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與黃山,未來誰會發展得更好呢?

尋驢記


其實,這兩個城市的景觀都是世界頂級旅遊資源。要單從可觀賞角度評價,應是不相伯仲!本來,黃山就佔有先勝先機。因為交通區位優勢,黃山在幾千年前就被古人發現了,而當時與國內已發現的山嶽比較,相對是最漂亮的,所以才有黃山歸來不看山之說。而張家界地處歷史上傳統的蠻夷之地,其絕色美景就一直被雪藏。如果張家界和九寨溝也跟黃山桂林差不多時期被發現,那麼,我敢斷定,“黃山歸來不看山”及“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樣因見識侷限導致的夜郎自大式狂妄語,就很難出籠了!

所以,當三十年前一發現張家界和九寨溝,國內旅遊立刻就出現了著名的:張家界看山,九寨溝看水的經典案例!說明國人對兩個景區的認可和推崇度遠超過老牌的黃山桂林。也才可能發生張家界的年度旅遊接待人數2002年超過黃山,2004年超過桂林!直到2017年為止,接待人數遠甩這兩個老牌景區幾條街的盛況!

沒錯,很多朋友說,張家界只有自然資源,其文化根本無法跟黃山比。這其實也是因為歷史和地理位置造成的!試想,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都還有“中國盲腸”之稱的張家界,怎麼可能跟擁有幾千年主流文化浸淫的徽派文化相提並論?如果張家界也是幾千年前就被發現,相信在其周圍一樣會產生髮展深厚燦爛的文化!

既然張家界有這麼好的旅遊資源,但為什麼說發展前途還是沒有黃山好呢?那是因為發展環境造成的!張家界雖然被省裡稱為:湖南旅遊龍頭!但直到今天為止,也就是喊喊口號,鮮有實質性的扶持!雖然在前期開發時,省裡及兄弟市州的確給足了支持和幫助。才能在短短一二十年,讓張家界這個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經濟貧困的基礎上發展成一個像模像樣的國際旅遊小城。但是,近些年來,因為張家界的迅猛高速發展,讓省政府和長沙市感到了壓力,生怕張家界會成為第二個廣西的桂林——喧賓奪主,力壓省會的囧境。因此,十年前,省裡就開始有意無意的限制張家界的發展:高速公路目前全省倒數,高鐵建設全省最後一批建設,很紅火的機場,被長沙機場硬生生搶去很多直飛張家界尤其是國際的航線,機場擴建資金一砍再砍,到現在都還是個半拉子工程!其他發展就不一一列舉了。說多了都是淚!

再反看黃山,其在省裡的發展情形就正好跟張家界相反,一切發展優先。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加上歷史地位,國家地位,區位優勢等等,其發展前途肯定會比張家界好!這個與其旅遊景觀資源關係不大了!


大庸妹兒


從旅遊市場和各方面的發展條件來看。當然是黃山的發展前景更好一些,而且是比張家界好得多。


黃山歸來不看嶽,單單是這個名頭,黃山就要比張家界更要響亮一些。而且,黃山是小平同志親自批示開發的,更說明黃山的分量。


黃山地處長三角的後院,新安江的上游,山清水秀,徽州故里,人文薈萃,還是胡主席的故里。所以,依託臨近長三角發達地區,黃山的旅遊市場一年四季都熱度不減。

而且,黃山和徽州古城、屯溪老街、宏村西遞甚至婺源、九華山組成了一條完美的生態山水旅遊之路,黃山也是集名山、名城、名茶一體的旅遊勝地。


張家界雖然也有曠世美景,但是和黃山相比,差距很大。

一方面,張家界的人文比徽州地區差距懸殊。只是在風景特點上,張家界也確實有自己勝於黃山的美景。其次,張家界和周邊旅遊的互補性還有待提高,雖然鳳凰古城近在咫尺,但是和張家界的協同發展並不多。


從交通配套上,黃山的交通也比張家界發達得多。黃山已經有高鐵、高速、機場通達,通往全國各地,特別是到長三角地區交通非常便利。

從區位上,張家界遠離武漢廣州等大城市,這是張家界主要的客源輸出地。張家界雖然也有機場,但是陸路交通仍然非常不便,從武漢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前往張家界旅遊,路途還是非常遙遠。


武大東湖


首先說交通,黃山既有機場,高鐵也通了,從機場、高鐵站到黃山腳下都非常方便的,張家界呢,儘管也開通了汽車火車,也有機場,但沒有高鐵始終不方便......

