊業的第六子。

楊延昭最著名的功績,就是在澶州大戰時,抵抗住了幾十萬遼軍的進攻,並在遼軍轉移時殺入遼境,給遼國人造成了巨大威脅。此後有詩讚道:“唐有虎狼將,宋有楊延昭!”把楊延昭和唐朝名將哥舒翰相比,足可見其重要性。

楊延昭去世後,其子楊文廣(不是孫子)繼續從軍,早先在范仲淹麾下,後來跟隨狄青南征儂智高。但是楊文廣終其一生也沒有達到其父親和祖輩那樣的高度,因為宋遼兩國早就簽訂了澶淵之盟,大規模的戰爭已經不太可能再爆發。

此後的楊家後人,基本都已經棄武從文,走上了官場。只有此後的楊再興,據說是楊業的子孫,追隨岳飛和金人血戰到底,最後在小商橋為了掩護嶽公子岳雲,以三百騎兵和金人十二萬大軍血戰到底。當岳家軍收斂屍體的時候,從他身上拔下來兩升的箭頭。

無論楊再興到底是不是楊業的後人,單從這一點英勇來看,楊再興就絕對無愧他的姓氏,楊老令公在天之靈也一定會樂於有這麼一位英勇的後輩子孫!



青言論史


古人云:將不過三代。當將軍的人殺戮太重,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古人認為這會影響到子孫的福報。北宋初年的楊家將只有三代將才:楊(繼)業,楊延昭,楊文廣。(楊宗保只是小說中的人物,歷史中不存在。楊文廣是楊延昭的兒子,為狄青的部下。佘太君其實姓折,沙陀族人,折家軍也是北宋著名的將門。)楊家將三代之後,有宋一朝,再也沒有出名的戰將。楊文廣死後約50年楊家無人,金國入侵北宋,史稱“靖康之恥”,但史書中沒有記載楊家將抗金。

南宋初年有一位大將叫楊沂中,除了大帥: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吳玠之外,再往下排第一的大將就是楊沂中了。楊沂中和劉琦、吳璘屬於一個級別的大將。

《楊家將》評書把楊沂中也納入了楊家將中,看作第七代楊家將。但根據近年的史料考察,楊沂中並不是楊繼業的後代。

楊沂中,是趙構最信任的大將,統領中央禁軍的殿前司,與金兀朮直接交鋒互有勝負。順便說一下:劉琦統領過中央禁軍的馬軍司。

但楊沂中有個很大的汙點:趙構和秦檜賜死岳飛時,斬殺岳雲、張憲的監斬官是楊沂中,負責具體流放岳飛家眷的人也是楊沂中。楊沂中跟秦檜、張俊是關係比較密切的一黨。

趙構在釋地方大帥的兵權是,只有楊沂中的殿前司由3萬增加到7萬人,在中央禁軍三衙中,人數超過另外兩支禁軍的總和。楊沂中掌控殿前司長達28年,相當於北京軍區司令連續當了28年,可以看出趙構對他的極度信任。

楊沂中對趙構非常愚忠,很會緊緊跟著南宋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趙核心,溜鬚拍馬,每年給趙構送2萬瓶貢酒。當時人送外號“髯閹”,說他像一個長了大鬍子的太監一樣,善於阿諛奉承。

楊沂中的族譜:楊信——楊日新——楊仲臣——楊宗閔——楊震——楊存中(這是趙構給楊沂中賜的名)

而楊繼業的父親就是楊信,所以很多人就誤認為楊沂中即使不是楊業的後代,那也是一個祖先楊信下來的。

宋人劉一止在《苕溪集》記載了楊沂中家族的幾塊碑文:說楊沂中的祖先楊信是代州(山西)的儒生,在亂世中沒有當官,楊日新、楊仲臣也是儒生,在宋朝只做了很小的官。楊宗閔才開始棄文從武,楊宗閔與楊震均在與金國的戰鬥中犧牲。

楊繼業的父親也叫楊信。這個楊信卻是五代時麟州新秦的土豪方。後晉天福七年(942年),楊信命長子楊業(時名楊重貴)追隨麟州刺史劉崇。後周廣順元年(951年),楊信自稱麟州刺史。楊信病死後,次子楊重勳(時名楊重訓)繼任麟州刺史,依附北漢,宋朝建立後,楊重勳歸附北宋。

