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点击上方 幸福平窝 可以订阅哦!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自汉代以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我市一直享有“诗书礼乐之乡”的美誉。薛涛、雍陶等文人墨客纷纷挥毫歌咏,留下传颂千年的不朽名篇。五代至南宋,我市诞生了四位状元,仅刘氏一门七代便出进士九人,被誉为“状元故里”。

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代管简阳市。当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建设,我市迎来“一山连两翼”的新时代,成为成都“东进”战略新格局中的核心增长极和攻坚排头兵。

在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科办公室里,一张学校建设进度的推进图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这张图上,新(改、扩)建的54所学校建设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对应的内容。科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张图上的54个点,就是这一年来我们的主战场。学校发展不是单一、孤立的发展,它必须与整个地方社会的发展相匹配。这一次的建设‘大会战’,不仅是改变简阳学子求学环境、求学质量的机会,更是改良整个简阳家庭教育、社会融合的机遇。”

优化顶层设计:

一张蓝图覆盖每所学校

偏居我市太平桥镇中心小学的老校址占地面积仅8亩,是一所办学条件极普通的农村小学,该校校长苏永健说:“之前,我们这里的教学情况是基础差、底子薄,无论是生源、师资、环境等均无优势可言。”2017年8月,我市投入8834万元新建占地64.78亩的太平桥镇中心小学新校区。“当我第一次把新校区建设的情况通报给老师和家长时,他们第一反应都是不相信。”苏永健告诉记者。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今年春节期间,太平桥镇的许多居民几乎每天都会来看看新校舍的建设情况,甚至还有居民买来鞭炮在建筑工地前燃放庆祝。在太平桥镇中心小学工作二十年的体育老师付克勇,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也能在风雨球场内教孩子踢足球、打篮球。“从泥巴地到水泥地,再到以后的塑胶跑道、草坪球场和风雨运动场,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的改变,是我们师生和家长的心愿。”距成都仅47公里的贾家镇,是我市接受成都扩展辐射的第一镇。它是我市最大的乡镇,也是工业集中发展区。由于城镇化发展,以及众多工厂入驻等原因,镇上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班额”成为当地学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据贾家镇初级中学校长邓昌模介绍,原本只能承载500人的学校,目前“装”了860名学生,最大班额为70多人,生均运动场、教辅用房面积等都不达标。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然而,我市各学段大班额和超大班额主要集中在城区和中心乡镇,全面化解超大班额任务依然艰巨,其根本解决之道是——新建学校,增加学位。随着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正式启动,今年9月,在贾家镇将新建一所可提供1200个学位标准化初中,贾家镇初一年级将全部迁至新学校。“按照目前的规划和进度,未来我们这些全新学校的办学基础条件是能比肩主城区的好学校,这对简阳教育发展来说是一步大跨越,将确保未来10年简阳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落后,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市教育局局长李强普表示。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太平桥镇中心小学和贾家镇初级中学的发展壮大,是我市落实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成功范例之一。为解决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017年以来,我市在成都市的支持下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投入58亿元新(改、扩)建54所学校,总规划占地2557亩,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项目竣工投用后可提供6.2万个学位,将全面解决我市未来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的需求,实现经费投入基本均衡及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我市创新实施的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战略,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到今年9月,我市每个乡镇将至少拥有一所高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每个学校都将拥有图书室、微机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音乐器材室、标准足球场和风雨球场。同学们在这里不仅可以进行各种学习和科学实验,还能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体育、美术、音乐等兴趣拓展课堂。

瞄准师资关键:

一套机制推动深度均衡

记者了解到,为了孩子能获取更好的教育,近三年我市公招教师1298名(包括高新东区121名),极大地补充了师资力量。为了让“硬实力”跟上后的义务教育学校,在“软实力”上也不落后,2017年,我市与成都市签约成立了“四对一”区域教育联盟,成都市锦江区、武侯区、成华区、金牛区与简阳市的四大片区结成联盟,双方在人员、项目、资源等方面展开互通交流。

正是在此背景下,刘敬从成都市人北小学来到了贾家镇中心小学担任副校长。去年起,地处成都市金牛区的人北小学领办贾家镇中心小学,刘敬向记者表示:“人北小学通过人员互派、师资培训、跟岗学习等多种方式,有效的帮助了贾家镇中心小学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刘敬来到贾家镇中心小学担任副校长已有一年。“现在,贾家镇中心小学老师们的凝聚力更强,管理氛围更融洽,我感觉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传递到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了更好的教学方式。”刘敬告诉记者。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射洪坝第一小学是我市一所年轻且发展迅速的学校,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优势,该校与成都市电子科大附小结成教育联盟。电子科大附小为射洪坝一小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也将优秀的校园文化、德育文化等输入进来。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除了借力成都优质教育资源,我市也在区域内突破局限,进行教育资源创新融合。比如,打破优质名校地域界限,由市级统筹规划优质名校集团布点,按照“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农校”的思路,共组建7个名校集团。作为区域内优质学校,射洪坝一小与平泉镇中心小学进行了结对发展,对后者输出教师队伍建设、德育体系建设等,帮助乡镇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头条|打造教育强市 迈出“简阳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简阳中学先后与美国圣克劳德高中、格兰代尔基督教中学、圣费尔南多中学、英国拉夫堡中学建立友好学校,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交流,先后接待美英两国八所学校师生来校交流学习,近两年来,共派出50余名师生到英国游学。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市各中小学通过“四对一联盟”、领办托管、自主结盟等方式,积极开展对标学习,通过资源共享、教学教研、人员派驻等方式,开展联盟交流活动,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增加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