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溼地中的800年洪姓根脈祖祠原來在這裡!皇帝詔書擺兩旁


來到西溪洪園,不得不提的是洪氏宗祠。一路走來,在青翠欲滴的綠樹間,在小橋流水映襯間,洪氏宗祠慢慢映入眼簾。

是那麼的詩情畫意,比想象中要古香古色,要錯落有致。洪府,默默講述著洪氏家族當年的興盛,使我們彷彿回到了宋代。

洪氏家族,相傳始於遠古時代的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裔,生活在河南輝縣一帶,後人奉為水神。約至東漢,後裔避仇居敦煌,改姓洪。

後支系繁衍,多籍東南。洪氏家族歷經宋、明、清三代,800年書香綿延,人才輩出,或為朝庭重臣,或為文化鉅子,且大多為政學兼治、文武兼備,在政治、軍事、外交、新史學、金石學、錢幣學、志怪小說和戲曲等領域都取得了後人難以超越的成就。

尤其在宋、明兩代最為鼎盛,也是清代錢塘的名門望族,子子輩輩出了很多名人。比較有名有洪皓,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假禮部尚書出使金國,被扣15年,艱苦備嚐,持節不屈,終得放還,時人稱之為"宋之蘇武"。


朝廷有感於他的氣節,賜官徽猷閣直學士、右朝散大夫,封鄱陽郡開國侯,並西湖葛嶺賜建國公府。死後諡號"忠宣"。

還有洪适,字景伯,洪皓長子,官至右丞相,主要傳世著作有《隸釋》、《隸韻》、《硯說》、《壺郵》、《盤州文集》等。

還有洪遵,洪邁,洪鐘,洪昇等。進入洪氏宗祠,裡面有洪氏先祖的牌位和祖訓。旁邊的“錢塘望族”其實是杭州洪氏家族文化展,一個兩層的院子,裡面用實物和蠟像展示洪氏歷代傑出後人的成就。

看著這古樸的建築,能夠體會到當年洪氏家族的興旺和家族的光輝歷史。其實洪氏家族的祖訓講的就是要立身行道,孝順父母,家規是戒遊、戒博、戒飲、戒鬥、戒色、戒逸六條,我覺得這些老祖宗定下規矩戒訓到現在也是非常適用的。

現代的人們不甘於一些條條框框,但基本做人的底線還是應該有的,這些古人的教誨是非常需要流傳下來的,也是我們這些現代人應該遵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