其次是服務,記得前年在距離張家界不算太遠的重慶秀山縣參加了一個活動,而我們的出發地就是張家界,那次一位老師先從北京趕到張家界機場,然後從機場趕到市區和我們會和。當他下了飛機去坐機場大巴到市區時卻被大巴上的售票員趕下了車,原因是他沒有在張家界的任何旅行社報名參團。可能他那次是來出差的,不是來旅遊的,不能給當地的經濟作更大的貢獻,所以他只能去花更多的錢打車了......機場是一個地區的窗口,而乘坐機場大巴是每個下了飛機的乘客都可以享受的權利,張家界實在有些讓人看不懂。

不可否認,張家界確實很美,當這些美麗的山都為外界所熟知的時候,張家界還“養在深閨人未識”,就從風景而論,集雄、奇、幽、野、秀於一體,匯峰、谷、壑、林、水一色的張家界絕對不比黃山差,個人覺得張家界的問題還是出在管理上,有關方面還是太急功近利了。

就繼續拿前年的張家界之行來說吧,我們當時住在張家界市內的酒店裡,當時有整整一天的自由活動時間,天氣也不錯,很想到附近的哪個景區去轉轉的,那天在酒店旁邊的河邊遇到個旅行社的人在釣魚,聽說了我的想法後,他非常“熱心”地為我設計了五種方案,但全部是跟團出遊,而且價格都不低,俺也只有望而興嘆,只好在酒店休息了。想想這種情況如果在黃山,一天時間就是走走黃山下的某個古村,像宏村西遞唐模呈坎之類的村子,走一個時間是足夠的了。

前段時間有朋友從張家界跟團旅遊回來,告訴我他們又被張家界的導遊帶著去洗腳、買蛇藥、看菜刀,記得我們十年前去張家界就這麼“玩”過,那麼多年了還是這些,實在是讓人太無語的......

當然,因為張家界搞旅遊的時間還不長,許多方面還不成熟,許多配套的設施還不完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張家界的旅遊會越來越好的


寰駑齋主


張家界與黃山都是世界地質公園及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張家界風景區開發旅遊產業遲,但現投入打選旅遊產業多比黃山,黃山早是國家名山連江西上繞懷玉山和建福武夷山等省與省之間連接的風景區,而張家界縣與地區之間風景區。

未來誰會發展得更好是國家重示,特別地方領導經營管理旅遊產業是最大的關健。

如圖張家界風景區




黃山風景區如圖下



黃雲強5


黃山和張家界這兩個地方我都去過,就交通方面,黃山略勝一籌,火車,高鐵,飛機都可到達。張家界只有火車和飛機,但說不定未來也會有高鐵。去黃山旅遊真的要身體素質好,腿好,要想游完黃山,全程都靠兩條腿,兩天下來,兩條腿都不是自己了的,這還是上山下山都坐覽車的。我是先去過張家界再去黃山,就山景而言對我震撼並不大,加上去的時候沒有遇到好天氣,沒看到黃山的雲海和日出。黃山山上的住宿和東西真貴,人多的時候還需提前預定,總之去黃山不能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去張家界就要輕鬆多了,一雙拖鞋逛兩天一點都不累。因為景區內有觀光車不停穿梭,看完一個景點再坐車去另外一個景點。山上住宿也便宜還包吃飯。



張家界周邊遊也有很多,看好張家界


芳草慼慼123


關於兩者的比較,就山嶽景觀本身(別扯什麼玻璃橋,盤山路,千級臺階等人造物)我曾認為在可親近的山嶽自然景觀裡兩者應屬國內前二,均為世界級別,張家界峰林讓人驚豔但因為整體較雷同容易審美疲勞,現在補充一點,張家界的最美角度是在纜車上,前述的驚豔感正產生自空中穿行峰林的短暫瞬間!而在漫長的步道跋涉過程卻基本乏佳景可看,這是下沉式峰林地貌特點決定的,幾個集中觀景臺的感官衝擊力遠非空中穿行的角度能比,而空中體驗才有短短几分鐘啊,這同遊黃山時的移步換景就遊人心理感受言相對要遜色些了,特別是西海景區的開發成熟,將黃山的景觀豐富性又提升了更不止一個檔次,即便在西海開發前,黃山前後山的風格差異也是令人印象深刻。應該說黃山像個錯落有致的精緻盆景,區域不大比較符合一步一景張馳有度的遊覽節奏,遊人可盡情四顧細細把玩,張家界是莽莽綿綿的龐大特殊地貌,不以精緻而憑氣勢取勝,好比張藝謀奧運開幕式場景,適合遠遠俯瞰,場面逼人能讓人瞬間震撼失語,可鏡頭最好別太拉近。。。


