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武術之南拳的起源

門道提醒:農曆臘月二十二

南拳是中國七大拳系之一,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形成獨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來,以"反清復明"始,以"行俠仗義"終,在武俠傳奇小說和影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傳說中是一個反清的大本營,在那裡集結了洪門子弟和三山五嶽的俠雄豪客。清兵火燒南少林,洪熙官來到廣州,隱居在大佛寺,與佛緣和尚共開武館。又如方世玉,為廣東"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顯之女,有"一代女俠"之稱。方世玉成為《少林小英雄》、《萬年青》、《方世玉三探武當山》、《乾隆遊江南》等眾多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現了"廣東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鐵橋三、第五位蘇乞兒,也是許多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 而習南拳者最為出名的當屬一代宗師黃飛鴻之父黃麒英。

國術武術之南拳的起源

關於南拳的起源,從前流傳著一個故事,說是福建有一座少林寺,為嵩山少林的分支,人稱"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人習武。康熙年間,西魯國來犯,無人可敵,福建少林寺僧人請纓出征,大破西魯國,班師凱旋。不久,有奸人進讒,清廷派兵圍剿福建少林寺,將該寺焚燬,寺中僅有五僧倖免於難。這五位僧人四處尋訪英雄豪傑,創立了洪門(天地會),立誓"反清復明"。福建、廣東、湖北一帶的南拳都由這五位僧人傳出,因此尊他們為南拳"五祖"。

國術武術之南拳的起源

事實上,清代康熙年間根本沒有什麼西魯國,更沒有來犯這事,當然也不會有南少林寺僧人為國出征的壯舉。這是洪門中人社撰的故事。但是,福建究竟有沒有一座少林寺,倒成了歷史的懸案。有人認為這座少林寺在福建莆田,有人認為在福建泉州,甚至有人說在廣東連平。1996年,在福建福清發現了一處寺址,陸續出土了不少刻有"少林"字樣的文物。經學者初步考訂,此處即為福建少林寺,其存在年代約為從北宋到清雍正年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