楊繼業並沒有一個弟弟叫楊日新,所以這兩個楊信不是一個人,地點不同,文武不同,兒子不同。


沂藍書院趙月光


大家受影視劇的影響,對楊家將的瞭解應該有個誤區。

其實楊家將出現的英雄真沒有那麼多代,正史上關於楊家將的記錄也僅僅是隻有三代而已,而且這三代人中是一代不如一代。

所謂的楊家第一代,就是楊老令公楊業,他也是楊家最聲名赫赫的一個。

楊家將的威名就是在他的帶領下打出來的。

其實早年的楊業不是宋朝的將領,恰恰相反他是大宋的敵人。

那時候他在北漢任職,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曾經兩次想把北漢給攻打下來,可惜是因為楊業楊家將的存在,趙匡胤吞併北漢的措施沒有得以實施。

還沒等到趙匡胤對北漢發動第三次戰爭,趙匡胤就在斧聲燭影中死去了,之後就是他的弟弟趙光義宋太宗登基稱帝。

為了超越自己的哥哥,實現祖國的統一。趙光義繼續選擇北伐和北漢開戰,這一次宋軍打的很順利,因為之前兩次和北漢交戰有了經驗,他們先是切斷了來自契丹的援軍,然後圍困了北漢的國都太原城。

北漢的國主不得已投降了。

這時候的楊業還在拼死的抵抗,宋太宗趙光義知道楊業是個不可多得的大將,所以他就讓投降的北漢國主勸說楊業投降,不得已楊業投靠了大宋。

宋太宗趙光義得到了楊業很是高興,因為楊業長期據守邊界,很熟悉和契丹作戰之事。

正好趙光義又有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壯志,有了楊業對於趙光義來說是如虎添翼的一件事。

宋太宗第一次討伐契丹的時候,打了一個大敗仗,而且自己還種了箭傷,差點戰死沙場。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以後在去打契丹他就不去現場了。

有一次,他派了兩路大軍去攻打契丹,一路東路軍,一路西路軍,西路軍的將領叫潘美,楊業帶著的楊將軍就是在潘美的帶領下打契丹的。

這一戰由於東路軍的輕敵,他們打了一個打敗仗,這時候皇帝把希望寄託在西路軍上了。

楊業就擔負了這個歷史使命,他們接到的命令是把在契丹地盤上的漢人給接到中原去。

楊業想用誘敵的辦法,讓契丹人深入到埋伏圈,然後聯合潘美的大軍擊敗契丹人。

本來楊業和潘美商議的是在陳家谷埋伏士兵的,但是,當楊業把契丹人給引誘到陳家谷的時候,這裡竟然沒有一個人。

原因是潘美聽說楊業帶的軍隊吃了敗仗,他們因為害怕都提前逃跑了。

楊業帶著殘兵敗將來到陳家谷後,他再也跑不動了,於是,他選擇了在這裡和契丹人決一死戰,最後楊業就是戰死在陳家谷的。

楊家的第二代就是楊延昭,楊延昭也是楊家聲名赫赫的一代將領,可是,他所處的時代,沒有他父親楊業那時候動盪,所以,他和契丹族的開戰,也並沒有楊業那時候,那麼激烈。

楊延昭是接替了自己父親的職位,繼續為大宋防守邊界對抗契丹的。

到了宋真宗繼位之後,更是和契丹簽訂了友好協議《澶淵之盟》,也就是這個協議的簽訂,契丹和宋之間基本上沒有了戰事,在楊延昭五十七歲那一年,他也就病死在這個職位上。

楊延昭死後,接替他職位,掌管楊家將的是他的兒子楊文廣。

楊文廣曾經跟隨北宋名將狄青打過仗,但是,那時候他們打的並不是契丹。

宋的最大威脅就是來自於契丹。因為《澶淵之盟》的簽訂,宋遼之間的戰爭停戰了幾十年,到了宋和遼再起戰事的時候,楊文廣已經是七十多歲高齡的老人了,這時候他已經沒有力氣上戰場殺敵了。

自楊文廣之後,楊家將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所以,到了北宋滅亡的時候,也就沒有所謂的楊家將來救國了。

至於穆桂英,楊宗保之類的,這些人全部都是影視杜撰出來的,不可信。


史學達人


楊家將是文學創造出來的英雄,真正的歷史並不是那樣,楊家有歷史考證的七子,只有楊延昭,他一生都在鎮守邊關,據考證又三十五年,正史記載,楊家三代都在鎮守邊關,楊延昭之子楊文廣以後,就沒有太多的記載。

北宋滅亡時,楊家早已經衰落,後人也不在朝廷做官。根據楊家將記載,楊家在楊文廣也就是楊宗保和穆桂英的兒子之後,就遠離朝廷了,這個很正史差不多,只不過多加了一個楊宗保。

根據這些,北宋滅亡楊家根本不可能在出來保家衛國了。

不過在南宋的文學創作中,都有楊家後人的身影出現。《岳飛傳》中的楊再興,《水滸傳》中的楊志,不過他們都流落民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