zxb73569312


黃山,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安徽省的代名詞,是一座完美的山,集合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陡峭,廬山之狂瀑,雁蕩之雲海,關鍵是,還有舉世聞名的奇松,黃山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三山之首,一品黃山,天下無山。

張家界,湖南第一旅遊勝地,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更加入了很多科技元素,比如九龍天梯,玻璃橋等,以地貌地形聞名於世,張家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但是張家界如今還無法與黃山相比,無論是知名度,還是欣賞價值,黃山有很多文化古蹟是張家界比擬不了的,玉屏樓,雲谷寺,都是黃山的象徵,而張家界,一線天算是象徵嗎?黃山也有啊,張家界之景也無法取勝黃山,張家界雖是讓人驚歎,但黃山同樣有令人稱道之處。


踱客


張家界更傾向於國際化,聞名於世界,2017世界十大旅遊勝地,包過每年舉報的各種國際賽事。黃山是文化自然雙遺產,所以在中國的地位要優於張家界,但是張家界旅遊資源比黃山豐富,張家界是旅遊城市,幾乎沒有工業來作為GDP的支撐,完全靠旅遊服務業,所以展望未來,人們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享受健康生活為主,所以張家界比黃山更有潛力!


乀柒先生


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誇黃山的大多數有外地人,誇張家界的大部分是湖南人,還有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因為還沒發現張家界,所以才會這樣說,也不知是不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大言不慚,張家界確實不錯,但是他還沒有達到黃山的美度,黃山一年四季都是美得,四季不同風景,確實很美,黃山當地居民也樸實,其實張家界也不錯,都是中國的,都要好好發展。所以希望你們都會越來越好!


杭州最大金融服務商


個人覺得黃山

1.單純的比較自然景觀,兩者各有特色,張家界由於開發晚,因此更有自然原始的氣息;黃山由於開發早,人文氣息更加濃郁,觀賞景緻也更加多樣。

2.從交通,管理方面看,黃山目前做的要比張家界好,但是隨著旅遊業的不斷髮展,相信張家界在將來也會變得一樣,共同做的更好!

3.從文化上看;由於黃山處於皖南中心位置,是徽文化十分濃厚的區域,文化底蘊穩穩的,它不僅僅是一片山,更是與周邊皖南古村聯成一體,是一整片的自然文化大觀。諸如迎客松的景觀更不僅僅是觀賞物,其中蘊含的是一種精氣神。而在這一點,張家界顯然要遜色很多。

4.從建設開發上:提到黃山很多想到的就是迎客松,黃山的開發已經足夠多了,需要的是進一步完善管理服務設備設施。而提到張家界,如今很多人首先想到的確實玻璃棧道!從這一點上看,這是張家界為了增加旅遊吸引力和收入的做法,也的確滿足了很多人的口味,讓遊客感到開心。但是於我個人而言,確實很失望。因為張家界的景觀獨一無二,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好的保護它的原始狀態嗎,憑藉這樣的景觀,知名度和遊客是不成問題的,而急功近利的建設什麼天梯,玻璃平臺,玻璃橋,雖然可以增加遊客與收入,但是很多其他的景區同樣也可以建造,相反被影響到的自然景觀確是其他景點無法複製的!因此這一方面,希望張家界可以更好的發揮利用自身優勢,先從基礎設施,服務,交通等入手,也可以發揮湘西特色文化的優勢。

5.從地理位置上看:黃山靠近江浙滬,周邊經濟發展水平高,城市眾多,人口眾多。相比張家界要更有優勢一些。

6.最後,未來的發展還得看建設的決策者,但是總得來說,張家界發展的速度可能更快,會有更多的開發,但是分量還不足以撼動黃山。就像泰山一樣,可能比景緻,要遜色很多名山大川,但是它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卻是最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